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论朱丹溪相火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论朱丹溪相火论
[复制链接]
914
|
6
|
2012-6-19 2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论朱丹溪相火论
文自:华夏中医论坛 章真如
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有两大名论,除了上述阳有余阴不足论外,就是相火论,它是丹溪学说中的主旨理论之一,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丹溪的相火论,就其内容来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正常的阳气之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而且这种阳气之动即相火,对自然界、对人类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谓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这种相火,丹溪是从理学太极动静立论的,天人感应,在于天,泛指生阳之气,或六气之火,在于人,含有生气之原的意思,是脏腑之本,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另一是指五志妄动,成为邪火,即思想为物欲所感,五志化火。丹溪指出: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这种相火,是阴虚火旺的邪火--元气之贼,即后世所谓的龙雷之火。一词二义,一言正,一言邪,统称相火。
关于相火之为邪火,内容远不止上述这些,丹溪设为问答,继续发挥说,相火天人之所同。《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皆相火为病之出于脏腑者,如诸热瞀瘛、诸禁鼓、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跗肿等。又《原病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是风之动;诸气愤郁病痿属于肺,是火之升;诸湿肿满属于脾,是火之胜;诸痛痒疮属于心,是火之用,亦皆相火之为病,见于五脏者。这些火证,都是刘河间论五运六气为病的内容,再与上文综合而观,则丹溪的相火论,就不仅仅是肝肾的阴虚火旺,而且包括五脏六气之火,如他所谓:前者为人欲之火,后者为天造之火(《局方发挥·论相火》)。关于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总之,丹溪的相火论具有两重性,丹溪提出二种治法,一种是从理学观点出发处理相火,即要求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虚炎,飞走之狂热也哉(《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这是要求修身养性,从思想上下功夫,以理智克服欲念,使五志不妄动。另一种是用药物治疗相火的方法,推广河间、子和、东垣诸氏之法。刘、张成功之处,在于降心火,升肾水(即用寒凉药泻火,火去则肾水自生),东垣之成就,是泻水中之火。总之是补水泻火,这是相火论中提出的治疗原则。在《丹溪心法·火门》中,论治主要分别虚实,与《相火论》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附录即是该书之文。认为实火可泻,用黄连解毒之类,虚火可补,用人参、白术、生甘草之类(《医学正传》)。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如风寒外受之邪化火以及郁火,皆须发散方法乃佳,又如人 ·壮气实,火盛甚至发狂者,可用正治方法,如大黄、芒硝、冰片之类,反之,人体虚而火盛,有虚狂者则不能正治,若用寒凉,其病立危。所以阴虚火动较为难治,朱氏倡用补阴降火法,药如炒黄柏、生地黄之类,或四物汤加炒黄柏、炙龟板之类,临床用之多获效。
在《丹溪心法.补损》门中,更突出地反映了丹溪滋阴降火的成就。此门罗列25方,其中有大补丸、补阴丸、济阴丸、补虚丸、补。肾丸以及三补丸、五补丸等共计22方。其典型方剂如大补丸,药用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有降阴火、补肾水之功。余如补阴丸有7方,亦以黄柏、龟板为主药,配伍知母、熟地、当归、白芍、牛膝、侧柏、黄连等,三补丸有5方,其中4方是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配以龟板、生地、白芍等,甚至一味黄柏亦名大补丸。
但在运用时,并不单方使用,而是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其余方剂,亦遵从这个要旨,或佐陈皮,或佐干姜,或加砂仁,或加香附,甚至加人参、白术等等,在滋阴降火的同时,时时注意保护胃气,使清滋不碍脾运,苦寒不伤胃气,这是丹溪功力独到之处。
