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治泄泻

[复制链接]
查看844 | 回复5 | 2012-5-19 14: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

    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滞血瘀,肝脾失调。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川楝子9克,延胡索10克,乌药9克,赤芍9克,丹皮9克,炒白芍12克,丹参15克,三棱6克,莪术6克,甘草5克。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连服10剂后诸症均减,大便成形。察其脉弦,舌色暗,继以前方服5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腹泻,乃气滞血瘀,肝脾失调所致。故以川楝子、延胡索、乌药疏肝理气;丹参、赤芍、三棱、莪术、丹皮活血化瘀;白芍、甘草酸甘化阳,缓急和中。理法方药俱,故而收效。

    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泄泻由外邪侵袭,湿热内壅,脾气虚弱,脾肾阳虚,食滞肠胃,肝脾不和所致。笔者认为,除上述诸因外,血瘀也能致泻,临床活血化瘀,也是治疗泄泻的重要法则。肝喜条达,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脾不调,每致血行不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腹痛胀满,运化失度,清浊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为泄泻。也有寒湿凝滞,气机不畅,血瘀曲肠,清浊不分,下走大肠,而成泄泻。王清任《医林改错》云: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故泄泻久治不愈者,辨证属血瘀者,治当从瘀论。


——中国中医药报
正气小子 | 2012-5-19 14: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肝脾不和为本,久病不愈而病理产物积聚。
川银花 | 2012-5-19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久病多瘀,根据舌脉辩证用药多能有效!
邵又珏 | 2014-12-20 0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murl8415 | 2015-12-5 23: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Infuscups | 2016-10-12 1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