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jlzhhj

[复制链接]
查看2465 | 回复5 | 2006-6-9 2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引用由jlzhhj2006/06/09 05:39pm 发表的内容:
张功耀挑了一个软柿子——由张功耀回复王不留行说起
     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来,在网络上已经有曹东义、吴恩亭、聂文涛 、王不留行等对其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color=#F20000]用反驳更好一些
中医是传统医学里面存活的最好的唯一一个
[color=#F20000]请参考: 把中医归入中国的正统医学是新中国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评中医能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政治原因。http://www.med8th.com/humed/6/20060415zgdlyl_10_3.htm
   我们中医界说中医比西医在某、某、某方面比西医先进,张功耀教授之流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color=#F20000]请具体指出在哪方面先进?

所以,我说张功耀回复王不留行,是挑了一个软柿子。
[color=#F20000]王不留行发表了10余篇核心期刊,谁还比他更硬? 曹东义? 曹东义连一篇核心期刊都没有,其论文都发表在了一些交钱就能发的垃圾杂志上.

   笔者的研究已经为中医找到了合手的实验方法,所以,推广开来,整合生物西医指日可待。http://blog.bioon.com/user2/11424/index.shtml
[color=#F20000]你没有王不留行硬, 只是在blog发表, 有本事也发表在核心期刊?
曹东义 | 2006-6-21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jlzhhj<<张功耀挑了一个软柿子>>

