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选中
篇:
置顶
|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复制链接]
3111
|
13
|
2004-1-14 20:02:08
|
阅读模式
三、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 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起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喷嚏、咽痛、声嘶等;全身症状轻微,仅有轻度畏寒、发热、头身疼痛等。主要症状为咳嗽,呈刺激性,少痰。1- 2 天后即咳痰,初为白色粘稠痰,以后为粘液脓痰。本病一般呈自限性,发热及全身不适多在 3 -5 天消退,咳嗽常可持续数周。治疗:#凡发热并咯脓痰者,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等。$对症处理。如干咳剧烈者,可选用咳必清或可待因治疗;咳嗽痰多稠者,应选用氯化铵或必嗽平等。
本病属于中医“咳嗽”范畴。《 素问?咳论篇》指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外邪侵入,肺卫受邪,肺气不得宣发,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均可导致咳嗽。所谓“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 ,饮食炙 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说明了咳嗽之病因病机之大略。治疗当分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以调理脏腑为主;若虚实夹杂者当标本兼顾。就本病特征而言,还应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消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本节选介清肺汤、利肺合剂、敷穴降肺散等治疗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的效方共 13 首。其中有些方剂亦可用治慢性支气管炎。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08:40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1 清肺汤
【药物组成】 鱼腥草 24g,野荞麦根、山海螺各 12g,桔梗、杏仁、桃仁各 6g,前胡、浙贝母、百部各 10g,鲜芦根 20g,生甘草 3g。
【治疗方法】 日服 1 剂,分 2 次煎服,连服 7 天,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对照组服用蛇胆川贝胶囊,每次 2 粒,每日3 次。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伴急性感染者。
【临床运用】 本组 62 例,均符合中医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诊断标准。结果:治愈( 治疗 1 周,咳嗽咯痰等症状均消失,1 周内无复发)16 例;显效(咳嗽次数、咯痰量减少 2/3 以上)20 例;有效(咳嗽次数、咯痰量减少 1/3 以上)23 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3 例,总有效率 95 .16% 。
【经验体会】 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伴急性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多见。方中取鱼腥草、野荞麦根、山海螺清肺化痰、祛痰止咳之功;桔梗、杏仁一宣一降,化痰止咳;桃仁活血化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尤为适宜;前胡宣肺清热,下气消痰;浙贝母清肺化痰;百部治咳有卓效,不拘新老虚实寒热,皆可配伍;鲜芦根清热生津止咳;生甘草调和诸药,又能化痰止咳,解毒抗过敏。诸药相配,共奏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方剂来源】 范小芬,等 清肺汤治疗支气管炎 62 例疗效观察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10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10:33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2 利肺合剂
【药物组成】 当归、川芎、青皮、陈皮、茯苓、甘草、川贝、杏仁、桑皮各 8g,半夏、五味子、冰糖(为引)各 10g。加减变化:偏阴虚加百合、沙参、玄参各 15g;偏阳虚加肉桂 3g,沉香 1 5g,仙灵脾 10g;痰热加鱼腥草、黄芩各 15g,薏苡仁 20g;肺气不敛加罂粟壳 10g,蛤粉 15g;胸闷憋气加瓜蒌18g,郁金 15g,黄连 4 5g;痰盛气喘加苏子、白芥子各 10g,葶苈子 15g;咳血痰粘加白芨、花蕊石各 20g,百部 10g;兼风寒加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治疗方法】 上药水煎 3 次,水沸后再煎 20 分钟滤出,每次取汁 50 -100ml,合汁混匀,于睡前 30 分钟缓缓频服。儿童药量酌减。
【功效主治】 祛瘀化痰,理气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80 例,男性 35 例,女性 45 例。年龄3 个月 -67 岁。其中急性气管炎 55 例,慢性 25 例。结果:服3 - 6 剂缓解者 11 例,9 -12 剂缓解者 32 例,服 15 - 20 剂缓解者 33 例,4 例无效。
【经验体会】 “利肺合剂”原为治肺结核验方,疗咳喘气逆鲜为人知。方中药味精炼,组合严谨,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全方集燥湿化痰、益气敛阴、清化和中、止咳降气、散瘀除烦诸法于一炉,清燥相兼,刚柔相济,驱邪而不伤正,益气而不留邪。本方由二陈汤合佛手散再加入川贝、五味子、青皮、桑皮、杏仁组成。笔者临床所悟:祛痰、理气、化瘀为治咳喘之正法,临证又须与清热、温阳、降气、敛肺、养阴诸法参用,方可效果更佳。
【方剂来源】 李明道 验方“利肺合剂”治疗 80 例气管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1):14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13:04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3 金鱼止嗽汤
【药物组成】 金银花、生石膏各 10 -30g,鱼腥草 15 -50g,桑叶、生黄芩各 5 -15g,炙麻黄 2 -6g,桔梗 3 -10g,薄荷2 -10g,杏仁、川贝母各 5 -10g,生甘草 3 -5g。加减变化:寒热往来加柴胡;痰黄稠不易咯出加黛蛤散、瓜蒌皮;痰多色白加二陈汤;口渴干咳无痰上方去炙麻黄、生石膏,加北沙参、麦冬、玉竹;咽痛加牛蒡子、山豆根、射干;痰中带血丝加白茅根、花蕊石;胸满气促加炒枳壳、厚朴;便秘加生大黄或瓜蒌仁。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3 次口服。
