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细辛不过钱”之我见(金梦贤)

[复制链接]
查看1374 | 回复2 | 2003-9-17 2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辛不过钱”这句口头禅,在中医药界流传很广,时间很久,影响很大。司药人员首先要知道十九畏、十八反和剧毒药物,把细辛不过钱也列入在内,所以遇到一个细辛过钱的处方,不是拒不调配,就是要处方医生签字。问其然,答复是师傅传的“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再进一步问其究竟,也答不出所以然,只是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流传着。究竟原因:
一、是否传讹
细辛辛温无毒,《本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经疏》论细辛曰:“细辛味辛温而无毒”;《别录》谓其温中下气,破痰开胸,除喉痹齆鼻。综述各家之见解,并无把细辛列为剧烈之品,何能有不能过钱之说?不过,在采集和炮制方面应加以注意。雷斅曾说:“凡使用细辛切去头子,以瓜水浸一宿,曝干用,须拣去双叶者,服之害人。”可能由于采取不注意,炮制不得法,或误服双叶者,贻害于人,即归于细辛之毒性太大,不能多服,从而以讹传讹,不加分析的流传下来。
二、是否传简
在《本草三家注》张隐庵氏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者死”,细辛不过钱之说可能来源于此,但是对“单用末”三字避而不谈,可能传简了。为进一步实验,余曾以细辛为末,冲服二钱,一小时后发现头晕欲呕,四肢有抽搐之感,因而分析,细辛入煎剂与群药配伍,既能互相制约又能互相佐使,通过煮沸,只能发挥其气味辛散之功能,而单药末冲服,直接入胃,量再大些,吸收多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故有细辛单用末不可过钱的记载。而张氏之立论仍谈到:“细辛乃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虽说是驳斥了细辛不过钱之说,可能也是指饮片汤剂而言。所以,此说可能是传简了。
三、是否传错
细辛一味,仲景《伤寒论》方剂中应用居多,仅举三方就可说明细辛之用量问题。如:
1.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组成: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2.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
3.当归四逆汤,治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者。
组成: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25枚 甘草二两 通草二两
尽管汉代的度量衡与现代的不同,服药方法有差异,从整个方剂分量来看,细辛与其他药物的分量都是相等的。如果“细辛不过钱”之说能够成立,那么,对经方的同等分量又怎么解释?
四、临床体会
根据各家的论述,尤其仲景先师之立方,临床数十年,一直是按同等分量使用细辛,例如小青龙汤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和当归四逆汤的当归、芍药、细辛都是用相同的分量。如五味子用15克(三钱),细辛也用15克(三钱)当归用25克(五钱),细辛也用25克(五钱),这样用疗效较好。如果把细辛减量,疗效就差。在治疗单纯的外伤性截瘫和手足冻伤之患者,有时细辛用到50克(一两),并没有发现什么副作用,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此说并不意味着细辛就可以随意多用,而是不要被“细辛不过钱”所限制而已;主要根据辨证施治和因人因病而异,对症下药的原则,方能达到“有故无殒,亦无殒矣”。
【现代药理研究】细辛的挥发油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是一种神经阻滞麻醉剂和局部浸润麻醉剂。动物试验,灌胃或注射,初呈一时性兴奋,而后陷入麻醉状态,随意运动大减,反射运动亦失灵,终至呼吸停止而死亡。细辛有毒成分来自挥发油,经煎煮以后大部分散失,毒性大减。药物分析实验表明:细辛有毒成分黄樟醚在汤剂煎煮30分钟后,因挥发而仅有原药材的2%,此浓度已不足以产生毒性,细辛中毒成分黄樟醚比其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容易挥发,故细辛以较大剂量入煎,不但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
如如 | 2003-9-18 0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细辛不过钱”之我见(金梦贤)

北斗小星此贴言之有理,多方论证,我等于此可见细辛用量不能为“不过钱”之说所限,当然我们也从这里看到了医生的水平有时还限制在药房里边!
我也附贴陈修园《本经读》里的条目注释,以供对照:
(本经原文)细辛味气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张隐庵曰: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禀少阴泉下之水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少阴为水脏,太阳为水府,水气相通行于皮毛,内合于肺;若循行失职,则病咳逆上气,而细辛能治之。太阳之脉,起于目内毗,从巅络脑;若循行失职,则病头痛脑动,而细辛亦能治之。太阳之气主皮毛,少阴之气主骨髓,少阴之气不合太阳,则风湿相侵。痹于筋骨,则百节拘挛;痹于腠理,则为死肌;而细辛皆能治之。其所以能治之者,以气胜之也。久服明目利九窍者,水精之气濡于空窍也;九窍利.则轻身而延年矣。  又曰: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学者不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
寿宏堂主 | 2003-10-12 14: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细辛不过钱”之我见(金梦贤)

和地理环境也有关系  比如在我们这就是治疗风寒头痛都要下到5克 别说治风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