张功耀为何误读了科技史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中南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有一篇文章,很能说明他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他写的《被误读为“先前阔”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中国古代的科技史阔与不阔,可以研究,也可以讨论,关键的问题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研究,用正常的思维方法进行总结。张功耀从意想的观念出发,用误读的例证做依据进行研究,其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可信;相信了他的结论,就会看错中国古代的科技史。
误用了“先前阔”的本来含义
张功耀教授说,“‘先前阔’,最早出自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小说《阿Q正传》。研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知道,阿Q曾经拥有一个‘真能做’的名声。但是,阿Q的‘真能做’并没有改变他穷困潦倒的命运。因此,阿Q对他现实生活的贫弱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讳言而已。至于他的过去,阿Q虽然并不清楚自己‘先前的行状’(即自身的历史),加上‘人家也没有留心’(即很少有人关心阿Q的历史),但他却很有信心地认为,自己先前曾经很阔。你看他:‘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代表的是那个时代下层被压迫民众的典型,不是整个中华民族代表,更不是先进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的化身。张功耀以此来比喻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知识分子,是很不恰当的。他说:“一群被祖先崇拜的香火熏陶出来的书吏们,内心感受到了与列强的巨大差距。但是,为了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只好通过求证祖上的荣耀来掩盖现实的贫穷与落后。这恐怕就是在中国造就‘先前阔’意念的历史缘由和文化缘由。”
研究历史,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先进知识分子“以笔做刀枪”,不畏列强凌辱,唤起民众,保家为国“力所能及”,竭尽全力的爱国之举。如今,当胜利来临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强大之后,对于这些早年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敬佩还来不及,怎么能用阿Q的“先前阔”的解嘲之语,来嘲笑、挖苦他们呢?
张功耀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冲破‘先前阔’的文化阴影,以尊重科学的态度审视科技史项目,并通过客观的比较可以断定,中国古代科技史是一篇被误读成了‘先前阔’的历史。它意味着,作为‘李约瑟难题’的推理前提不存在,所以,对它的任何求解都毫无意义。否则,它将陷入欧布里德式的怪论之中”。
原来,张功耀之所以制造“被误读为‘先前阔’的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谬论,为的是否定“李约瑟难题”,为了证明他的“笔者以为,不用再做更多的比较,结论已经很清楚了:中国古代科技史并不是一篇‘先前阔’的历史。可能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学者的看法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状况,那就是:‘中国古代无科学’”。
他的目的很明确,采用所有的捏造、篡改的材料,就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无科学”。
张功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即使生长在文明故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摆脱不掉“文化自卑”的心理障碍,也一定要死抱着阿Q的灵魂不放,反过来却侮辱前代的科技史研究成果,是“被误读为‘先前阔’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他为了证明自己假设的论点,所用的三个例子,也都是对于前人原著的误读、误用。只能证明他自己患有的“恐洋症”,已经根深蒂固,不可救药了。
误用“处阴息影”典故
张功耀说,要造成一个“先前阔”的文化假象并不难。以下三种方法都具有祖传性质,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使本来落后的东西也能“阔”起来,并且“阔”得理直气壮。
他说:“《庄子·渔父》在谈到孔子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而不知所失时,讲了这样一个可以掩盖缺点并使自己聊以自慰的经典方法:‘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急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急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张功耀解释说:“这个经典方法所阐明的道理是,要摆脱自身缺点的困扰,就是将自己的缺点置于别人的缺点之下(处阴以休影);要想自己不犯错误,就是什么事也不要干(处静以息迹)。否则,如果你拼命地去追赶人家,或者设法努力克服自身的落后和不足,你就会‘急走不休,绝力而死。’”
张功耀的解释是错误的。庄子所说的这个人,不是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他讨厌自己的影子和足迹;而且,他还采取了一个更为错误的做法:想用奔跑的方法脱离自己的影子和足迹。因此,庄子嘲笑他“愚亦甚矣”。这样的人,难道“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思维就正常了吗?没有。因为影子和足迹是不可能去掉的,也没有必要对它们产生畏惧与厌恶。所以,庄子说的这个人,他无论怎样做,都处于一种病态,如果有所区别,也只是病态的严重性上存在着微与甚的差距,病态对于患者的危害程度只是大与小的不同。他的思维混乱现象,本质上都不是正常人所具有的。
张功耀借用一个被嘲笑的患者,比喻科技史研究的前辈、前人的心态、前人的成果,都是一种亵渎行为。
张功耀在误读了典故之后,不无得意地说:“显然,庄子的这个方法教会了我国不少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人。由之,每当有人指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史还存在缺陷时,马上便会涌出一批学者,试图努力证明西方的古代科技史也是有缺陷的,从而达到用别人的缺点来庇护自己的落后的目的。于是,‘先前阔’的结论也就蕴于其中了。”
张功耀的错误不在于误读典故,而是他刻意以此嘲弄前人对于科技史的研究。他是一个合格的学者吗?他要嘲笑谁?他是鲁迅?!
张功耀何德何能,能站在这样的角度说话?!
借用他一句问我的话:“你是干什么的?你有什么实际的成果?”
张功耀空谈误国罢了!
误用“圣教同源”典故
“处阴息影”就是张功耀误读误用典故,篡改历史,为自己错误论点张目的典型。“圣教同源”也是他误读误用前人文章造成的。
张功耀说,“圣教同源”的考订方法是形成“先前阔”意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鲁迅先生曾经尖锐地批评过:“凡是读过一点古书的人都有这一种老手段:新起的思想,就是‘异端’,必须歼灭,待到它奋斗之后,自己站住了,这才寻出它原来与‘圣教同源’。外来的事物,都要‘用夷变夏’,必须排除的。但待到这‘夷’入主中夏,却考订出来了,原来连这‘夷’也还是黄帝的子孙。”
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鲁迅先生所举的例子,也不能随便乱用。“用夏变夷”的典故,出于《孟子·许行》“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而不是“用夷变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情,“蛮夷”武力征服汉族之后,在文化上,毫无例外地都要被汉文化所同化,“用夏变夷”,用中华文化的高度文明,改变了少数民族原来的落后状态。这是所有具有历史知识的人都尽人皆知的,也是值得炎黄子孙骄傲的事情。
由于优秀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很强的包容性,才使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能够以今天的面目出现在世界的东方。由于“用夏变夷”是历史事实,也由于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无论谁看不惯,它依然是历史事实。更由于,孟子在2000多年之前,就揭示出这一规律,使我们不得不对古人的智慧,表现出我们的崇敬与仰慕。
孟子说:“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欺者,不可与有为也”。
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崛起,决不是“恐洋症”者所能担当得了的;也决不是时刻不忘用阿Q精神看待世界、看待前人研究成果的思想所能胜任的。
阿Q不仅只有精神胜利一法,他革命之后,也曾经膨胀地不可一世呢!“老子革命了,今后,喜欢谁,就是谁!要什么,有什么!”
从张功耀、王澄的身上,我们不难找到革命后阿Q的影子。
曹东义 | 2006-6-21 09: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jlzhhj<<张功耀挑了一个软柿子>>

