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缩脾方/

[复制链接]
查看1091 | 回复0 | 2004-2-4 18: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成]
    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29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功能]
    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
    [主治]
    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用法]
    上方每周5剂,每剂煎取500毫升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方解]
    肝硬化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徵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膨胀,属中医“四大危症”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徵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根据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症。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治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为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受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肠胃;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牌之功效。
    [加减运用]
    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片10克、香附10克;厌食呕恶,胁肋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姜半夏10克;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川黄连6克、丹皮10克、龙胆草3克;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九10克,冲服;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克,加莪术6克、三棱6克,或配服鳖甲煎丸每日1丸;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象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气血阴阳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克、太子参6克;血虚者,唇淡面黄,脉细,加阿胶10克;舌淡苔滑,脉象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3克、吴茱萸3克;舌红尖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黄20克、拘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
    [按语]
    本方系在“升降散”基础上加味而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诸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一小时,使精神放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