【功效主治】 辛凉解表。清泻肺热,宣肺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96 例中,男性 65 例,女性 31 例,病程最短 3 天,最长 10 年。急性支气管炎 62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4 例。结果:痊愈 82 例,好转 11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6 .86% 。
【经验体会】 急、慢性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主清肃,不耐邪侵,若人体脏腑阴阳失调,在正气内虚的情况下,感受六淫之邪,不能及时表散,外邪束郁肌表、腠理闭塞,肺气壅遏,随即郁而化热,热灼津液成痰,痰热蕴肺,肺失宣肃为本病总的病因病机。方中二花、鱼腥草、生黄芩,清肺热泻肺火;麻黄发散肺经之火郁,与辛凉石膏相配,共走手太阴肺经;配薄荷、桑叶疏风清热;桔梗引药上行,开宣肺气,杏仁苦泄降气;川贝化肺中稠疾,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清泻肺热,宣肺止咳。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方剂来源】 刘秀英 金鱼止嗽汤治疗支气管炎 96例 四川中医,1996;(5):26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19:43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4 麻杏速咳灵
【药物组成】 麻黄 6g,杏仁、桔梗各 10g,浙贝母、瓜蒌、二花、鱼腥草各 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2 次口服。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30 例中,男 12 例,女 18 例。年龄 1- 60 岁。病程最短者 3 天,最长者 60 天。结果:临床控制 23例,显效 4 例,好转 3 例,总有效率为 100% 。
【经验体会】 本组病例中医辨证皆属于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之邪犯肺,肺气郁闭,失其宣降之能而致,故治疗上应宣通肺气,恢复其宣降功能。方中麻黄轻清上浮,开宣肺气,杏仁能散能降,桔梗宣肺止咳,三药配伍,辛开苦降,有利于恢复肺的宣降功能。外感咳嗽多伴有痰,从理论上言,痰有寒热之分,但临床上笔者发现外感咳嗽属风寒犯肺者,用温化之品其效欠佳,但若配以清化,则效果显著。因而以浙贝母等清痰热,二花、鱼腥草清肺热,与麻、杏、桔相伍,通治外感咳嗽,诸药配伍,针对咳嗽的各个病理环节起作用,因而临床疗效显著。
【方剂来源】 章亮厚,等 速咳灵治疗外感咳嗽 30 例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3):143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22:47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5 通窍利咽汤
【药物组成】 青黛、青果、孩儿茶、射干、牛蒡子、桔梗各10g,冰片 3g。
【治疗方法】 以上诸药,青黛以布包煎。冰片不入煎剂,以余药煎汤,兑冰片分 3 次服。日 1 剂,儿童酌减用量。
【功效主治】 清热利咽,利气止咳。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也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临床运用】 本组 182 例中,男性 104 例,女性 78 例,病程:1 -7 天者 105 例,8 -15 天者 61 例,大于 15 天者 16 例。结果:临床痊愈 126 例;好转 51 例;无效 11 例。总有效率为94% 。
【经验体会】 《 灵枢》云:“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说:“ 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气道。”若外感、内伤波及咽喉,极易致气道不利,进而影响肺气之升降,而造成咳嗽。故治以通窍利咽,利气止咳。方中青果、桔梗、牛蒡子、射干等药疏利咽喉,孩儿茶具有化痰生津之功;冰片具有通窍之力;青黛清热解毒,可以除咽喉之郁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咽,利气止咳的作用。对各型咳嗽均有较好疗效。
【方剂来源】 肖启美 通窍利咽法治疗咳嗽 182 例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1;(1):21 -23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24:18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6 清润止咳方
【药物组成】 南沙参、明天冬各 20g,桃仁泥、平地木各15g,蚤休、百部、炙枇杷叶、甘草各 10g。加减变化:兼外感风寒者,加苏叶、荆芥;兼外感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咯痰色黄者,加生黄精、金荞麦或鱼腥草、秦皮;痰多者,加胆南星,青礞石或泽漆;气喘者,加佛耳草、苏子,甚者加葶苈子、地龙;咯血者去平地木、桃仁,加侧柏叶、小蓟炭或煅花蕊石、白茅根;咳甚,夜间咳多寐少者,加天竹子、腊梅花;肺气虚者,加太子参、生黄精;发热者加嫩柴胡、黄芩、银花;心悸紫绀者,加炙冬花、葶苈子;咳而呕吐者,加海浮石、代赭石。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3 次口服。
【功效主治】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93 例中,男性 43 例,女性 50 例;年龄30 岁以下 5 例,30 - 50 岁 48 例,51 - 70 岁 33 例,大于 70 岁7 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 21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72例。结果:痊愈 19 例,显效 21 例,有效 45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91. 40% 。