张功耀只知道化学医学不懂辨证法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caodongyi58@sohu.com
张功耀完全不懂辨证法1
病灶的疾病观落后于动态的疾病观1
病人的主观感觉就是医生的客观依据2
张功耀完全不懂辨证法
张功耀说:“尽管不同的古文明地区在战胜疾病方面有大致相同的起源,但以后的发展道路迥异。值得我们效法的是,西医在取得进步之后,便很快告别了前人所取得的那些不可靠的认识,主动用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医学实践。中医则不然,它具有强烈的‘恋旧癖’。居然没有任何医学科学的进步使中医发生过丝毫改变。”他完全不知道除中医所以有效的原因,完全不了解中医是化毒为药,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优秀医学。在他的脑海里,除了西医的“化学医学”模式之外,仿佛世界一片空白。
其实,毒物与药物,宝物与弃物,自身与异物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可以互相转化,充满了辩证法。严格地说,真正的毒物、异物、弃物,正是张功耀信赖的“化学医学”人工合成的药物。它们不单是人体真正的异物,而且是大自然的异物;它们不但可以污染人身,而且可以污染大自然的空气、水源、土壤;它们不但会变成秽物弃物,而且只有变成秽物弃物,才能减少其毒性的危害。而天然中药之中,看似毒物、异物、弃物的草根树皮,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而且靠着中医人的智慧,对人大多都有益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宝物。
如何看待中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许多民族精英、智者先贤都在这个问题上,交了不合格的答卷,犯了轻率浅薄的错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病灶的疾病观落后于动态的疾病观
现在谈论中医、西医的区别,已经不能仅仅从解剖、器官的水平比较了,因为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已经深入到更为微观的领域,西医对于疾病的命名依赖于病灶,而病灶的疾病观已经落后了,落后于动态的疾病观。
病灶能够说明的临床现象、疾病本质、治疗指征太少了,它既不能够说明过去患病细节的复杂因素,也不能决定疾病的未来转归,它只不过是西医医生选择手术、或者是使用西药的“向导”而已。
现代医学从解剖实证开始,一步一步向微观领域挺进,从器官到组织、到细胞,都是一路顺风。没想到进入到分子水平的亚细胞领域,实证的病灶形状不见了,却出现了说不清的分子、原子、离子。它们彼此依存、影响、交换、流动;它们可以形成病灶,也可以消除病灶;可以影响整体,也可以仅在局部聚集。其形成病灶的时候,可触可见;其散于微渺的时候,几乎无影无踪,无抓无挠,因此有了“亚健康”的称呼。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数据说,世界上有20%的人群患有各种疾病,只有5%的人是健康的,而75%的人群属于亚临床状态,也就是“亚健康”。亚健康其实是一个含糊的名称,它把众多的自觉身心不适,又无法找到病理证实的人群,含糊其词地称为“亚健康”。严格地说,这些亚健康的人们,都离开了健康的状态,体内一定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化学的,或者物理、生物的变化,只是这些变化细微而复杂,还没有形成“病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实证”的程度。然而,每年全世界有1000多万人死于亚健康、“过劳死”;几十亿人身心不适,甚至是痛苦不堪,却被现代医学当作“没病”,而必须等到有了病灶、需要手术切除、需要器官移植等严重不健康状态时,才能被纳入西医的救治对象,才能得到医疗的帮助,这样的现代医学的“实证观”,突显出其认识论上的不足。由于病灶所能说明的疾病本质如此之少,甚至使我们可以放言:“病灶”的形态疾病观已经陈旧不堪,就像哥伦布的木船、八国联军的火枪,已经不那么先进、可怕了。
几乎所有的亚健康人,他们的证候都可以被有经验的中医辨别出是患有什么病证,并且经过治疗,亚健康比“病人”更容易转变为健康状态,这一切使我们不能不说中医学具有更精确、更灵敏的长处。“辨证论治”在没有形成病理病灶之前,就诊断了患者,治愈了患者,难道不优秀吗?人家却说你没有拿到病理证据,不算数,是自我欣赏,是贪天之功。
病人的主观感觉就是医生的客观依据
因为,“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中医学的四诊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完全依靠患者的主观感觉的基础上,这是充分重视生物进化“最高成果”——意识的表现。人们患病时的证候,就是复杂微观领域失调之后,在总体、整体上的集中反映,这是任何动物、机器所不能告诉医生的感觉。中医学重视人体的自我感觉,不轻易将现象视为假象,不把实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是认为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就足以反映疾病的本质。
过去现代医学过分看重了“特异性治疗”,总希望靠介入、对抗的外力“拯救患者”,而不是紧紧依靠病人的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能力恢复健康。比如炎症的抗菌消炎被视为最理想的治疗措施,而炎症过程中对神经体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肝脏的各种代谢、肾脏的水电解质平衡、激素代谢、细胞因子表达、基因蛋白调控等因素的影响,都毫无例外地被当作次要因素而很少考虑,仿佛只要有了特效的抗菌、抗病毒药物,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其他的影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无关大局的点缀。SARS疫情的流行过程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在没有任何有效抗SARS病毒西药的情况下,现代医学竟然“治愈”了几千名SARS患者!靠什么?靠人体的自我恢复能力,靠人体的抗病能力。
lgw19781997 | 2006-6-22 1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jlzhhj<<张功耀挑了一个软柿子>>

