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岐黄”的来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岐黄”的来历
[复制链接]
922
|
5
|
2012-5-15 2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歧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也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福汉必zl
|
2012-7-11 2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招聘托福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aewhmlr
|
2012-8-29 23: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aewhmlr
|
2012-8-30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url8415
|
2014-5-18 0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有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cfmv
|
2019-8-22 0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妇科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临床经验
中医内科
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心
cj雪上一支蒿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