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养生,养出个51岁的年轻“老”中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养生,养出个51岁的年轻“老”中医
[复制链接]
1093
|
3
|
2004-5-21 1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50岁是老人,我想稍有常识的人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可是,现在一些媒体,却偏偏要把一个只有50岁左右的中医称之为“老”中医,这个“老”中医就是刚进行完绝世之“饿”的陈建民中医。明明只有51岁,偏要说成老,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想了很久,结论只有一个,全社会对中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误区,那就是“中医越老越好”。由于这种“老”已经突破了年龄的界限,有博大精深的意蕴,这样一来,媒体就可以以一个“老”字,把原本平常的中医师,推上知天知地,不吃不喝的超常境界上去,为陈中医的原本不属中医行为之饿的“饿”,披上神秘莫测、博大精深的合法中医外衣,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这一趋向性暗示,对陈中医的绝世之“饿”产生出了积极而肯定的影响。因为,不仅仅是社会民众,至少在中医药界,对中医之“老”目前有如下认识:
1.“老”=有水平。很多人本身就经历过这种事情。两个水平相当的中医师,同时到一个新地方进行诊疗活动,面容苍老的那一位业务量一定要好得多(至少在某一个时期是这样的)。虽然这不是中医界特有的现象,但至少要比其它行业突出得多,谚语“老中医,少裁缝”就是证明。在这里,不管你有无水平,“老”就是你有水平的形体表现。
2.“老”=思想深邃。《温病条辨》超不过《温疫论》;《温疫论》超不过《诸病源候论》。而《黄帝内经》以后的所有著述都没有这本书的思想深邃,因为,他们没有《黄帝内经》“老”。所以中医界至今是言必《内》《难》,治病《伤寒》。
3.“老”=未知的“科学”领域。越是久远的东西,越是无法弄清楚当时的真实情况。比如,老祖先人为什么要用燃烧成灰的内裤来治疗当时叫作“阴阳易”的古病等等,我们现在已经搞不清楚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于是中医界就盛行一种类似自我安慰的说法:我们未知的,并不等于古人的做法不科学。相反,越老的东西越博大精深。所以类似“烧昆散”之类的未知“科学”一直以“博大精深”的面目出现在中医现代版本的“古籍”中。
4.“老”=神秘莫测。既然“老”是“有水平”、“思想深邃”、“未知的‘科学’领域”的体现,自然就会使人心生敬佩,很容易产生神秘感。
作为个体生命的人来说,很多人都不想自己“老”,“老”,意味着生命在向死亡靠近。而社会对中医药事业一直存在着一种认知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在中医药界“老”往往是神奇的化身,成就的再现,尚“老”也成了社会衡量中医药的一种时尚标准。说穿了,在第一时间里,社会判断中医的技术价值、理论价值、社会价值,一般的落点是放在“老”上的,也就说,他们崇尚的中医药,实际上崇尚的是“老”中医、“老”中药、“老”医书、“老”技术……等,这并不是社会民众主观盲从,按现在的说法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社会民众没有更多的真实信息来证明某个医师、某项技术、某个理论的高与低,某本书籍的好与坏,也就只有通过“老”——年岁大,历经久远来判定其有无水平。发生在陈“老”中医身上的事就是一个明证。
一些媒体老是在年龄和医龄都并不老的陈中医前面加个“老”字,实际上等于是说陈是一位理论博大精深,学术精湛旷古的中医师(免责声明:我手头没有陈中医的个人详尽资料,所以并不否认陈的确是这样一位中医界的旷世奇才,我只担心的是有些老而无术的人、或壮而无术又扮“老”的人利用社会认知上的这些偏差),加之有牛犊之勇的陈中医又敢与绝世之“饿”相约,这样鲁莽而又怪异的举动,辅之以媒体的炒作效果,使陈中医大大“老”了一截。当然年富“力强”的陈中医,肯定知道“老”在中医界 的含义是什么,于是干脆就来个顺水推舟,倚小卖 “老”,象模象样地享受起“老”中医的待遇来了。但是不管怎样说,只是这“老”对陈中医这样的人才来说,确实来得突然了些。因为有这样一个问题陈中医还没有说清楚:一个自称精通中医养生的人,养到51岁就被人称为“老”,是学艺不精?还是中了中医养生理论的“毒害”?请回答!
作者单位及通讯址: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和平西68路号) 张毅
邮政编码:629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5-23 00:25:51
中医养生,养出个51岁的年轻“老”中医
前日聞陳老先生與司馬南視頻對話,陳老言多閃爍,兼之大發雷霆,不知是何意思。
其絕食監督者竟為彼三十餘年老友,可謂咄咄怪事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东边日出
|
2004-5-23 1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养生,养出个51岁的年轻“老”中医
为什么中医“老”的好呀,这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医的发展不快,没有比前人更新的理论出世,也没有比前人更新的治疗方法产生,不是吗?怪只怪我们的后来人,不思进取与创新,前人的事业,到了这个时代了,还是利用远古的方法,你说不老能行吗?唉,人呀,你说他不行,他恼!你要说他行,他又拿不出让人称赞的本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长江一碗水
|
2004-5-23 13: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养生,养出个51岁的年轻“老”中医
俗语说“姜是老的辣,中医还是老的好”,这不能怪谁,这只能怪国人几千年来的一种传统思想在作怪。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话又说回来,普通的老百姓找中医看病有几个不先找老的呢?认为老的恳定有经验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个老要看是怎么样个老法。有混到老的,还有学到老的。我想你要是遇到个混到老的中医看病,那就该你倒霉。
干中医这行,年轻人是要吃点亏,因为你不老,所以找你的人甚少,有时老中医看不好的找到你这来,恰恰被你给治好了,但别人只会认为你是瞎子抓鼠碰好的。有时没有找老的,是找的你,确实是被你给治好了,但他只会认为,原来这个病是很好治的,就连年轻的中医也能治好,如果找老的就更没有问题了。
所以,老也好,少也好,关键是要看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川耗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