【经验体会】 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咳、痰、喘为主证,属祖国医学之咳嗽、喘证等范畴。张景岳曾云:“ 内伤之咳,阴病也,阴气受伤于内,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愈也。”又云:“ 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挟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清润止咳方正是以张氏之论为主旨化裁而成。同时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方剂来源】 赵宝洪,等 清润止咳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93 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1989;(6):6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25:23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7 地龙降气汤
【药物组成】 鱼腥草、杏仁、百部各 10g,地龙 20g,桔梗、甘草各 6g。加减变化:发热恶寒者加银花、连翘;咽痛者加薄荷、牛蒡子;痰热壅肺者加黄芩、瓜蒌、前胡。
【治疗方法】 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口服。西药用妥比克胶囊,每次 2 粒,每日 3 次口服。
【功效主治】 清肺泻热,降气止咳。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共观察 93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上法)62 例,对照组(用西药)31 例,均 3 天为 1 疗程,连续观察 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对急性支气管炎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对咳嗽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 01);1 个疗程后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1);对白细胞升高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5)。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经验体会】 本方中的基本药物和随证加减的药物,既能抗病毒,又有广谱抗菌作用,如鱼腥草、银花、连翘、黄芩;又如桔梗、甘草等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止咳平喘作用,故诸药相互配伍应用,可起到抗病毒、抗菌、消炎、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方剂来源】 刘孟安,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62 例 陕西中医,1998;(4):45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27:01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8 蝉蝶止嗽汤
【药物组成】 蝉衣 10g,紫菀、百部、白前各 10g,佛耳草15g,桔梗、甘草、木蝴蝶各 6g。加减变化:风寒袭肺加麻黄 6g,苏叶、前胡各 10g;风热犯肺加牛蒡子、薄荷、西青果各 10g,开金锁 15g;风燥伤肺加桑叶、杏仁、凤凰衣、枇杷叶各 10g;热重加鱼腥草 20g,黄芩、知母各 10g;痰多加象贝母、瓜蒌皮各 12g;气喘加苏子、桑白皮各 12g。
【治疗方法】 每日 1 剂,水煎 2 次,每次取汁 300ml,混匀后分早、中、晚 3次服完。
【功效主治】 疏表宣肺、止咳化痰。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70 例,其中男 39 例,女 31 例;年龄最小 16 岁,最大 60 岁,平均 34 岁;病程 1 周以内 20 例,1 -2 周31 例,2 周 -1 个月 12 例,1 个月以上 7 例。风寒袭肺型 30例,风热犯肺型 26 例、风燥伤肺型 14 例。经用上方治疗,结果:治愈(咳嗽及体征均消失)52 例;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12 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6 例。总有效率为 91 4% 。
【经验体会】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 咳嗽”范畴。外感咳嗽病因病机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病位在肺系,病性属实。治宜疏表宣肺,止咳化痰。蝉蝶止嗽汤中以蝉、蝶为主。蝉衣清热散风,开宣肺气,尤对咽痒之咳有卓效;木蝴蝶清肺利咽,治咳嗽声嘶有显效;而佛耳草止咳化痰平喘之功较强。纵观全方,药性辛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高之虞”,又有“启门驱贼之势”。本方运用得宜,治疗外感咳嗽确能得心应手。
【方剂来源】 倪正忠 蝉蝶止嗽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70 例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62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4 20:28:15
[转帖]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方
9 加减柴胡汤
【药物组成】 柴胡 12g,黄芩、半夏、五味子、生姜或干姜、杏仁、枳壳各 10g,细辛、甘草各 6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3 次口服。
【功效主治】 宣畅气机,解郁散火。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50 例,男性 17 例,女性 33 例;病程 8-14 天 8 例,15 - 30 天 22 例,31 - 75 天 20 例。结果服用上方后,1 剂咳减,2 剂咳大减,3 剂痊愈者 23 例;3 剂咳减轻,6剂痊愈者 21 例;连服 3 -6 剂咳减而未痊愈者 6 例。治愈率为 88% 。【经验体会】 急性支气管炎可属中医“ 咳嗽”范畴。其病理虽为肺气失宣,但与肝、胆、三焦的气机失调有关。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司气机水火的升降,而肺的宣降又要靠肝的疏泄和三焦的升降来调节之。肝胆相为表里,胆与三焦同属少阳而司相火。其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化邪火上逆于肺,则咳嗽作矣,故当以清解三焦郁火,温肺散寒为法。方中柴胡、黄芩、枳壳疏畅气机,解郁散火;半夏、生姜、细辛、五味子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杏仁宣降肺气,甘草和中,诸药共奏解郁散火、宣肺止咳之功效。
【方剂来源】 汪新象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郁火咳嗽 50例初探 中医杂志,1986;(4):43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走进中医
匿名
220.166.146.x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