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人名单

[复制链接]
查看1100 | 回复7 | 2005-2-28 15: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如果一个身高一米七的人突然有一天变成了一米六,不知您会不会觉得奇怪?只听说过要增高的,可从来没听过要变短的。可这的确是事实,在我国的四川省就有这么一群农民,不仅身高突然比原来变矮了许多,而且还有了一个让他们永远都不能接受的称呼:“摆子”,什么是摆子,这摆子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四川怪病让人越来越矮   
  (1)自从怪病在村里出现以来,已经有三个村民因不堪忍受剧烈的疼痛而选择上吊自杀。
  三月份的一天,眉山市及仁寿县三十多个部门的有关领导同时收到了一封有着三十七人签名的联名信,信中说四川省仁寿县满井镇金塘村三社200多个村民中,有一百多人突然生了病,其中三十七人较为严重,他们呼吁政府能关注此事,挽救他们的生命。
  这是一封令人无法轻松的来信,由县卫生防疫部门组成的专家组,紧急赶赴金塘村。“进村以后,看到村民高的高,矮的矮,像村民的这种情况,我们四川人称为“摆子”,也就是北方人所谓的跛子。作为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张才明的老家离金塘村很近,这一带他并不陌生,可在此之前他从没听说过这里有这么多的矮子和摆子?难道他们都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变矮的吗?
  为了弄清情况,他们找到了村医生黄金元。没想到他不仅是联名信的执笔人,同时也是37人名单中的一员。黄金元说,在1990年到1991年的那段时间,村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半年之内,突然就挑不能挑,抬不能抬,走路都得拄棍子,看着特别吓人。
  黄金元1984年发病,感到膝关节疼痛难忍,慢慢地大腿肌肉开始萎缩,他再也无法正常走路,由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了残疾人,腿部剧烈的疼痛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正渐渐变矮。以前1米67的他,现在1米6都没有了。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2)村民们患的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突然变矮,究竟是怎样一种疼痛让村民为了躲避它而宁愿选择死亡?
  县卫生防疫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开始挨家挨户地调查,调查的数字令人震惊,全村200多村民中,有56人已经变成残疾,几十人出现残疾征兆,还有部分人声称自己腿部疼痛,调查的结果是共有126人程度不同地患病。
  专家们组织患病村民到县医院进行检查,并对他们的X光片影像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当中,专家们都认为这是一种退行性的改变。
  退行性改变是指因骨头中的钙减少丢失而导致骨关节发生的变形萎缩退化,通过X光片我们可以看出,正常人的髋关节与膝关节连接之间有一条明显的间隙,股骨头也相当饱满圆滑,有了这个缝隙我们才可以正常走路活动,但是患病村民的髋关节,已经变窄,并与上面的关节发生粘连融合,股骨头也增大变短变粗成为畸形,这就是造成村民们变矮并发生疼痛的真正原因。
  这种退行性的改变不同于关节炎,关节炎是由于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发炎而产生的骨关节疾病,虽然也可以导致关节间隙的变窄,股骨头萎缩变形,但不会造成严重的变短现象,有的患病村民发病后比原来矮了将近十厘米。而且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大都是中年,而这种骨关节疾病却多是在青少年时发病,多数是4至13岁,这显然与关节炎的发病状况不太相符。
  (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骨关节疾病,为什么这病竟会在一个家庭集中地发生?难道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吗?
  三十七人名单中的刘云芳,是被怪病折磨的第一个受害者。60多年前她从外村嫁到了这里,1946年她双腿膝关节突然疼痛难忍,她以为自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便按关节炎进行治疗,但症状不但丝毫没能减轻,反而又有所加剧。就这样,刘云芳成了全村第一个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的病人,从此与一根棍子,一条凳子相伴了50多年。每天默默地望着外面的路人,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
  37人名单中,王建军家有8人签名,全家11口人,9人得了怪病。身高只有88厘米的王建军四岁时发病,他哥哥王建新十三岁时发病,如今也只有一米二,而他们的母亲陈桂芳却是在68岁时发病,娶进来的两个嫂嫂也是嫁到这里以后30多岁才发的病,这显然不是遗传。
  患病的村民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田没人种,活没人干,生活也只能靠药物维持,平均每人每天吃的消炎止痛片就多达十几片,不仅如此很多人还拄起了双拐。患病十年中全村共消费了三百多万片止痛片,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4)一个村里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得这种疾病,会不会是一种传染呢?
