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李约瑟难题:为何中国近代没有科学革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李约瑟难题:为何中国近代没有科学革命?
[复制链接]
1502
|
1
|
2005-1-27 0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李约瑟难题:为何中国近代没有科学革命?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提出的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由李约瑟开创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和编写工作今天仍在继续。
难题横跨二千年
在人类历史中,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重大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律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一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某一学科本身,李约瑟难题就是这类问题之一,争论和解答连篇累牍。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提出者李约瑟博士(1900至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一生涉猎很广,尤以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又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而著称于世。江泽民曾为他题词:“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李约瑟之谜又称李约瑟难题一般表述是: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或者,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学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李约瑟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就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其实早在李约瑟之前,就有很多人提出与李约瑟难题类似的问题。最有名的当属任鸿隽先生(1886至1961年)。化学家和教育家任鸿隽在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第1卷第1期(1915年)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一文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将拍摄中国科技史专题片
李约瑟博士已逝世8年了,可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景象犹如他在世时那样,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仍在紧张地研究中国科技史,高水平的成果仍在不断涌现。
曾任剑桥大学校长的李约瑟博士的骨灰安放在研究所院子里的菩提树下。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重温了他转述的李约瑟临终前的观点:“李约瑟先生通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古克礼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介绍说,李约瑟去世后,研究所继承他的遗志,仍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由李约瑟开创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工作十分顺利,按计划将出版7卷28册,目前仍有7册处于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其中4册即将出版。
经费问题一直困扰着李约瑟研究所。1990年李约瑟退休后,由何丙郁担任所长。由于经费紧张,他一直没有领工资。去年何丙郁退休后担任名誉所长。研究所在全世界公开招聘所长,原副所长古克礼竞聘成功。为了解决经费问题,研究所自2001年开始参加了一个为期5年的电视专题片制作计划,参加拍摄制作8小时的中国科技史电视专题片,将在全世界发行,收入的一部分归研究所。
谈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古克礼感慨地说:“很多西方人只知道古代中国人会写诗,但不知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很大,经济发展很成功。其实,在1800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世界的30%。应该说,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就没有现代科技。”古克礼认为,中国古代拥有一个非常好的科研环境。比如中国的天文学研究采取了一种非常开放的方式。东汉时期,大家都可以公开讨论如何制定历法,而这在同时期的欧洲是不可能的。
李约瑟答案年底出结论
古克礼谈的最多的就是李约瑟难题。据介绍,由李约瑟开创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7卷第1册将于今年年底出版。作为结论篇,它将在李约瑟生前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全面解答李约瑟难题。即将发表的李约瑟的结论未必就是这一问题最正确最全面的解答。
古克礼说:李约瑟的结论是过去2000年中国存在着一个封建官僚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了李约瑟难题描述的现象。古克礼指出,所谓“封建”是指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所谓“官僚”是指皇帝直接管理官员,而不是像古代欧洲一些地区那样,通过贵族阶层来管理。古克礼说,李约瑟认为,这种制度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中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得中国井然有序。这样可以使中国非常有效地发展科技,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数据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再比如大运河的修建等。在这方面,中国比罗马帝国衰亡后直至近代的欧洲具有明显优势。负面效应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再加上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做法,使得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比如明朝末期的宋应星在参加科举失败后撰写《天工开物》,但他认为不会有官员读这本书。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技术开发领域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比如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欧洲在中国火药的基础上发明了火药武器。在这方面,自秦朝以后的中国不但比不上相同时期的欧洲,甚至比不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由于不同诸侯国之间的竞争,使得整个中国产生了大量智力成果。
从新角度分析两个关键问题
从新角度分析两个关键问题:是否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东方科学这一火车是不是已报废了?
谈到李约瑟难题,就不能不提1964年李约瑟写的一篇文章《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李约瑟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大约在1938年,我开始酝酿写一部系统的、客观的、权威性的专著,以论述中国文化的科学史、科学思想史、技术史及医学史。当时我注意到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
然而,人们在引用这句话的同时,常常忽略了同在一段紧接其后的这么一句重要的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
在李约瑟看来,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只不过在最近400年前者蓬勃发展,暂时遮挡了后者。
如果我们借用李约瑟的比喻,人们可以得出解答李约瑟难题的关键问题有二:第一,在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着另一列火车?也就是说是否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第二,东方科学这一火车是不是已报废了?也就是说东方科学现在能否继续发展,赶上甚至超过西方科学;或者与西方科学融合,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对于第一个问题,各种研究早已给予了充分的证明: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中国古代科学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发现西方科学这一火车出现了障碍,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其次,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吁一种新的科学,而这种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谋而合,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又有了新的动力,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第三,单靠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带动人类文明发展力不从心,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这两列火车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也就是说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将出现一个大融合的趋势,它们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存在着两大相对独立的流派。一个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文明,一个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与文明。前者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后者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研究方法。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对于这一观点,古克礼表示非常感兴趣,并且认为,中国古代整体论的思想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正在李约瑟研究所做访问学者的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科技史专家胡化凯教授指出:李约瑟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宣传效果是中国人所难以做到的。他的研究内容全面系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他的工作树起了一面旗帜,召唤着更多的外国学者投身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使中国科技史成了国际性的重要学术领域;更重要的是它感召着中国学者对自己民族的科技文化史做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使之真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3-03-20 09:18/编辑:李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cxmo
|
2014-4-27 05: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