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补益剂方论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补益剂方论
[复制链接]
川银花
|
2012-5-8 09: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味肾气丸方论】
明•张介宾:水肿乃脾、肺、肾三脏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水泛,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以致肌肉浮肿,气息喘急。病标上及脾、肺,病本皆归于肾。盖肾为胃之关,关不利,故聚水而不能出也。膀胱之津,由气化而出。气者,阳也,阳旺则气化而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水不能化,因气之虚,岂非阴中无阳乎?故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水道所以不通,先天元气亏于下,则后天胃气失其本,由脾及肺,治节不行,此下为跗肿腹大,上为喘呼不得卧,而标本俱病也。惟下焦之真气得行,始能传化,真水得位,始能分清,必峻补命门,使气复其元,则五脏皆安矣。故用地黄、山药、丹皮以养阴中之真水;山茱、桂、附以化阴中之阳;茯苓、泽泻、车前、牛膝以利阴中之滞。能使气化于精,即所以治肺也;补火生土,即所以治脾也;壮水利窍,即所以治肾也。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治水诸方,更无出其右者。(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 昂:此足太阴、少阴药也。土为万物之母,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洋溢,水为万物之源,肾虚则水不安其位而妄行,以致泛滥皮肤肢体之间,因而攻之,虚虚之祸,不待言矣。桂附八味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利小便,则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藉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医方集解》)
清•张 璐:此本《金匮》肾气方中诸药,各减过半,惟桂、苓二味仍照原方,为宣布五阳,开发阴邪之 药。更加牛膝、车前,为太阳、厥阴之向导,以肝为风木之脏,凡走是经之药,性皆上升,独牛膝通津利窍,下走至阴;车前虽行津液之府,而不伤犯正气,故《济生方》用之。详《金匮》肾气用桂枝而不用肉桂者,阴气固结于内,势必分解于外,则肾气得以流布周身。而此既用牛膝引入至阴,又需桂、附蒸动三焦,不特决渎有权,膀胱亦得以化,所以倍用肉桂,暗藏桂苓丸之妙用,愈于五苓十倍矣。但方中牛膝滑精,精气不固者勿用。(《张氏医通》)
清•王子接: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济生》再复以牛膝导引入肝,车前导引入肾,分头导纳,丝丝不乱。独取名肾气者,虽曰乙癸同源,意尤重于肾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肾脏阳虚不能统湿,而淫溢中外,泌别无权,故浮肿、泄泻、小便短少焉。熟地补肾滋阴,萸肉涩精秘气,附子补火以消阴翳,肉桂温精以通水源,山药补脾益阴,茯苓渗湿和脾,车前利水道,泽泻通溺闭,丹皮凉血利阴血,牛膝下行疏窍道也。俾肾脏阳回则湿不妄行,而蓄泄有权,浮肿、泄泻无不退矣。此补火利水之剂,为肾虚肿泻之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汪 绂:治湿者固当治脾,而治湿之源,尤以当先治肾命也。熟地黄滋肾水以安命火为君,茯苓用乳拌欲其滋润,淡以渗湿行水为臣,此以治湿,故特重其分两。山药实土以防水,牡丹皮靖君火于水中,使不生妄热,则水亦不妄沸腾矣。泽泻泻水中之秽浊,使无所壅滞,则水得安流就下。山茱萸敛肾气,使聚而安流,泻肝火使勿为妄散。怀牛膝敛水以就道,而导之下行;车前子行水于膀胱,使得所归泄。肉桂之辛,亦能行湿,而君以熟地帅之使下,则能引火以归元也;附子本命门主药,而熟则能守于下,此臣佐分两轻重,皆与前有不同,以主于治湿故也。(《医林纂要探源》)
清•费伯雄:此方之妙,全在导龙归海。命肾之火衰微,浊阴日渐凝结,始则小便不利,继则水气泛溢,腹胀肢肿。但用分利之剂,徒然耗正劫阴,小便仍不能利,惟用附、桂以直达命肾,使命门之火得以熏蒸脾胃。肾中之真阳发越,同肾气通畅而寒水亦行,小便通则泛溢之水如众流赴壑①矣。人但知水能克火,而不知火亦能制水,发阳光以消阴翳,此类是也。(《医方论》)
清•田宗汉:方名肾气者,盖以肾具水火之用,化肾气即以权水火也。地黄、薯蓣、丹皮、山茱,以养阴中之水;茯苓、泽泻、车前、牛膝,以利阴中之滞;桂、附益命火,以化阴中之真气。真气化,则津生而肺利,土旺而脾和,于是水道通调,膀胱自利,小便自通矣。不作丸而作汤,以汤剂快捷于丸耳。(《医寄伏阴论》)
【注释】①壑(he):坑谷;深沟。
【右归饮方论】
清•徐大椿:肾脏阳虚,不能吸火归原,卒然厥逆倒仆,故曰非风。熟地、萸肉补阴秘气,枸杞、山药补脾填精,炙草、杜仲缓中强肾,附子、肉桂补火温脏也。使脏暖水充,则火自归原,而非风之证自除矣。……洵为引火归原之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王泰林:此益火之剂,即附桂八味之变方也。意甚平平,然平稳而不杂,尚属可取。(《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今•李畴人:此从肾气汤变化而来。山萸及熟地温补肝肾之阴,枸杞、杜仲滋养肝肾之精,而联着筋骨,炙草纯甘壮水,调和诸药,山药健脾化痰,附、桂助肾命之阳,偏于温补命火,故曰右归,从右命左肾之说也。去附、桂、杜仲之温,加龟版、麦冬之助阴,以滋真水之虚衰,即命左归。(《医方概要》)
【右归丸方论】
清•徐大椿:肾脏阳衰,火反发越于上,遂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宜引火归原法。熟地补肾脏,萸肉涩精气,山药补脾,当归养血,杜仲强腰膝,菟丝补肾脏,鹿角胶温补精血以壮阳,枸杞子甘滋精髓以填肾也。附子、肉桂补火回阳,以引火归原,而虚阳无不敛藏于肾命,安有阳衰火发之患哉?此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徐 镛:仲景肾气丸,意在水中补火,故于群队阴药中加桂、附。而景岳右归峻补真阳,方中惟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与肾气丸同,而亦减去丹皮之辛,泽泻、茯苓之淡渗。枸杞、菟丝、鹿胶三味,与左归丸同;去龟胶、牛膝之阴柔,加杜仲、当归温润之品,补右肾之元阳,即以培脾胃之生气也。(《医学举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蔡远行
|
2012-5-8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益剂中的气血阴阳方基本俱全,受教了,多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mtb
|
2012-5-8 11:5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