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走出七大误区,快来健康饮食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走出七大误区,快来健康饮食吧!
[复制链接]
412
|
1
|
2012-5-20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国家的健康生命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1.8岁,但健康寿命只有62.3岁,排在第81位,跟排在第一的日本相比整整差了一轮!这意味很多人的最后十年在病魔缠身中度过。饮食不健康是主要的原因。我国的营养盲远多于文盲,保守估计,有超过60%的家庭膳食搭配不科学、营养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
1、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不吃夜加餐
很多家庭的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吃得单调品种少,甚至顺便在街头买点应付,还有些年轻人和学生不吃早餐;中餐大都买快餐吃盒饭,或是简单做些对付;晚餐往往非常丰盛;还有不少人有吃夜宵的习惯。长此以往,健康一定远离你!
建议:早餐尽量多吃、品种要丰富;中餐荤素各半、吃饱要足量;晚餐多素少荤、简单要适量。
2、食不厌精主食少,不吃粗粮爱细粮
由于喜欢精白米面的细腻口感,很多南方城市居民不愿意吃粗杂粮。有些人为了控制体重,几乎很少吃主食。其实谷类食物才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建议:适当吃些小米、玉米、荞麦、燕麦、薏米、杂豆、薯类等粗杂粮和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有利于肠道健康,能减少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每天最好吃二两以上全谷类粗粮和薯类。
3、蔬菜水果量不够,奶豆制品消费少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只吃半斤蔬菜,并以浅色蔬菜为主,水果平均每天只吃1两左右,离每天1斤蔬菜和半斤水果的推荐量还差得远。奶、豆制品的摄入量更是少得可怜,大城市居民每天喝奶不到100毫升,吃豆制品不到20克。
建议:多吃绿、红、黄、紫等深色蔬菜和叶菜,每天吃1-2种水果,鼓励购买新鲜、本地、应季的食物。每天至少半斤奶,多吃豆制品。
4、烹调重味不科学,油盐摄入均超标
很多家庭做菜都重口味,喜欢用油炸油煎方式烹调食物。食用油消费平均每天45克以上,吃盐超过10克,远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25-30克和6克。摄入过量的油、盐会增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建议:烹调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熏;少吃盐腌制品、酱制品,减少酱油和鸡精等用量。烹调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凉拌可放醋,热炒不加碱。
5、偏爱超市买熟食,喝汤弃渣丢精华
超市里的熟食含盐量比较高,不适合长期食用,更不适合孩子吃。如果熟肉呈现粉红色,则是加了亚硝酸盐。正规企业的产品可适量食用,但很多熟食是小规模制作,很难准确控制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很多人喜欢煲汤喝,却将食材弃去,实际上汤中的营养成分是很少的,营养的精华还是在渣里。
建议:尽量少吃市售熟食,或搭配新鲜蔬菜吃。喝汤时也吃渣。
6、关注食物酸碱性,相信食物会相克
很多人相信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而不敢吃酸性食物。大部分动物性食物和谷类、部分坚果和豆类,以及葱、蒜、菌菇类等,因含磷、硫元素浓度高,化学上属于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指的是低热量的植物性食物(如大多数蔬菜、水果、海藻类、茶叶、葡萄酒等)。其实酸性食物不会造成酸性体质。还有很多人相信食物之间会相克。
建议:选择食物不要关注酸碱性,而在于杂而全;食物相克的说法大多是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
7、零食选择欠妥当,酒和饮料受欢迎
很多人喜欢吃油炸、甜、咸和颜色过于鲜艳、香味过于浓郁的零食。休闲聚会时、电脑电视前,常常无意识地吃零食过量;喜欢含糖、碳酸饮料和含酒精饮料,习惯于在宴席上大量饮酒。
建议:零食可在正餐之间吃适量,多选奶类、果蔬、坚果等新鲜天然的零食,最好有独立包装。尽量远离口感好得异乎寻常(如特别脆、酥、筋道等)的食品。尽量不喝碳酸饮料,饮酒要限量。
饮食其实很简单,什么都吃,适可而止。每个人都爱自己温暖的家,都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幸福。就让我们的关爱从饮食开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hrsq
|
2014-10-17 1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cj雪上一支蒿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