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认病捷要总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认病捷要总诀
[复制链接]
541
|
3
|
2012-6-13 2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发热类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吴萸四逆汤)。小儿发热,气粗口热者,表里俱病,内有热也(人参败毒散加芩、连、栀子)。发热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素有疾者,元气不固也(理中汤、六君子汤之类)。 疟疾寒热往来而有定候者,真疟也。一日一发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阳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发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阴为病也(宜理中汤加柴、桂)。二日一发者,病深一层也(按寒热轻重治之)。单热无寒,渴饮冷不休者,病在阳明也(宜白虎汤)。单寒无热,欲饮热者,病在太阴也(宜理中汤)。饱闷不舒,而发寒热者,食疟也(平胃散加查曲、柴胡)。先吐清水,而后发寒热,欲饮极热汤者,脾阳外越,似疟而实非疟也(宜吴萸四逆汤)。 鼓胀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也(宜理中汤加西砂)。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切忌消肿,如理中、回阳之类)。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有胀而皮色如水晶,内无他病者,水气散于皮肤也(宜五皮饮)。胀病亦多,握定阴、阳辨诀治之,决然不错。 积聚腹中有块,无拘左右,痛而始有形,不痛而即无形者,瘕症也(宜活血行气,如当归补血汤,加桂、麦芽)。不痛而亦有形,按之不移者,疒征病也(宜三物厚朴七气汤),有嗳腐,大便极臭,而腹中有块者,宿食积聚也(平胃散加大黄,莪术)。有痰涎不止,腹中累累觉痛,作水声者,痰湿积聚也(宜桂苓术甘汤、理中汤加砂、半)。有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血积聚于下焦也(宜五苓加桃仁、红花)。总之喜揉按者,阴之积聚,由于阳不化阴也(宜温解)。手不可近者,阳之积聚。由于气不活而血壅甚也(宜攻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张先生
|
2012-6-13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清风流云
|
2012-6-14 18: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善尔纲
|
2015-9-21 08: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来碗豆花!”“今天情人节,不卖豆花了,改卖玫瑰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铿锵中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