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王永炎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思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王永炎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971
|
2
|
2004-5-29 1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永炎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思路
王永炎院士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笔者走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王永炎教授。
回顾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王永炎院士说,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大洋深处乃至外层空间。各种疫苗、抗生素的推广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手术的日趋成熟等因素,使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总体健康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浪费,工业化带来日益严重的污染,也使人们赖以生息的地球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新的危机。全球科学界正在试图以各种方法应付这个严峻的挑战,这对于中医药学科不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在本世纪后半期,由于党和政府对中医政策的支持以及中医药学界的努力,中医药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新药研制、中医诊断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其中不乏具有国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但是,总的来看,中医药学科及产业的发展还落后于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期望。
中、西医学同属于生命科学范畴,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的不同,两者的发展轨迹也不相同。中医药学科的自身特性决定它虽属自然科学门类但又融会了人文哲学的内容。理论框架成型于2500年前的中医学,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思辩的成分远大于实验的成分。它把人放在一个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的非线性复杂的系统之中,考虑多因素致病,并通过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地整体综合调节,维护健康,治疗疾病。这些都与近代科学追求简单、清晰、明了的线性规律格格不入。而循着混沌—复杂—有序的研究方法,中医学重视整体的人,以整体的、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健康与疾病,无疑更符合生命过程的实际情况,国际医学界也已经开始在传统的健康或不健康两点论理论框架内引入亚健康状态的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医学在模糊科学或混沌科学的范畴内有其先天优势,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从事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必须有大学科的理念,同时具有广兼容的措施。这就需要真正清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优势与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之长,克服其短,不断修正与完善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中医药学科的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开发研究都要重视源头的创新,这是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目标。
科研人员除了具备这些创新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的激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点更具决定性。我们大家熟知的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朱光亚、唐敖庆等,无一不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鼓舞下,在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放射出最灿烂的光芒。中医界的无数老前辈也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鼓舞下,毕生努力奋斗,为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发挥群体作用,培养中医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造就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爱国主义激情的中青年中医药科研队伍。
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会有长足的进步,而生物医药将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当今医学界的主要课题是常见病、难治病的防治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由于化学药物的局限性日益彰显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绿色成为最为时尚的色彩,回归自然成为大趋势,中医药在这里恰恰可以大有所为。中药材多取自于自然产物,中药的应用基本不产生一次或二次污染,大多属于可以自然循环的资源,中药的广泛应用不会加重环境负担等,这些都是中药的优势。当然,要使中药为人类普遍接受还有距离,中药要走向世界还必须解决中医药现代化问题。对于中医药这样一个复杂体系进行研究的时候,混沌无序、非对称、非平衡是绝对的,而我们应寻求相对的、线性的、有序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去创新,经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医药学术必将发扬光大,中医药科技必将傲立于世界科技之林。
秦秋
健康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4-6-26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永炎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思路
刘渡舟老师、赵绍琴老师都走了。
焦树德老师八十大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长同王永炎老师一同去看望焦老,我记得焦老说过一句话:“我最痛心的就是,我们一直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岐黄子
|
2004-6-27 1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永炎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思路
现在老中医重点是著书,授徒,争取培养出几名学术继承人;中年中医应该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虚心继承,争取成为中医柱石;青年人应该牢固基础,树立观念,勤奋学习,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这样中医还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