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醒脑通腑法治急性中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醒脑通腑法治急性中风
[复制链接]
767
|
6
|
2012-6-27 0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气小子 于 2012-6-27 07:23 编辑
中风病为中医顽症之首,其病发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痊愈率低的特点,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甚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兼见有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痰多、呃逆、二便失禁或不通等症状。中风病极其凶险,动关生死安危,故在治疗上尤为关键,特别是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的治疗。在中风急性期,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常常出现胃肠蠕动减慢,西医称之为“胃肠麻痹”,加之大量脱水药的使用常常造成患者大便秘结,腑气不通。中医认为,“大小肠皆属于胃”,腑气不通乃胃气虚弱、失于和降所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通腑复胃是中风病早期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西医治疗的大量介入,传统中风病的辨证理论在早期治疗中受一定的局限,而针对治疗中出现的胃肠麻痹,西医学缺乏特殊有效的手段。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认为中医治疗有独到之处,中风病早期胃肠麻痹患者常表现为津亏腑实、痰热腑实和元气败脱等中医证候,进而归纳总结出“醒脑通腑三方”,采用通腑的方药以促进醒神复元,分别适用于津血亏虚、痰热腑实、元气败脱证型。
中风病腑实证病机
中风病为本虚表实证,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标实体现为风、火、痰、瘀。中风病多属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化风,气血逆乱,上冲于脑窍;或因气虚血瘀,脉络阻滞;或痰湿内阻,蒙闭清窍等。但无论何因,均可致腑气不通。临床报道约有“40%~65%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伴有腑气不通的症状”,甚至“80%左右患者出现便秘症状”。中风之人多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津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或平素过食肥甘醇酒,好逸少劳,长期精神紧张,致使脾胃受伤,痰浊内生,闭阻中焦,气机失降;或五志过极,肝郁灼津成痰,津液不足,肠道失润化火;发病后多卧床,邪阻中焦,胃气不降,壅滞肠道;加之早期临床屡用脱水剂治疗,导致津液缺失,故大便干结。中风发病后饮食失养,或误治而又加重腑实。腑气不通,浊邪上犯,亦可蒙闭清窍,使病情加重。
此外,西医大量脱水药的使用也是大便秘结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大便不通,肠道毒素往往会进入血液,从而加重了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治疗原则
中风病变部位在脑毫无疑问,中风患者有昏扑、神识昏蒙、不省人事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运用醒脑通腑法阻止病邪传变,使邪去正自复,祛邪即安正;亦可辅助调理脏腑功能,扶正以驱邪;中风不仅腑实可用,腑气不顺不降也可适当应用。对于中风急重症,只要患者不是极虚欲脱,通腑攻下皆可应用,且宜早不宜迟,腹胀、便秘、脉实更是必用之证。
分型论治
津血亏虚
症状:症见阴津亏虚、腑气不通、便秘不畅、神识不清等患者,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通腑醒神,方用醒脑通腑一号方。
药物组成: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5克,知母10克,枳实15克,厚朴10克,大黄10克,川芎12克,肉苁蓉15克,丹参15克,阿胶10克,生甘草6克等。
痰热腑实
症状: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甚者起病急骤,神识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者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降、苔褐黄而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醒神,方用醒脑通腑二号方。
药物组成:半夏10克,陈皮10克,全瓜蒌30克,胆南星10克,浙贝10克,黄芩10克,枳实15克,厚朴10克,大黄10克,槟榔10克,芒硝9克,鱼腥草20克,竹茹9克,生甘草10克等。
元气败脱
症状:症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大便不通,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通腑醒神,方用醒脑通腑三号方。
药物组成:红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木香10克,干姜9克,陈皮10克,炒莱菔子15克,枳实15克,厚朴10克,大黄10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等。
体会
中风病急性期,是在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基础上,产生火、痰、瘀、虚,导致内风、腑实、窍闭证的发生。风指病势而言,而火、痰、瘀、虚为生风之源,也是引起腑实、窍闭的主要原因。腑气不通,则火热、痰浊、瘀血之邪,无下走之路,使实邪肆虐更甚,骤然出现大壅大实之象;或原有阴虚因腑气不通,而火热之邪进一步耗竭真阴,从而加重病情。此时单纯用平肝熄风、豁痰通络、活血化瘀、滋阴熄风、醒神开窍等诸法皆缓不济急。唯有通腑泻下降逆法是为相宜。
但是通腑泻下,不可一味下之。必须辨证选用通腑法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一是借硝、黄通降阳明胃腑之实,引气血下行,直折暴亢之肝阳。令亢阳下潜而“气复返”。
二是借硝、黄通腑达泻火泻热之目的,即釜底抽薪,使火热之邪从下而出。
三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痰热或痰浊之邪不得上扰神明,达到防闭防脱或启闭开窍之目的。
四是通畅腑气,祛瘀达络,敷布气血,使瘀热之邪从下而除,不得上扰神明。
五是急下存阴,使火热煎灼将竭之真阴得以保存,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
因此,在中风急性期治疗中,无论大便是否秘结,均强调及早运用辨证通腑法治疗。腑气通畅,邪有出路,疾病才会有转机。临床运用时,可以一法为主,随症加减运用“醒脑通腑三方”。
—— 王维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天王星
|
2012-6-27 0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ero2000
|
2013-1-8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蠢华磊
|
2014-12-7 02: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流星拳——庐山升龙霸——凤翼天翔——钻石星尘——星云锁链——还不死的话请留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wsyp
|
2015-11-22 0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裸奔追我三公里,我回头看一眼就算我流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6-9-30 1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新气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eiyaffzs
|
2017-10-6 0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网不聊天,气死活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正气小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