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复制链接]
5231
|
13
|
2006-1-29 1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中医是有数千年历史的一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历代医家的努力,在明末清初发展到了顶峰,以后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渗透和影响,在西医发明了抗生素,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使西方医学在中国日益扩展,成为我国的主要医疗体系。反观中医由于没有与周围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和结合,而日益退步,以致中医成为了需要政策保护的“熊猫”了,否则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会出现生存危机。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在感受中西医两者的对比使用的现状下,我认为中医的处境艰难是中医自己本身的原因,有以下三个主要因素造成了中医现在的如此现状。
一、病名的现代化、统一化
中医医院目前使用的病名还是传统的症状病名为主,有混乱、陈旧和落后感,缺乏系统性和现代性,如“咳嗽”、“肺胀”、“胆瘅”、“胃脘痛”等等。目前,从知识资源共享的原则下,人体的解剖已经是清楚的,器官系统也是比较明确的,大多数人(包括中医师)对西医的病名已经接受和认同。我认为病名是医生和病人都要知道的疾病的名称,我们都是现代人,古代的尤其是传统医学的症状性病名我们已经不清楚或生疏,在现代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现在还为了强调中医的病名是不现实的,并不是用了中医的病名就突出了中医的特色,中医就能够生存和让人民接受。就是在中医医院的中医生也并不接受中医的病名,他们接触的病名也是以现代的病名为主。我认为为了中医的发展,中医界的思想应该放开,抛弃传统的中医病名,使用现代的病名,与时共进,与现代医学的病名统一化,现代化。因为疾病谱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的理论也要跟上形势,病名也要跟上,不要象考古一样,在古代医书里找一个古董“病名”来牵强附会。我们知道中医的精髓是辩证施治和整体观,并不是所谓的“病名”。
二、诊断的客观化、具体化、特色化
由于中医从理论到辩证施治用药,自从明末清初以来就没有新的进展和变化,还是主观的模糊的模式在运作。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客观化、具体化的诊断体系,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没有清晰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以致出现对疾病认识的混乱、模糊,就是从一个疾病的治疗看,可以出现辩证施治完全不同现象。从数学原理,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是最短的,就是说辩证施治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由于中医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上的,受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的影响,中医师是主要发挥个人的哲学思维进行疾病分析的医学理论,整个中医界没有进行诊断的统一化、客观化、具体化探索,所以辩证有经络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等,都是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指标上,造成了现代的中医没有自己的客观化、具体化、特色化的诊断体系和指标。一个理论没有自己的诊断标准,在他人看来就是一个混乱的科学。中医目前就是这样的现状。这样的现状肯定会影响中医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要进行专题的研究,取得整个中医界的认同,同时取得西医的认同,使人民知道中医是科学的,现代的。从这点看中医也是要进行思想开放,进行改革开放,兼容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医学理论来充实。一旦有了现代的、客观的、特色的、具体的诊断体系,就可以使中医跟上形势,与时俱进,踏上现代化的步骤。
三、治疗的清晰化、规范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方法和步骤都要清晰化、规范化,西医的治疗就比较系统、清晰、规范,有剂量的限制,时间的要求,观察指标规范。相对我们中医就比较混乱、模糊、欠规范,比如辩证,每个人的认识角度不同,个体化很明显,处方用药也混乱。一张处方需要几味药,一味药份量多大,随意的很,这些都是中医目前的现状,反映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处方不清晰、欠规范。《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已经说的明确,治疗疾病除了分清阴阳外,还要采用与疾病相适应的方法(术)和具体需要的数(剂量、包数、天数、时间、穴位数等等)。但是我们现在在这方面没有系统化、规范化,使人感觉随意,也让外人感觉混乱,不规范。要改变这个现状,要有关部门统一抓,进行探讨验证,最后建立中医规范的治疗体系,才可能使中医进入现代化的行列。
结语: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中医是注重定性而缺乏定量。从历史传承而来的传统思维所构建的中医理论,无论其对人的生理认识、病因病机的认识或者对病机、病证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文字表述上,这种思维现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定性充分而定量不足。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对疾病的诊断和辨证分析方面,临床医生只能根据病人症状、体征等主观病理现象,进行“形而上”的思维,确定“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再结合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确定其相应的病变(抽象而非具体)部位,于是确立病性,确定病位,病人所患何“证”也就确定了,至于是否需要客观的数字指标也不是很重要的,(造成了很多的中医师不习惯开检查),临床中医师也就可以据此而立法、处方、遣药了。显然现在这种临床模式使中医也只能根据病人主观感觉以及病人的舌象、脉象对疗效进行判定,其结果也只能是定性而非定量。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现在只有定性而缺乏定量的学科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军民软件
|
2006-2-3 10: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楼上的观点不过是想为西化中医寻找借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谊华
|
2006-2-12 12: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学习中医之前,必须要有西医基础,否则会陷入玄、难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vcyinqiaopia
|
2006-2-22 17: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欠妥
-=-=-=-=- 以下内容由
vcyinqiaopia
在
2006年02月22日 05:30pm
时添加 -=-=-=-=-
我不太同意上述观点。问题是作者对中医现状了解不透,需要补充内容太多,请作者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建饶建云
|
2006-2-24 1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这篇文章也算得上精华吗?完全是垃圾。中医讲究的是一人一方,西医杀人无罪,中医杀人有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学习中医之前,必须要有西医基础.”应改为:学习中医之前,必须要有深厚的国文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我是小虫
|
2006-3-2 22: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同意楼上观点,我也可以列举出“影响西医发展的三个致命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upin0
|
2006-3-3 07: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学习西医对中医并无坏出,不过要因人而异。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中西医的关系的话,在我看来要学好中医还是不学西医为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eijinqiang
|
2006-3-4 18: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中医没有顶峰,中医的困境源于世人的观念.
“咳嗽”、“肺胀”、“胆瘅”、“胃脘痛”不形象吗,难道要说上感,细菌就听得懂吗.病名体现啦病证,病症.不对吗??
至于治疗你是外行,这个我看得出
别说祖先的不是啦
要辩正地看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uzhihong888
|
2006-3-11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不可能的,真要那样的话,中医不是死掉,就是发展的相当成熟了.
我认为中医还在发展中,对于西医可以借鉴吸收,但不能盲从死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钱塘医派
|
2006-3-22 12: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影响中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江西 郭红飞)
对楼主无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ghf123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