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4/03/17 09:39am 发表的内容: 大概是不符合当今流行的观点口味标准了吧? 望而知之为神医;问而知之为俗医;切而知之为下医;切而不知为庸医。 这就是中医自古以来的“职称”标准,当然这些个职称的评判是不需要什么权势参与的。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4/03/18 07:02am 发表的内容: …以本人心得体会,只要明了男女经脉走向用事之不同,才能临症而不失古法。
下面引用由jinsir在 2004/03/23 06:35pm 发表的内容: 遇高人不可交臂而失之! 再请教男女经脉走向用事有何不同? 何为用事?用事与走向是何关系? 不要嫌罗嗦呀!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4/03/23 06:25pm 发表的内容: 你问的这几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 到底是出自何书?我只看过内经,所以说的话自然是出自内经。 鼻子的颜色,内经中述说的很明确,具体在哪一页,需要再去查找一番。 还有什么问题么?
阁下既是医生,不知是神医、俗医、下医、庸医中的那一位? 这四等标准又是那家定的?或出自某处? 不才尝闻有神、圣、工、巧,以对望、闻、问、切四诊,未知有神、俗、下、庸,来和望、问、切、切(知之与不知之)三诊。 再问当今流行的观点口味标准是什么? 再再问:患者鼻尖青如何、黄如何?不青不黄又如何? 请不吝赐教!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4/03/23 06:51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这个……,这个问题, 你非要问不可吗? 你让俺都抖搂出来了咋再去混饭吃呀?中医不就指望这点隐私生存吗?
下面引用由jinsir在 2004/03/23 05:58pm 发表的内容: 不才尝闻有神、圣、工、巧,以对望、闻、问、切四诊,未知有神、俗、下、庸,来和望、问、切、切(知之与不知之 ...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4/03/23 07:22pm 发表的内容: 一听你的口吻,就知道你学的是哪一门。 “望、闻、问、切四诊”始自谁人?属何门派? 你知道“望、闻、问、切四诊”与内经的差距有多么大吗? 你奉若神明的功法,就代表了中医的道业吗? 真正的中医断病功夫,要胜过你的“望、闻、问、切四诊”百倍。 本人诊断从未用“望、闻、问、切四诊”,但结果比你的四诊灵验的多。 你不信的话就找个病例试把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