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转帖]清中消痞汤治疗胃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清中消痞汤治疗胃炎
[复制链接]
1192
|
0
|
2003-8-31 0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清中消痞汤治疗胃炎
名医李寿山采用清中消痞汤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清中消痞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功能: 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
用法: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早晚分服,饭前或饭后两小时温服。视病情连服3剂或6剂停药一天。俟病情稳定或治愈后停药,服药过程中,停服其它中西药物。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需坚持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方解: 方中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以消痞,青皮理气疏肝,导滞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畅胃。生白芍和中缓急以抑肝和胃;栀子清泄三焦郁火;丹皮凉血清泄阴火;丹参凉血祛瘀,调养胃络;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太子参、麦门冬之补,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栀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参之消,合诸补、消、清、和、升、降于一炉,共奏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加减运用: 泛恶欲吐者加竹茹、茯苓;口干舌燥者加黄连、生地,太子参易沙参;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气逆咽梗不适加旋复花、生赭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乌梅;大便清薄加山药、扁豆,减栀子、丹皮量;头眩目涩者加枸杞子、甘菊,去柴胡。
典型病例: 王某,女, 32岁, 1987年 9月 8日初诊。 患者病史10余年,经常胃脘胀满痞塞,近由情志郁怒而加重。胃中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舌辣似痛,大便干燥,2~3日一行、倦怠无力,纳呆消瘦。屡经中西医诊治未愈,纤维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脉沉细略数,舌质红少津,龟裂无苔,中脘穴及脾、胃俞穴有压痛。脉证合参属胃痞证。系中虚火郁、阴亏胃热所致,治以养阴益胃、清中消痞法,予清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清半夏7.5克,炒栀子7.5克,粉丹皮7.5克,青皮10克,生白芍15克,石斛20克,生地20克,柴胡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服药2周灼热缓解,大便通回,口干舌辣均减,食纳略增,原方增减治疗约3个月,诸症消失,食欲恢复,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舌脉正常。继服胃康复冲剂巩固,半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已转浅表性胃炎轻度,嘱饮食调养。停药观察一年,一切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