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资源
›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
[复制链接]
945
|
0
|
2003-9-21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2.五色主病的机理和特点。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望形体强弱胖瘦与肢体畸形的临床意义。
2.望姿态异常(颤动、抽搐、撮空、痿、痹)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要点:
1.望头形、囟门、面肿、口眼歪斜的临床意义。
2.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目形、目态主病。
3.望齿、龈的临床意义。
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望斑疹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络脉
要点:
1.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
2.小儿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要点:
1.观察涕痰变化的临床意义。
2.观察呕吐物的临床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概说
要点:
1.舌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正常舌
要点:
1.正常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舌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及临床意义(淡白、红、绛、紫)。
2.舌形变化及临床意义(老嫩、胖瘦、肿胀、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
3.舌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色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白、黄、灰、黑)。
2.苔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消长)。
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音哑与失音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语蹇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咳嗽、喘、哮、上气、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口气、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症的临床意义。
2.但寒不热症的临床意义。
3.但热不寒症的临床意义(壮热、潮热、微热)。
4.寒热往来症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问汗
要点:自汗、盗汗、大汗、战汗、局部出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细目三:问头身
要点:
1.问头痛、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2.问肢体痛、重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问胸胁脘腹
要点:胸胁脘腹部疼痛的性质、伴有症状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问口渴与饮水的要点: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症的临床意义。
2.问饮食与食量的要点:多食易饥,饥不欲食症的临床意义。
3.问口味的要点:口淡、口甜粘腻、口中泛酸、口中酸馊、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问失眠的要点:不易入睡、睡后易醒、失眠时惊症的临床意义。
2.问嗜睡的要点:困倦易睡、朦胧易睡症的临床意义。
细目八:问二便
要点:
1.问大便的要点及临床意义(便次、性状、气味、排便感)。
2.问小便的要点及临床意义(尿次、性状、气味、排尿感)。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寸口脉与五脏关系。
2.切脉指法。
细目二:平脉
要点:
1.平脉的概念。
2.脉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浮、濡、芤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四:沉、弱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五:弦、紧、滑、涩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六:洪、实、细、虚、微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七:长、短脉
要点:
1.脉象特征。
2.临床意义。
细目八:缓、迟、数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九:结、代、促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第八单元 八纲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关系:表里同病、表里出入。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虚证与实证的关系: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
3.表里、寒热、虚实证之间的关系:表虚证、表实证、表寒证、表热证、里实证、里虚证、里寒证、里热证、实寒证、实热证、虚寒证、虚热证。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2.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证的临床表现。
3.亡阴证与亡阳证的辨证要点。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热证的临床表现。
4.血寒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
1.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气不摄血、血热及瘀血出血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阳水证、阴水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痰证的临床表现。
4.饮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
4.痰迷心窍、痰火扰心证的比较。
5.心火亢盛、小肠实火证的比较。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风寒束肺、寒邪客肺、痰湿阻肺、饮停于肺证的比较。
3.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肠虚滑泄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阴虚、胃热、胃寒、食滞胃脘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四:肝胆病辨证
要点:
1.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肝气郁结、寒滞肝脉、肝胆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肾病五证的比较。
细目六:脏腑兼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二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 经络辨证
要点:
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督脉、任脉病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要点:
1.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2.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3.合病、并病、传经、直中的概念。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要点:
1.卫分证、气分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
2.营分证、血分证的临床表现。
3.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规律及特殊传变。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要点:
1.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2.三焦病的顺传及逆传。
第十五单元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细目一:辨证
要点:
1.四诊合参。
2.围绕主症。
3.动态辨证。
4.抓住本质。
细目二: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男科病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医理探源
lhyyhl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