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每日学伤寒】瓜蒂散(转)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每日学伤寒】瓜蒂散(转)
[复制链接]
1046
|
6
|
2012-5-20 23: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宜瓜蒂散。C174
瓜蒂散方
胸中有寒痞硬塞 气冲咽喉致息碍
瓜蒂红豆一合豉 寸脉微浮涌吐排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这一条讲胸中痰食的证治。用吐法。
这一条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胸中寒。.此为胸有寒也.,这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胸里有寒,关于这个寒,古人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广义的.寒.就当.邪.讲,.此为胸有寒也.就是.此为胸有邪也.,古人.寒.和.邪.通用。《孟子》上有一句话,.而寒者
致瘀.的.寒.就是当.邪.字讲。第二个是狭义的,这个.寒.就当.痰.字讲。痰,吐痰的.痰.,.此为胸有寒也.就是.胸有痰.。《伤寒论》说.痰.就得了,为什么说个.寒.字?有一些医学家考证,战国时期,就是《内经》、秦汉这时候还没有这个.痰.字。《金匮要略》上头所说的.溢饮.、.痰饮.实际上原来那字是个.淡饮.。真正的痰饮,那个时候没有。到了魏晋,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才有这个.痰.字。因为咱不是做考证工作的,不过是看注家的书的时候有这方面的意见,所以和大家讲一讲,.胸有寒.就是.胸有痰.。这个痰是个实性的物质,也是一个病理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是一个致病的因子,所以这东西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生病。
.胸为阳位似天空.,胸是上气海,是阳气汇聚之处,胸里有痰邪,就要阻碍胸阳,胸阳就受到阻碍了,它就开发不利,所以它就有点儿表证。因为营卫都是从胸中开发于体表,现在胸里有痰了,胸阳不利,卫阳之气不利,所以这个人也有一些像桂枝证。桂枝证是什么?发热,汗出,恶风。.病如桂杖证.,.如.字是.像.字,那么意在言外,它不是桂枝证,发热汗出像有点儿表邪。但是.头不疼,项不强.,头也不疼,项也不强,桂枝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应该有太阳经脉之证,它这没有,说明它又不是桂枝证,只不过相似而已,这是胸阳不利而导致表气的不和。
大结胸汤证.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水热结胸证有的时候头项也强,也像是有点儿柔痉,有汗出。胸为高位,阳位受邪之后,就有类伤寒证。胸里阳气有病了,有的时候出现类似伤寒证,像有表证。.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这是论它的脉证。怎么知道胸上有寒?.寸脉微浮.,根据古人的记载,.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上部有脉.就是寸脉,.上部.就是寸脉,.下部无脉.就是指关尺说的,如果见了这样的脉,.其人当吐.,应当给用吐法,如果不吐,能把人憋死。根据文献记载看,寸脉微浮是关脉、尺脉都比较沉伏不起。为什么?因为气机闭塞、气道不利了,所以它脉也就不起了。
为什么寸脉微微有点儿浮?一是邪在胸而有上越之机,正气要使邪气.在上者,因而吐之.,有上越之机。.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胸里痞硬,这人胸里痞塞。硬闷,有气往上冲、往上顶,顶住嗓子眼,而使呼气不得利。.而不得息者.,顶这边喘气都不得利了,这是什么?痰气上逆,痰气上逆要吐,他又吐不出来。虽然有痰气上越之机,但是又吐不出来,所以.气上冲咽喉,而不得息.,这个病是很厉害的。.此为胸有寒也.,胸里有寒痰,因为
它已经有往上的机转,.气上冲咽喉.,那么寸脉也微浮,应当因势利导,.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病在表者,汗而发之.,所以.宜瓜蒂散.,给他吃瓜蒂散。瓜蒂散一吐,把痰邪给吐出去,胸阳之气得升,这个病就好了。
