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中医治疗耳痛验案二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治疗耳痛验案二则
[复制链接]
938
|
6
|
2012-5-23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耳痛本属耳鼻喉科疾患范畴,但中医认为,四肢九窍,外通经络,内贯脏腑。生理上,脏腑凋和,则经络畅通,四肢如意,九窍通利;病理上,脏腑失和,则经络痹阻,四肢萎顿,九窍闭塞。故见四肢九窍之病,可知经络脏腑之变,此所谓知常达变,察外知内也。反之,通过调和脏腑经络功能,使四肢随意,九窍通畅,此所谓中医治病之整体观。湖北中医学院田玉美教授正是基于上述理论,通过调理脏腑而疗耳痛,每有奇效。
病案一
1.患者李某某,男,40岁,湖北省神龙架人。 中药网
www.zhong-yao.net
2002年7月8日初诊。患者诉一周前因饮酒后突然左耳内疼痛不适,略有耳鸣,后症状逐渐加重,第三天耳痛剧烈,耳内流脓,色黄,量多,左耳廓充血色红,耳前面颊红肿热痛,口苦,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辨为脓耳证。病机为肝胆湿热、邪毒壅盛。治疗原则:清泻肝胆湿热,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草10g,黄芩15g,炒栀子10g,车前仁20g,苡米20g,生甘草6g,白药30g,柴胡10g,金银花20g,连翘20g,当归15g,皂角刺15g,天花粉15g,蒲公英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穿山甲10g(另包),夏枯草30g。
7剂水煎服,煎药前用冷水浸泡药物半小时后,先煎穿山甲半小时,后纳余药,将所有药物大火煎开,小火再煎半小时,取汁150ml,共煎煮三次,分三次温服。嘱服药期间禁辛辣及厚味饮食、酒类。
二诊:7月15日 诉服药三剂后耳内流脓及发热消失,耳红、耳痛及面颊红肿痛明显减轻,口苦缓解,小便略黄,大便尚可,舌红苔略黄,脉弦数。处方:守上方去龙胆草、苡米,加生地15g,7剂水煎服,煎法同上。 中药网
三诊:7月22日 耳痛亦消失,仅耳及面颊略红肿,舌淡苔薄黄,脉弦细。
处方:野菊花50g,金银花30g,黄芩20 g一剂各分包,泡茶用,7天量。
按 患者体胖,平素喜饮酒,酒乃湿热之品,体内湿热较盛,内寄脾胃,土侮肝木,下移于肝胆,肝胆湿热壅盛,循经上蒸,而出现耳痛、耳内流脓等症。病内在肝胆,却外象于耳,何也?因为耳乃足少阳胆循经之处。患者耳内流黄色脓液,耳红、耳痛、面颊红肿,自是肝胆湿热之象;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乃湿热之舌脉证。治疗原则是以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为主。方药以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其中龙胆草大苦大寒,重用为君药,上泻肝胆实火,下泻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黄芩、栀子助龙胆草泻火除湿,车前仁、苡米协龙胆草利湿排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生甘草清热解毒,夏枯草、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软坚散结排脓;当归、生地、制乳香、制没药养阴活血,使邪祛而不伤正;湿热邪毒壅盛,则肝气不舒,且方用苦寒渗利,也能抑其条达,故用柴胡一味,一则疏畅肝胆气机以顾肝用,二则引诸药于肝胆:白芍配甘草乃芍药甘草汤之义,一则缓急止痛,二则柔肝体实肝用。综观上方,杂而不乱,用之临床,药到病除。
病案二
王某某,男,45岁,湖北省宜昌市人。
2006年12月5日初诊。患者诉三年来耳内隐痛时作时止,近一月来耳痛加重,外耳道无流脓现象,伴耳鸣、听力下降。曾求治于当地一医,给予青霉素等治疗无效,后经人介绍前来就诊。患者现两侧耳痛、耳鸣伴听力下降,头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辨证为耳鸣证,病机为肝肾亏损,耳窍失养。治疗原则:培补肝肾,通利耳窍。 中药网
www.zhong-yao.net
方药:生地15g,山药15g,枣皮10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阿胶15g(另包烊化),白芍20g,炙甘草6g,炒杜仲15g,补骨脂20g,蝉衣3g,当归15g,石菖蒲6g,14剂,水煎服。煎药前先用冷水浸泡药物半小时,大火煎开,小火再煎半小时,取汁150ml,共煎煮三次,分三次温服。阿胶不煎,烊化用药汁冲服。
二诊:12月19日 药后耳痛明显减轻,耳鸣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头昏、腰酸软好转,舌淡苔少,脉细。处方:续守上方14剂,煎法同上。
三诊:2007年1月2日 药后耳痛消失,耳鸣不明显,仅头微昏,腰微酸,舌淡苔少,脉细。
www.zhong-yao.net
处方:生地200g,山药150g,枣皮100g,泽泻100g,丹皮100g,茯苓100g, 阿胶150g,白芍200g,炒杜仲150g,补骨脂150g,当归150g,砂仁60g,炒白术150g。一剂,用蜜熬膏,日服三次,每次一勺,温水冲服。
按 耳为肾之上窍,肾元充实则耳窍聪,反之肾元虚损则耳窍闭,可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乙癸同源,肝肾同属下焦,肾元亏虚则水不涵木,母病及子,导致肝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经脉、目窍,而见腰膝酸软、视物昏花。本案例见耳痛、耳鸣伴见头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是肝肾亏虚之证候,舌淡苔少,脉细弱乃肾亏之舌脉证。方药以六味地黄丸、芍药甘草汤合青娥丸加减。其中六味地黄丸补肝肾充耳窍;阿胶滋阴补血,养肝充肾;芍药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之义,一则缓急止痛,二则养肝补肾;杜仲、补骨脂合用,即青娥丸,补肝肾、强筋骨;蝉衣性轻清,一引药上行,二祛风疗耳鸣;石菖蒲化痰利窍;当归乃活血补血,正如《普济方》中说:“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小愈,须为之调血。”另外在丸药方中加砂仁、白术健脾行气之品,一则因为所用之药(六味、芍药甘草汤)多为滋腻之品,用上药则使补中有行,而无补而滋腻太过;二即通过健脾益气,使后天充养,以养先天,补肾元。全方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于是可收药到病除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hero2000
|
2013-1-14 1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小李飞刀
|
2014-12-16 2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wrfbk[k]9]
|
2015-12-4 0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在大排长龙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bwqmqdf
|
2016-10-10 17: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下的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7-10-13 20: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電,李四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rwxsh
|
2018-12-17 06: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杏林杂谈
医理探源
cj雪上一支蒿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