  曹的文章读后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进入中医药研究所的,在我看来,能进那个地方的人都是有着不可小视的学识的,可是.....
  在我看来,真正不懂辩证法的人是他,他连哲学和科学的区别都不知道,不知道科学,尤其是不懂科学哲学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懂得辩证法的.辩证法,根本说来是一种方法,一种处理哲学问题的方法,而哲学问题都是指向无限的问题,所以这样一种方法,根本上说是处理无限性问题的方法.曹把这样一种哲学方法误认为是一种科学方法,这根本上是错误的.科学与哲学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不言自明的,任何一个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的事,可是毕竟科学是科学,哲学是哲学,两者是有质的区别的,不是一回事.把一种哲学方法误认为是一种指导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不敢苟同.
  其实,在历史上黑格尔就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可是历史的事实是,不管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他们看来如何的科学,从而可以指导科学的发展,科学都好象是自己解决问题的,科学家没有用哲学家的方法.当然,在历史上,黑格尔的这种看法,遭到到了科学家的鄙视.
  因此我想提醒曹,他从事的是科学的事业,不是哲学,别动不动就说别人不懂辩证法,这纯粹是蒙人的话,他如果说别人对中医的论述不对,就应该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去证明,而不是一种哲学的证明.毕竟到目前为止中医还是算是一种科学的,要说明它还得是科学的方法和说明.
崇尚科学 | 2006-6-25 23: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jlzhhj<<张功耀挑了一个软柿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崇尚科学在 2006/06/25 11:4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曹东义2006/06/23 02:53pm 发表的内容:
原来他对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根本没有弄清。
[color=&#35;DC143C]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也不了解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color=&#35;DC143C]博大精深是自己吹出来的吗?

他不怪自己识见浅薄,却以“你的优秀,我永远不懂”为由
[color=&#35;DC143C]世界人民都不懂,只有鬼混才懂

我国现存着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
[color=&#35;DC143C]可笑, 医学科学的分类常见的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 是你自己分的类吧?

那么,什么是中医,或者什么是中医学呢?
[color=&#35;DC143C]中医根本不配叫"学"

中医的本质特色是什么?
[color=&#35;DC143C]啥事都来个特色, 你这么有颜色, 国际医学家为什么都不接受?
中医与西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color=&#35;DC143C]科学与玄学, 进步与保守
中医药学以独特的学术特质,正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识。
[color=&#35;DC143C]到底特在什么地方?
中医诊所遍及五大州的许多国家。
[color=&#35;DC143C]你出国过吗? 国外看中医的大都是华人你不会不知道吧?
尤其是经历了2003年突发的非典(SARS)疫情的考验,更加说明了中医药的重要性。
[color=&#35;DC143C]非典恰恰证明了中医的欺骗性!
中医药介入治疗之后,通过改善症状,减少激素用量,积极治疗合并症,最终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减少死亡率,中医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color=&#35;DC143C]有过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吗? 治愈率到底能够提高多少? 死亡率到底能够减少多少?
邓铁涛教授说:
[color=&#35;DC143C]他连他老婆和儿子都治死了, 你还迷信他?

由此,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的医学工作者,都对中医有了很高的评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olor=&#35;DC143C]哪个医学工作者? 原文在哪里?
中医是“我来帮助你”的医学,西医是“我来拯救你”的医学。
[color=&#35;DC143C]这是你独创的理论? 发表在哪里?
西医的“我来拯救你”,就是把你的病灶找出来,杀你体内的病菌、病毒,消除你体内的病灶,阻断你的某些受体,拮抗你的某些物质,或者给你切除某个器官、移植某个器官,放入某个支架等等。
[color=&#35;DC143C]你不会否定青霉素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吧?

帮助你恢复正气,帮你驱逐邪气
[color=&#35;DC143C]正气在哪里?邪气又在哪里? 如何量化?
中医、西医各有长处
[color=&#35;DC143C]中医到底有什么长处?
而真正的名老中医是很少开中药成药的,他们开的大多是中药汤剂。
什么叫名老中医? 只要老了就有名吗? 有什么判断标准吗? [color=&#35;DC143C]中医到底有什么长处?

或者有的用酒制,有的用童便制。
秽物入药!!!!  小便里除了尿素等代谢废物多一点以外, 有什么特殊的吗? [color=&#35;DC143C]中医到底有什么长处?
中医通过对原生药物的炮制,来达到减轻毒、副作用,增加疗效,改变药物作用与用途的目的。
  [color=&#35;DC143C]中药经过毒副作用试验验证了吗??
这是我国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属于中医的发明创造,而且是“原创性”的知识产权。
[color=&#35;DC143C]算命和风水也是长期实践, 属于算命先生的发明创造.

中医治疗疾病,一般情况下,都是依据医生的观察,患者的诉说,并不需要仪器检查,也不需要根据仪器的检查报告单开药。
[color=&#35;DC143C]那叫瞎治病. 误诊误治大概从来不会出现在中医身上!
Cillquisk | 2014-12-9 08: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支持下,楼主辛苦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