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复制链接]
1471
|
7
|
2004-9-2 13: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疑点一:谁是医生?
但凡医生为人诊断疾病,必须符合中国卫生医疗法律相关文件。医师法规定只有注册的执业医师才有行医的权利。但是往来于众多的论坛,发现某些论坛的“行医”斑竹根本不具备执业医师的资格,更不要说注册了。甚至于某些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为患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试想:没有临床实习,没有一定的临床基础,怎么可以做具有“处方权”的斑竹“医生呢”。而且,在网上为患者大开处方,没有医学基础、求医心切的患者,在斑竹“医生”的指点下,大服其药,好在是中医药!!曾亲眼见一阳萎[不是很清楚了]患者在某论坛咨询,某斑竹[怀疑没有行医资格?]指使服用猪肚丸,结果患者跑了一整天没有找到猪肚丸,回到网上再次求诊,这时候某斑竹说了实话了,大意是道歉的话语,说什么对不起之类的,说是你的疾病还没有诊断明确,所以感到很不好意思等等。
疑点二:是否违背中医宗旨?
即便是斑竹医生,这样的做法是否违背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思想呢?中医诊病历来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本诊断方法。网络诊病见不到患者本人,完全没有“望”诊的具体实施,只是根据患者的自述来推理演绎,一切以患者的自述为处方用药的基础,但是患者的自述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患者的自述是否准确呢?尤其是舌诊,患者对此有多少的客观公正的文字表述呢?再有,对于患者的疼痛的表述,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是否确切呢?曾就一水肿患者在网上发贴子进行讨论,简言之,只是一面部的水肿,其他没有什么太多的参考价值。否认冠心病等病史。到了网上各种说法都有。几乎没有人承认我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用了大约9天的时间就恢复健康了。[时间有些长了,具体情节不是很清楚了]
疑点三:是否违背法律相关条文?
在疑点一中,就斑竹“医生”网络行医问题已有相关叙述。没有注册的即便是有医师资格证书的人没有行医权利,完全是违法行为。但是是现实当中的医生,网络行医是否就不违反法律吗?对此本人还是存有怀疑。假如一旦产生医疗事故,这是否是责任事故呢?我想最起码是吧。没见到患者,仅凭患者的网络文字口述,便进行诊断,处方,这最起码是医生的不负责的行径,扣上“责任事故”的帽子毫不为过。
以上是本人对网络诊病的看法,只是一个个人的看法,一个个人的思路而已。没有形成严谨的“论文”。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前辈、大家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平凡医生
|
2004-9-2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那些口口声声嚷着信奉中医的人,真是不理解,你们是怎么信奉中医的呢?
毫无责任心的网络处方,难道这是你们信奉中医的最好表现吗?
其实,这些做法也难以逃出拿中医开涮的可笑结局?
好好想想吧,这和那些广告骗子有什么区别?他们是接收到化验单就给寄药品,而你们连最起码的看看舌苔、把把脉都不做,就把药物敲上了屏幕,这有什么区别吗?
可笑!真是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一尘
|
2004-9-3 1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的确,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个人认为,网络,做为一个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医学生之间的学术与临床经验的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场所,可如果做为医生为病人看病处方或者是医学生做为实习的一个场所,那实为不妥!《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执业注册证书》明确规定:医师必须在规定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进行执业。相信还没有人在注册时把地点也注有在网络上看病吧!所以,要在网络上处方用药,请慎之又慎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溪流
|
2004-9-3 1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再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平凡医生的意见。这是我在网上很少出方的原因,因不符合四诊原则。
再说,责任问题,涉及法律,应当说我们现在这样做,是在钻法律的空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钻这个空子呢?从中我们有利益吗?但是,真出了问题,不管主观愿望如何,法律责任难辞其咎。
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平凡医生
|
2004-9-3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目前,此种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中不乏某些网站盈利经济因素在其中。
处方医生在网络的幕后其真实性也令人颇多怀疑。
真诚服务者有之。
钩名钓利者有之。
参次不齐,良莠难分。
这的确是国家法律的一片空白,正如新兴医院的广告事件
相信在其声势不断发展的以后,政府部门应当、也一定会干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平凡人生
|
2004-9-3 15: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君不见药店已有通过可视电话处方(主是针对要抗生素)的事吗?西医开处抗生素不必“触、叩、听、化验”,仅仅一望,便也可开出药了。这又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方面方便了长期用药者,药店挣了钱;另一方面又难免落个“滥用”之名,也的确无法避免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浪子竹溪
|
2004-9-5 1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咨询、商讨、诊病的可操作区别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平凡医生
|
2004-9-7 09: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网络诊病处方的可靠性及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咨询以客观资料为依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解释,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
诊病以主观认识为主要依据进行病情的诊断、处方。
咨询不带有个人主观意见。
诊病几乎完全是个人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凡医生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