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复制链接]
匿名| 2004-1-14 20:29:49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0  桑菊三拗汤
【药物组成】  麻黄、薄荷、甘草各 4g,菊花 8g,杏仁、桑叶、桔梗、连翘各 10g。加减变化:高热口渴加石膏;干咳少痰加玉竹、沙参;咳痰黄稠加浙贝母;痰多色白加二陈汤;咽痛加牛蒡子;胸满气促加瓜蒌、厚朴。
【治疗方法】  水煎取汁 500ml,每日 1 剂,分 2 -3 次温服。4 剂为 1 疗程。
【功效主治】  解表宣肺止咳,散寒清热,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临床运用】  本组病例 54 例,男 25 例,女 29 例。年龄2 -83 例。病程 2 - 8 天,其中急性支气管炎 34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20 例。结果: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血象和肺部体征、X 线检查正常)46 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象和肺部体征正常)6 例;无效(经 2 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血象和肺部体征、X 线检查无改善)2 例,总有效率为 96 .29% 。
【经验体会】  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临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温凉汤集三拗汤和桑菊饮辛温辛凉之剂组合化裁而成。该方药味平淡,轻清灵动。诸药合用具有解表宣肺止咳、散寒清热的功能,使外邪从鼻窍、皮毛汗孔外透而解。方中麻黄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杏仁能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桔梗能使呼吸道粘液分泌量显著增加而祛痰;甘草有镇咳作用而且能覆盖发炎的咽部粘膜减少对其刺激;桑叶、菊花、连翘均有明显抗菌作用,而且对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薄荷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腺分泌。该方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良方。
【方剂来源】  刘顺安   温凉汤治疗支气管炎 54 例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1):29
匿名| 2004-1-14 20:31:42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1  加减神秘汤
【药物组成】  麻黄 5 -10g,杏仁 10g,厚朴、陈皮各 5g,柴胡 6 - 10g,苏叶 8g,甘草 4g。加减变化:痰多色白加半夏、白前、桔梗等;痰多色黄加黛蛤散、浙贝母、鲜竹沥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又见痰多色白加全瓜蒌、冬瓜仁;痰多色黄者加桑白皮、葶苈子、海浮石等。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3 次口服。
【功效主治】  宣肺平喘,顺气化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共 100 例,其中男性 52 例,女性 48例,年龄 13 -82 岁,平均 44 岁。急性支气管炎 63 例,慢性支气管炎 37 例。结果: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服药治疗 5 天获痊愈者 48 例,好转 13 例,有效率为 96. 8%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服药治疗 10 天获痊愈者 17 例,好转 16 例,有效率为 89 .1% 。【经验体会】  神秘汤载自《外台秘要》,由麻黄、杏仁、厚朴、陈皮、柴胡、苏叶、甘草组成。其适应症为呼吸困难,痰少而兼有气郁的支气管喘息。其中麻黄有发汗,祛风寒,治喘息之功;杏仁和麻黄协同治风痰咳喘;苏叶祛风解表;陈皮顺气化痰,厚朴利气镇静,兼解痉治喘;柴胡祛表里之热,祛胸胁之邪,消痰止咳;甘草则调和诸药,解郁顺气。根据患者咳喘、咯痰等加一些化痰止咳药,则疗效佳。
【方剂来源】  查龙,等   神秘汤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函授通讯,1993;6:45 耀 46
匿名| 2004-1-14 20:33:06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2  加味止嗽散
【药物组成】  桔梗、炙紫菀、炙百部、白前、陈皮各 10g,荆芥、炙甘草各 6g。
加减变化:有风寒表证加苏叶、防风、生姜,寒重者加麻黄、细辛;有风热表证者去陈皮、荆芥,加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咳痰色黄粘稠去陈皮加贝母、瓜蒌;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腻者加半夏、云苓、苏子;干咳无痰者去陈皮、荆芥,加沙参、麦冬;咳嗽较重者加杏仁、冬花;有咳喘加旋复花、苏子;白细胞升高者加二花、连翘、黄芩、公英。
【治疗方法】  水煎,每日 1 剂,分 2 耀 3 次服。【功效主治】  疏表宣肺,止咳化痰。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153 例,男 91 例,女 62 例,年龄 3 -69 岁,病程 2 - 32 天。结果:治愈 147 例,无效( 服药 2 剂无明显好转)6 例,总有效率为 96% 。
【经验体会】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一般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止嗽散出自《 医学心悟》,功能疏表宣肺,止咳化痰。方中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气化痰止咳,荆芥、桔梗疏风宣肺,甘草调和诸药。程钟龄在书中云:“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寒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即不能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邪则邪气留连不解……本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即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寇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因此,本方治支气管炎咳嗽,辨证简单,用药单纯,无论病之新旧,有无寒热表证,均可用本方。
【方剂来源】  方烈海   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153例临床观察   国医论坛,1989;(3):41
匿名| 2004-1-14 20:34:29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3  敷穴降肺散
【药物组成】  白芥子、延胡索各 6g,甘遂、牙皂、生川乌、桂枝各 4g,花椒 2g,公丁香 1g。
【治疗方法】  将上述药物研成 100 目规格的粉末,用黄酒或 60% 酒精调和,每次约用 5g,分 6 等份,置于胶布上,分别敷贴于天突、膻中、肺俞(双)、膏盲(双)穴,2 - 3 小时后取掉,每 2 天敷贴 1 次,3 次为 1 疗程。
【功效主治】  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200 例中,男性 99 例,女性 101 例;病程发作 1 周以内者 50 例,8 -14 天者 36 例,15 -30 天者 42例,超过 30 天者 72 例。结果:其化痰、止咳有效率分别为100% 及 93. 5% ,临床控制率为 69. 5% 。
【经验体会】  笔者根据吴尚先“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立论,以内病外治的途径,结合针灸原理,自制气管炎散剂外敷穴位,其作用机理是应用豁痰温经药物,一方面通过刺激具有治疗支气管炎作用的天突、膻中、肺俞、膏盲穴;另一方面,因肺主皮毛,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由经络传导至气管、支气管、肺,从而达到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
【方剂来源】  陶履冰,等   气管炎散穴位敷贴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200 例   江苏中医,1993;(8):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