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药传说】 吴茱萸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药传说】 吴茱萸
[复制链接]
1756
|
2
|
2006-3-6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还反映了古代重阳插吴茱萸这一民间习俗。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
吴茱萸
为靶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生用或制用。
【性味归】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应用】
1.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医方简义》导气汤。治厥阴头能,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冲任虚寒、瘀血阴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若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常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如鸡鸣散。
2.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
3.用于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此外,以本品为米醋调敷足心,可治口疮,现代临床并用以治疗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1.5~6g。外用适量。
【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
欢迎访问,长沙居士的博客地址: http://zhangfan8.boke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建饶建云
|
2006-3-6 2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传说】 吴茱萸
很好,寓乐寓教,增长了不少见识,希望能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4-5-29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长沙居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