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疑难病的论治-----

[复制链接]
查看1492 | 回复1 | 2003-3-28 16: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症所病者无非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失调;七情(喜、恕、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食积,劳逸、房室,虫证、失血外伤七种等因素致病。辨证,离不了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因辨证;宋代陈言根据汉.张种景《金匮要略》中的“千般疾难,不越三条”,将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凡由外邪由表入里,侵及脏腑为外因;内脏有病,自内部表现于外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咬外伤引起病变,则属不内外因,病因辨证是根据人体发病的情况和疾病产生的症状加以分析,推断疾病研究是由三因中哪个原因所引起。然后进行治疗,设法消除致病因素,以求治愈。
    辨证,不同于辩病,也不同于随症。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出的概括,如外感病、内伤病。症是疾病所表现的现象,如发热、恶寒等症状或舌象、脉象等体征。证是从中医学角度反映疾病的有关内容及正邪之进退,如外感病因风寒引起的属外感风寒证,由风热者则为外感风热证,等等;清代徐灵胎提出的“证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辨证之目的在于论治(或施治)。辨证是诊断疾病;而论治则为确定治则,拟定治疗方案,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如方药、针炙等去治疗病人。也就是说,病是对疾病全过程所具有的共同规律和特点的概括;证是在疾病发展的某一个阶段,用中医理论综合分析,归纳各种症状和体征得出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概括。症,是症状,单独的症状和体征。
    我所言诸多疑难病症,一般人看起来思是衍词,不可能,太神...。但诸症之治,所谓奇难之症,谓难不难,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相应的一定规律。正如《内经》所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就是说,内在有病也可反映到外而察之。如望诊可以了解内在的病变等。)此也说明了少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并不难,善治者,虽遇疑难病无成法可循,但若抓住其主要环节,举一反三,以自已熟悉的治疗方法和独特理论,去解决疑难病症或并不很熟悉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医者临证,每于平中见奇,奇中见平。我受家祖真传,又业于医大,虽不敢夸口博群书,精通诸医。但临证廾十余年,擅审证求因,掌握病机,以常之药味治愈疑难重症。亦用奇方,起去积年之疴。为何病者常治不愈?滥于充数者,唯利是图者有之;乃医者庸也,医道不精深也!
    为什么现在中西医久治而不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没有去细致的详查细诊、辨证论治!草草了事,误诊误治!比如,一些大夫为了门诊量,为了钱,无论你多大病, 病多久,排多长时间队,抱多大希望。该你的时候,用不了一两分钟,最多不过五分钟即完事,开方交费拿药走人!或各项验查很久或很多天才能出“结果”,然后大夫看“结果”开药。不知是大夫看病还是仪器看病!更有甚者是‘还问患者想吃什么药哇?’等等。只会开药不会看病似的。此类大夫处处有之,不足为怪!
    在程国彭著《医学心悟》‘医中百误’中说:医中之误有百解,...把脉不真,浮沉迟数分不清,却到分清浑又变,胸中了了指难明;...不能辨明经洛(十二经络)的循环之理,本是三阳经病(病情浅,易治),误治入三阴经(病重深,不易治);...又用药不准确,攻补温寒不能对症,虚虚实实误匪轻..;...又药有专司引经报使者(即药引子也)不知或错用;...又药味称不准,“重病药轻轻反重,轻重不均皆误人,此道微乎危亦甚 ..(称药时,不是一付一味称放,而是一称分数付,大概分齐,该重的少,该轻的多,甚至不用称而真的“看方抓药”∶即用手直接抓放分份。此可在很多医院封闭药房中出现。电视中常可看到,某肝病等病专院、专家、专诊等,镜头中抓药一幕∶放很多包装纸,几位抓药者用手抓一把分放,非常忙乎!--细想真吓人也!)...或药过剂,疗寒未已热又至,疗热未已寒更生。...用药不知标本缓急,开方错乱....辨病用药阴阳不辨,虽寒热能分清,但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时则分不清,...又虚实能分,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则难分。...又用“药姑息,症属外邪须克治,痞满燥实病坚牢,茶果汤丸何所济?”...又,..“攻病不知顾元气,病若去时元气伤,..(元气伤而病又复,劳而无功)。..看病不能明察秋毫...恍似疑乎,大概为用,...“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此莫强认,谦躬退位让贤能,......药中误,药不真,地道药材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生枉用心。药中误,失炮制,炮制不到非善剂。市中之药未蒸炒(没有加工到位,生来生卖)。劝君审度莫用试。...药中误,称不均,贱药多称,贵药少称,分称不均,君臣佐使失偾事。...药中误,煎药真,煎药之中事多分.....”;另外,对患者也有忠告∶     如:患者有病不早治,日久重时良医也费力,...患者性急躁,吃药即想愈,不知病是蹉跎朝夕生,也非朝夕愈。或者刚见效即更换医。...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食前皆有道。...勿善怒,怒气逆胸仍不悟,(怒气伤肝木,肝木克脾土)应养性护病。也勿多言,多言伤气。...不能迷信,不能自做主买药治病。...
