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资源
›
谢昌仁活用仲景方举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谢昌仁活用仲景方举隅
[复制链接]
1116
|
2
|
2004-11-14 1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谢昌仁活用仲景方举隅
谢昌仁老师自幼随父坐堂行医,悬壶南京至今已六十多年。他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勤求古训,博采经方,结合实践,出言命笔不离仲景,辨证论治更是理出仲景,且每多获效。今就谢老活用仲景方举隅,供同道参考。
一、承气汤(含大、小及调胃承气等)
《伤寒论》三个承气汤中,仅用药五味,但由于方剂的组成、剂量及煮服方法不同,使其功效有峻下、缓下、轻下之分。谢老用此方,灵活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一)中风(脑卒中)
中风患者,面色潮红,口出浊气,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弦滑有力,此乃肝阳上亢、宿滞积热内结肠腑之象。此时运用平肝通腑之法,势在必行。据病情选用大、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药后即可解出积粪甚多,且腐臭不堪,而患者神志多能转清,血压得降,阳亢可平。此寓釜底抽薪之意,使用得法,能化险为夷。若有津液不足,宜滋阴泻下,当选用增液承气汤。
(二)胆囊炎、胆石症
右胁剧痛,口苦纳呆,大便不通,小溲短黄或伴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乃肝胆气滞,湿热壅阻。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之理,法当清肝胆、泻腑实。药用承气汤加茵陈蒿汤较合病机。谢老师云:承气汤类,可广泛用于肠梗阻、阑尾炎等内外科杂病。
二、葛根芩连汤
本方原是仲景治疗伤寒表证未解,医反误下,邪陷阳明致热利不止之方。此证侯常被称为二阳合病,即太阳、阳明合病。方中葛根解肌清热,并升提阳明之清气,黄芩黄连清泻里热、坚肠胃以止利,再加甘草甘缓和中,故不仅误下后的热迫下利可用,凡属胃肠热性下利,表证未解诸证亦可选用。如急性痢疾,症见发热腹痛,下利不止,里急后重,肛门作坠,大便夹有红白黏液,舌苔薄黄,脉象濡浮,证属湿热夹滞,肠道不清,传导失司,治宜清肠化滞为法,方用葛根芩连汤加木香、槟榔、藿香、马齿苋等味。此方使用多年,验证百例,疗效确切。
三、四逆散
在《伤寒论》少阴篇中载有此方,为宣达郁滞之剂。伤寒少阴证,阳邪入里,四逆不温,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等。该方属于和解之剂,临床运用很广,若随证加减妙配,能治疗多种内科疾患。
(一)肋间神经痛
此病中医称之为“胁痛”,其病有器质性(肋间神经炎等),也有非器质性的,痛的部位可沿肋间神经分布,局部有压痛。中医认为此多因肝郁气滞,经气失调所致,实证为多,不可轻易用补肝之法。谢老常以四逆散加香附、川芎、郁金、青皮络等。辨证灵活,应用自如,每每药到病除。
(二)经前乳胀
妇女经前乳胀或痛,有些可能就是乳房小叶增生所致,中医辨证为肝郁气逆,失于条达。肝之脉循布于两肋,肝经之气不畅,轻者乳胀,久之则聚而成核形成乳癖之类。治宜用四逆散疏达肝气,临床用药当随症化裁,常选加桔梗、橘核、当归、丹参等。
凡此种种,谢老以此方为基础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他风趣的说:“学会四逆散,下药就不难”。
此外,谢老对大陷胸汤、小陷胸汤、炙甘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也常不离手。凡仲景三百九十七法,计一百一十二方,谢老法法皆用,选方亦超过半数以上。
于思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fcxmo
|
2014-4-28 18: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终成眷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ustr2971
|
2014-9-11 1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csdyer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