丹溪在《格致余论·序》中认为,湿热相火,为病甚多,试推论之,如中风之病,有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者,有阴虚火热,热胜风动者。至于治疗,认为子和用三法,有的系邪气卒中,痰盛实热者可用。所以痰壅盛者用吐法去风疾;阴虚火热者宜滋阴降火,用四物汤加牛膝、竹沥、黄芩、黄柏;有痰者需加祛痰药。又如喘证,有火炎者宜降心火,清肺金,甚至用导水丸(大黄、黄芩、牵牛子末、滑石)治之.。如阴虚挟痰喘者用四物汤加枳壳、半夏以补阴降火。理气化痰。又如咳嗽,夏季是火气炎上,宜重用芩、连以清金化痰降火。干咳乃痰郁其火,邪在中,用苦桔梗开之。在下用补阴降火之剂,四物汤加炒黄柏、竹沥之类。上半日金嗽者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黄柏、知母降火。又如吐血,是阳盛阴虚,血不得下行。因火炎上之势而上出者,宜用山栀清胃脘之血。吐血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者用桃仁承气汤下之。若阴虚火动,多先吐红,后见痰嗽,以四物汤加祛痰清火药。吐血挟痰,积吐一二碗者亦只补阴降火,四物汤加泻火剂之类。但挟痰而用止血药则泥而不行,只要治火则血止,因吐血因于火病。如虚火上浮,不宜于滋降者,可用从治法,以交趾桂为末,冷水调服。大吐红不止,亦可用炮干姜末加童便调服。又如发热,伤寒寒热当用表散,发热恶寒亦宜解表,但伤寒热甚而渴,表解里实,渐热引饮,可用三一承气汤;过经热不解,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如阴虚发热,脉数而无力者,又当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等,这是降火补阴之妙剂。如此等等,在丹溪书中真是层出不穷。朱氏鉴于因《局方》之教久行,《素问》之学不讲,抱病谈医者,类皆喜湿而恶寒,喜补而恶解利(《格致余论》)的偏向,善于以火辨证治疗,可谓独树一帜,对纠正时弊作出了贡献。
由于相火迅急易动,非君火之温和,引起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从而潮热、盗汗、骨蒸、眩晕、耳鸣、咳嗽、咯血、吐衄等证俱作,脉象涩数,口必干燥(臧达德《履霜集》补充此二证),遵照《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之旨,并效法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释文对水火的处理,逆者正治,掌握其遇草而炽,得木而燔,可以温伏,可以水灭,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一方面倡议茹素戒荤,淡泊是谙,另一方面学习张洁古《家坳·养血益阴热能自退,投钱乙六味丸的经验,甘凉润滋,固护本真,并兼苦寒清火,泻以助补,其喜用方药有地黄、龟板、知母、花粉、童便、猪脊髓、琼玉膏及西瓜、梨水、蔗浆、藕汁等,且必酌加黄芩、黄连、黄柏、青黛、山栀之类泻火,代表方为大补阴丸,属著名的潜镇游火,充阴降阳之剂,此方曾风行一时,海内沿染,竞相传习,(张琦《四圣心源·序》)。歙县吴澄对丹溪的这一学术成就评价十分中肯,他说:丹溪治虚损之法,专主乎降,盖为虚损门中阴虚火旺者立法,亦非概括虚损证也,夫有东垣之升,自有丹溪之降,气下陷而不能升者,当用东垣之法为先,火上升而不能降者,则用丹溪之法莫缓(《不居集》)。c·丹溪的遣药方法和施治要点,能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所未备(虞抟《医学正传》)。不仅应用于内伤杂证,且对温病晚期的处理也开辟了一条生津、育液、填补下焦的途径。或由于后世私塾者存有局限性,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中梓《医宗必读》)。致使有人片面地认为,自丹溪辈倡阳常有余之说,后世医者每为所囿(焦循《雕菰集》文录郑素囿医案序)。更有人矫枉失正,滥施滋补,造成又一时弊。正如何梦瑶针对这一倾向所批评的:河间言暑火,乃与仲景论风寒对讲,丹溪言阴虚,乃与东垣论阳虚对讲。皆以补前人所未备,非偏执也。后人动议刘、朱偏用寒凉,矫以温补,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桂、附之毒,等于刀锯,梦瑶目观其弊,不得不就正其失,初非偏执,读者幸勿从辞害意(《医碥·凡例》)。
丹溪生当元代之江南地区,鉴于该时因于酗酒,纵欲,肥甘不节,且当地《局方》盛行,香燥药物充斥市廛,相火妄动者多,故在《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虚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所见,提出了闻名后世的相火为害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他的治疗方法能突破前人藩篱,极富创新之意,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清风流云
|
2012-6-20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元四大家,各有其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如心
|
2012-6-20 23: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流云 发表于 2012-6-20 11:27
金元四大家,各有其特色。
是呀是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owli5555
|
2014-4-23 2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4-4-30 06: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wfuj
|
2014-5-5 2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fhrsq
|
2014-5-12 17: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和我一样创业的朋友,在这个路上,我们一起为明天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如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