    在现时的经济大潮冲浪中, 老中医“变质”,或“失衡”,或“失传”,或减少;现年轻的中医不务实,或禀赋差,也不深究,懂得点就去做医生,只求经济效益,或靠文凭吃饭,或...难以尽论!
    另外,即是有真好大夫,而所用的药材也不够标准。(如加工不到位,缺少炙、炒、蒸、煮、烫、煅、煨、炮、吨、抄、淬、漂洗、闷润、浸泡、水飞、法制、制霜、发芽、发酵等辅配料制的工续)没有疗效或效微,甚则药性局变,或毒烈之性未去,或异味未去,等副作用多或无作用。使患者服而无功。或药房抓药不准确,如称药时,不是一付一味称放,而是一称分数付,大概分齐,该重的少,该轻的多,甚至不用称而真的“看方抓药”∶即用手直接抓放分份。此可在很多医院封闭药房中出现。电视中常可看到,某肝病等病专院、专家、专诊等,镜头中抓药一幕∶放很多包装纸,几位抓药者用手抓一把分放,非常忙乎!--细想真吓人也!如在清●程国彭著《医学心悟》中说:“...药中误,药不真,地道药材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生枉用心。药中误,失炮制,炮制不到非善剂。市中之药未蒸炒(没有加工到位,生来生卖)。劝君审度莫用试。...药中误,称不均,贱药多称,贵药少称,分称不均,君臣佐使失偾事。...”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治疗的主要原因!所以,我认为:做为大夫,你看的再好,方子也不能让其乱抓,或去外购不良之品。影响你的名声是次,若患者出现问题为谁之过?枉让患者吃苦,或耽误病情,或增加病重等。就象是好厨师用烂菜做不出好饭菜一样。还有,患者有病不早治,日久病重时让良医也费力,...或患者性急躁,吃药即想愈,不知病是蹉跎朝夕而生,也非朝夕愈的。或者刚见效即更换医生... 等等。
    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有机整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五行)之规律而又相生相克,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及正常功能。目前有很多方法;但大多都是以副作用较大的成药(及西药)为主,切需长期服用,久治不愈。为什么呢?大多医生都是以仪器确诊后去“对症治疗”。而不是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病因不同、病史远近不同等;而形成的病机、病性等而不同的体征去[辩证治疗];---只能通过[辩证],方能辩别清楚疾病的致病原因,病机的转归,证型的归属等。也就是说,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人体内外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一系列的具体证候(包括病人的自觉症状和四诊‘(望.闻.问.切)’检查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对症治疗:中医的理、法、方、药是治疗的根本。如果单以'对症治疗',就会省去找病因,辨病性的环节。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标病虽治,本病还在。过后还复发或增添其它病症,使身体更弱,更无抗病能力。产生恶性循环。能细致全面的诊查、了解、分析、辨证用药。方能达到根治之目的。    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史.病因等现状体征,舌质(舌肉本质)的胖瘦红淡深浅等色质。舌苔(舌上的一层附着物)的厚薄、粗细、色质(干湿燥腻,色黄白湿厚薄、呼吸.大小便.睡眠.饮食.喜热喜凉等等,妇科的产、经、带(生育情况及白带、月经的色、质、量)等等;方能“用药到位”,药到病除!辩证求因论治是关键:制药,配伍,称量,道地药材是关键!
    所以,您可来人来电咨讯,以给你最好的治疗方案。EMAIL:lio8860@china.com.cn咨讯电话:03123921278 邮寄地址: 河北省涿洲市码头党庄街8号+刘氏中医疑难症诊疗所+邮编072750。中医疑难症主任医师刘海龙大夫收 。(本门诊是二零零一年底从北京东城东四旧房改造拆迁至家的;属集体制社区服务特种全科诊疗所,距北京市45公里交界处,交通特别方便 ! - 本人临床20余年,自幼随祖父习医,医大学业,在中医疑难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切掌握了祖师留下的柳枝接骨术、外科肿瘤疮痈之妙法,及如下各症的治术∶家传诊法独特,论治独特,用药独特。 尤以中医内外科疑难杂症为特长,其应诊项目如下: 哮喘、咳嗽、高血压、顽固性(六经等)头痛、眩晕、癫痫、冠心病、水肿胀满、身肢冷凉、不明原因的发烧,紫癜,各类关节疼痛、各种胃病。妇儿科内外疑难病类,外伤外科,疮痈肿毒(乳腺.子宫等各类肿瘤)类,或溃疡久不愈合类,各类筋骨痛,骨伤科(跌打损伤),皮肤病类,湿疣,及泌尿系疾病等内外科疑难病类。
---------------------------------------------------------
     又是新的一年,  春天来到, 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金谷子 | 2003-3-28 2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疑难病的论治-----


                   大师!幸会,幸会!
         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