瓜蒂散这个方子,一个是瓜蒂,.熬黄.,就是炒黄;另一个是赤小豆,.赤小豆一分,瓜蒂一分.,等量。这个煎服法注意了,.上二味,各别捣筛.,瓜蒂和赤小豆分开捣,捣完用细罗筛一筛,.为散已.,为成面者,然后.合治之.,把瓜蒂和赤小豆合在一起,把它搅拌匀了,.取一钱匕.,现在就是三分,不要多用,而用三分,.以香豉一合.,豉,有臭豉、香豉,用一合豆豉,.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稀者就是烂,烂烂乎乎的,像稀粥,然后去渣滓,用水和药面,.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三分要不吐,可以加到四分,.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这个吐药还很厉害,使胃里翻肠倒肚的,把东西全吐出来。所以要是身体软弱、亡血,气血虚衰的人、年老的人、有什么脑病、心脏病的瓜蒂散就不大好用了。
现在就讲一讲瓜蒂散的作用。古人就认为这是酸苦涌泄之法。瓜蒂又叫苦丁香,这个药特苦,就是咱们夏天吃的甜瓜的底、尾巴,赤小豆微微带点儿酸味,一苦一酸,就是酸苦就作吐,酸苦涌泄为阴。瓜蒂这个药是个吐剂,能吐胸中的实邪,没有实邪可不行。为什么要用香豉?豆豉是个清宣的药,有点儿宣阳、清宣的作用,所以它清轻能载药上浮,而能够帮助瓜蒂涌吐胸中痰湿,它是个辅助之药。一般吃药后吐什么东西?有的时候吐菜汁,就像是咱们青菜拧出的汁,有的是绿色,有的还有黄色,也有吐出稠黏的痰涎,扯不断的黏涎,一吐出来就舒服了。吐得是满头大汗,浑身出汗,吐有解表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了。因为吐的时候是很难受的,恶心难受,脸也红了,血管也都鼓出来了,脑门出汗,浑身也出汗,所以吐的时候都有见汗,见汗就要怕风,所以要避风。这是一个了。第二个,在吐以前最好用宽一点儿的布带子把肚子勒紧一点儿,这样吐得快。把肚子勒上,腹肌一使劲,就往上吐
了。第三个,吐的时候往往有头晕,所以告诉患者吐以前闭目以待之,把眼睛闭上,闭上等待,不要睁眼睛,会头晕。
吐也得恰如其分。.吐不止者.,吐得不止,已经都把绿沫子、黄沫子、痰涎吐出来了,还吐。怎么办?这时候用大葱白熬汤,把它喝下去,就止住了。吃了瓜蒂散以后,心里直闹腾,吐不出来,那怎么办?那就看情况了。一个就是说是.少少加之.,第一次吐不出来,少少加之,也可以探探嗓子,助吐法,也可以给他吃一块砂糖,吃了就吐,一见甜东西就吐。吐得要快,所以说.得快利则止.,吐得很痛快,.哇哇.吐出来就好了,和下利.得快利乃止.道
理是一样的。问题是什么?把这些胸上、胸中的寒、痰、邪倾囊而出,都吐出来了,不能遗留。
汗、吐、下是祛邪的三法。.病在表,汗而发之;病在上,因而吐之;病在里,下而竭之.这都是古人的祛邪三法。金元时代有一个叫张子和的,写了一本书《儒门事亲》,尽讲汗、吐、下之法,那也是一个名医了。现在是汗法、下法比较常用,吐法不大敢用了。有当一辈子大夫的吐法一次都没用过,所以这个法有点儿名存实亡。
吐法也不局限瓜蒂散这一个方子,白矾也能吐,吐的药还是有几种,但是瓜蒂散是比较常用的,所以我们要提倡用这个吐法。同时我们也要记住,正气虚,身体不好的,有肺病、结核、心脏病,用这个药可就要注意了。那时候中医学院有一位老师,他的老婆就是得病了,我也不知道。他那天就来找我,说.刘老师,这个瓜蒂散怎么个用法?.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问,我就给他简要说了说。好,他回去就给老婆用了。他老婆有点儿像神经官能症,她就吐了。经过多长时间,这个老师对我说.老师,这个瓜蒂散太厉害了。.我说.你怎么知道厉害?.他说.我给家里吃了,还真吐了,半个多月没缓过来。.后来吃了些补药。胸中痞硬是胸有痰邪,胸阳闭塞,气机不利,营卫不和,所以这个病有点儿像桂枝汤证,症状特点是.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并且是六部脉皆沉,只有寸脉微浮的,这是邪气要从上越而出,所以因势利导,用瓜蒂散以引吐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葬花2000
|
2012-12-24 1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验车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azxswabc
|
2013-1-6 13: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ero2000
|
2013-1-10 1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wli5555
|
2014-4-28 13: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很好,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5-13 05: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终成眷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iqjyhSTR
|
2014-6-18 0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临床经验
走进中医
美容之声
如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