  如果是传染性疾病那它的传播范围应该是很广,但专家们调查后发现,这个病的发生面积与分布情况非常奇怪。
  经过专家组的调查,金塘村几十例病人的分布,主要有几个家庭,发病区也在400米宽,500米长的一个地带,发病主要集中在大概4片房子,而过了这4片房子以后,中间间隔的其他房屋,基本都不发病。
  专家们在那个长500米宽400米的病区内采集了水,土、粮食作物及患病村民的头发、血液、尿液等,与非病区的同样物品进行对比化验,并给每一个患病村民都建立了档案,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跟踪调查,但检查的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健康人和病人没有任何差异的,病区的水、土壤、粮食与其他地区做了比较,也没有找到有可疑的地方。
  村民们发病时大都是从双侧的踝关节开始疼痛,半年或三到五年疼痛上移转至到膝关节,再过一至三年又向上转移,到髋关节时已经是严重萎缩变形并发生股骨头坏死,只要是转移到髋关节这个部位,就会彻底变成残疾人。
  村民们的患病原因没能找到,市县两级政府及卫生部门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四川省卫生厅进行了汇报,与此同时众多媒体也报道了仁寿县金塘村出现怪病的消息,又一批专家进驻金塘村。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5)原来这种病叫笆子病,最早出现在四川内江,现在专家也没能找到致病原因。
  笆子病的首发病人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发病,刚发病时不能站立只能在地下爬行,所以按四川的方言就叫爬子病。1985年这个病又在四川的简阳资中等地出现,发病症状还是从足部开始发病,于是有些专家就给这个病确定一个名字,叫笆子病。
  作为四川省地方病研究所的所长,早在七十年代邓佳云就已经开始对这个病进行研究。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能查明病因,因为这个病,高峰已过了,逐渐在下降,可能会自生自灭,但是没有想到这个病又出现新发病区。
  再次与笆子病人亲密接触,邓佳云的压力很大,这几天他几乎踏遍了村里的每一个患病家庭和非患病家庭。并对病区与非病区的粮食、水源、土壤等进行采集检测。常规的各种微量元素没有都任何超标和反常的地方,是不是患病家庭中微小的生活习惯出了问题?
  每走一户,邓佳云便着重对每个患病家庭微小生活环境进行观察与询问。这次他有了新的发现。邓佳云发现发病的院落和不发病的院落,首先在地势上不一样,发病院比较低洼,潮湿,不发病的地方,居住得相应比较高一些,还有向阳,阳光照射充足一些,周围的树木相对少一些,室内比较干燥一些。不像发病的地方室内比较潮湿。
  在部分村民家里,邓佳云发现他们食用的粮食有发生霉变现象。是不是由于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引起了食物的霉变,导致这些家庭产生了集体中毒呢?他们马上对采集来的粮食进行化验、分析、检测,但结果却让邓佳云极度失望。检测的结果表明,镰刀菌毒素含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新一轮的调查并没有新的突破,专家们的心情相当沉重。对于笆子病的调查又一次无果而终。现在,金塘村三社的一百多名笆子病人已经远离了曾带给他们苦难与病痛的地方,目前他们的疼痛症状均有所减轻。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后记: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病,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有早有晚,笆子病是全世界只在我国四川省的部分农村出现的一种地方病,虽然它的致病原因仍未找到,但我想,远离那个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不让更多的人受到这种疾病的侵害,应该就是一种最为科学的办法。
  如今一百多名笆子病人已经过上了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的生活,但专家们探索的脚步却并没有停息。我们了解到又有一批专家即将赶赴金塘村,我们期待着他们对这种病的研究能够有所突破。
平凡一生 | 2005-2-28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人名单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