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药技术发展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技术发展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
[复制链接]
884
|
1
|
2004-9-17 2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常识告诉我们,技术因为市场的存在才得以快速发展。当我们对中药技术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以后,就会发现现有的中药技术发展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因而不利于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构成
构成市场的两个最基本方面,供给方和需求方法律地位必须是平等的。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商业利益要求,来确定所能给予对方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说,供给和需求之间通过利益计算,来最终确定某项技术的市场成交价格。在技术市场中,如果赋予了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权利,或者具有这样的倾向,那么这种技术市场就是不正常的、扭曲的。
在中药技术市场中,供给几乎被顶级学者垄断。他们主张按照他们心中的规则来首先确定技术的可行性,也就是方剂的审核。由于彼此心中的原则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顶级学者之间互相被认为处方不合理,甚至偶尔把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处方也确定为不是中医开的处方。这样的事情所以发生,是因为企业无论在哪里购买了技术,都必须到顶级专家(新药评委)那里重新购买一次,名曰做工作。如果不做好工作,那么就无法最终通过中药的审批。所以,在这个技术市场中,少数名人不仅垄断的技术供给,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技术需求方是否有机会发展技术,而这种对企业的前途的决定往往就在于他们心中的一念之间。因此这个市场是不健全的。
二、垄断技术市场的理由
顶级专家所进行的这种技术垄断是基于以下理由:
1、中药的安全性差
专家提出必须由他们进行严格审核新药开发的基本理由,是出于对人民健康的考虑,出于对中药安全性的考虑。如果这一理由成立,那么由他们所编写的教材上所介绍的辩证施治法则,本身也就让人怀疑了:假如按照那教科书说的办法就是安全的,那么他们所要再次进行的否定理由就根本不成立。千百年来,中医按照中医药的基本原则为人治病早已经被证明为安全的,所以认为中药安全性差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2、专家必须对疗效负责
专家提出必须由他们进行严格审核新药开发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出于对疗效的考虑。新药审评专家普遍认为,现有的新药低水平科研现象严重,只有由他们把关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然而低水平的科研泛滥,正是在专家们的严格审核下发生的。如果还让这些专家把关,凭什么来保证低水平科研不再屡屡发生?让我们凭空相信这些专家的品质突然变好了吗?让我们相信这些曾经猛劲制造低水平科研的名人,忽然就能够想出了大量的高超技术了吗?所以这一理由仍然是不能成立的。
3、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
专家提出必须由他们进行严格审核新药开发的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需要。但是我们不应该把整个中药行业变成了服务于专家的行业,而应该是让专家变成服务于行业的专家——长期垄断造成了专家反客为主的病态心理。社会对药品需要的是疗效,而不是专家心中的科技含量。专家不能保证疗效,又要来保证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如果不能治病,对患者来说又有什么用? 在非典时期专家所提出的方案,一瞬间忘记了所有的科技含量问题,完全采用了传统的制造方法,也就是煮汤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清楚,平时要求的很多高技术含量,不过是专家为了变戏法所使用的毯子:戏法灵不灵,全靠毯子蒙。
三、少数专家垄断中药技术开发后果严重
专家为巩固其技术垄断地位所作的种种呼吁,严重的危害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危害了中医药科学的进步。
1、损坏了中医药的形象
知名专家热衷于宣传中医药的危害性,与中药已经被应用了千百年的真实情况不符。虽然中药的副作用也时常发现,如同很多食品对某些人也同样不适合一样,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比起西药的副作用,或者西药发生的问题,中药的安全性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这种安全性,在发现了很多问题中药的美国,中药可以作为保健品而不需要审批,可以直接被应用。可见现有的技术市场的畸形,已经使很多专家走向了破坏中医形象的一面。
2、剥夺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发现权力
技术的发明者,即使通过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发明是卓越的,可仍然不能仅凭这些来说明自己的中药技术研究是合理的。只有权威专家的肯定才可以。这种很难让人理解的情况实际上就这样长期存在着。这从本质上就是剥夺了他人的发现权利。
3、挥霍了企业资财
比如对中药的工艺评价,专家们在一起热衷于探讨工艺是否合理,其中一个常用的理由是:这样的工艺设计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只能达到80%,因而浪费了原料,所以不能通过审批。
厂家浪费的原料往往产量很大,价格低廉。而采用了所谓的新工艺,节约了少量的原料,却大大加剧了工艺的复杂程度。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从疗效的角度上看,先进的工艺都是没意义的,它的意义仅在于从所谓的技术角度上看是先进的。
用变戏法的毯子蒙骗世界的结果,浪费了企业大量的财力物力。也同时让企业不得不俯首于这些名家的脚下。
四、如何建立完善的中药技术市场
要完善中药技术市场,就必须清楚专家只是技术市场的供给方,他们应该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和其他技术供给者进行比较,来争取需求方的认可。所以有两点必须做到:
1、技术的评价者和研究人员不能兼职
任何一项运动,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奥运项目,场上的运动员就绝对不能让他再兼职裁判员。无论这个运动员的品质有多好,即使像邓亚平一样让人信任,她参加比赛时也不能让她同时兼任裁判。体育运动的常识告诉我们,把运动员和裁判员分开,仍然要防止黑哨,绝对不可以用运动员的品质来说明他可以在比赛时兼任裁判。所以,中药技术的评价者,绝对不可以成为这一市场的竞争者,否则就会危害这个市场,影响这个市场的正常发育。
2、技术评价的指标必须客观化
否定别人的理由谁也听不懂,用自己主观的想法来否定客观的数据,这些都是中药科研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年来已经影响了整个中药技术的进步,影响了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
当所有对别人的限制也同时限制自己的时候,顶级学者就会站在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的角度,来重新评价自己所提出的中药种种不安全性是否真实,来重新评估对中医的种种限制是否真的有依据。那时候,这些专家的主张才有可信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vsha2110
|
2014-4-21 06: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明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聂文涛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