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中医:反思不足才是应对之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医:反思不足才是应对之道
[复制链接]
1400
|
3
|
2005-5-20 0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祖国医学在近代受到西医的冲击和竞争,已是不争之事实,发展至今,已有50%以上的患者是在接受西医西药的治疗。西医、西药诊治疾病,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中医确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弥补这些不足,才是我们应对他人攻击之道。
中医是科学,并不神秘,可某些人利用中医知识的广博性,把它称为神奇医学,把某些中药制品称为“无任何毒副作用”,甚至夸大疗效,包治百病,这与西医、西药方面严格的科学管理确有差距。
另外,中医在诊断方面,脉象、舌质占四诊之半,临床只凭个人的感性及经验来定性,至今还没有使用仪器来做为判定的严格依据;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率还不够高;中药汤剂的服用也不够方便等。
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医在临床诊断正确率方面也比较低,在古代,十之八就是上工,十之七是中工,十之六是下工,这与西医90%以上的诊断正确率比较还是较低的,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不足,不断研究提高,以求发展和进步。
中医的发展应走什么道路呢?应走自己的路!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医学、药学、哲学、天文、文学、物理、化学等文明之大成,千锤百练,自成体系。古语云:“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这说明了中医中药理论来源于实践,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认识,再升华,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今日。因此,要凭空改变这一体系,通过少数人、短期内是无论如何无法完成的。我们只能去不断的继承、发扬、充实、完善和提高,吸收西方医学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乃至吸收世界各民族的医学精华,洋为中用,而使祖国医学更科学,更丰富,更完美。
祖国医学有两大特点,亦称两大法宝,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施治,这是其他任何医学都无法比拟的。一些疑难疾病,如果正确运用上述两大特点,真正可以说是牛刀初试,如鼓应桴。笔者曾多次撰文,讨论有关气虚之证,除了可能发生实质性脏器下垂症以外,最可能、最容易发生下降的,莫过于血液了。这种症状在西医是较难诊断和治疗的,而在中医,只要使用一些补气升提之品,即可逐渐纠正。
对大脑血管疾病,西医除了降脂溶栓之类药物而无其他治法,而中医则可根据气能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之理论,运用补气行气之法,使血有所统摄,血行不失常道,血行气先行等,既能扶正,又能却病,既能防病,又能治病。如补阳还五汤症,因为气虚,血液由于本身重力作用,产生内部压强,下肢血管扩张,大脑巅顶部位血管缺少血液充盈,被动收缩,严重者出现粘连和堵塞。气虚还可引起血流速度缓慢,血管通透性降低等。这些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还没有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证实,但通过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较快好转或痊愈。这种补气摄血、行血,血病治气之法也是西医和其他任何医学都无法替代的。
鲁兆麟教授曾说过:“中医是一门注重综合的状态医学,其描述的对象是病人的整体状态,而不是具体的疾病。”这说的是中医的主要方面,中医治气,无形之气;西医治器,有形之物,中医也注重配合局部的治疗,如中医肛肠、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等,都有特别好的效果,这也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主要方面。
比如针灸治病,针法已为全世界所承认和接受;而灸法除了温经通络、对穴位产生慢性持续性刺激之外,艾的热力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还能激活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活性与修复能力等,这些都是西医无法比拟的。还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也是独特而具有重大意义的。
综上所述,中医有着巨大的优势,有自己显著的特点,中医中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任何悲观论调都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能神化中医,夸大中药疗效,但也不容没有科学依据的诋毁中医,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不足,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今后必将在国际医学领导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学艺
|
2005-5-20 1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反思不足才是应对之道
所说极是。
中西医应该是两种不同身份、不同思维的人;各有长短,各不取代。
面对繁杂疑难的病症,应各自领域争优,而非削足适履式的“结合”,甚至是排斥和打压。
但作为中医者,理当自勉;作为中国人,应当自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ilia
|
2005-5-29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医:反思不足才是应对之道
好呀,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5-2 13: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和我一样创业的朋友,在这个路上,我们一起为明天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会联想的风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