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成药治病也应强调辨证施治[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817 | 回复2 | 2004-4-11 14: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用中药治病应该辩证施治,这一点无需多说。在应用中草药配方这一领域里,虽然作的不尽如人意,但是基本上还是按此去做了。在中成药这一块领域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目前,中药被大批的制成中成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鉴于中西医的广泛“结合”,中成药中医开得,西医照样开得,辩证施治被普遍的忽略了,中医中存在这种情况,西医就更不用说,试想,有几个西医在使用中成药时还“辩证”了呢?
以感冒这个常见病为例,是中医皆知道,感冒起码分风寒风热两种,有几个医(也包括中医)在用中成药,诸如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是仔细辩证一下才应用的?
又如胃病,今之西医治胃病,也动辄"舒肝建胃,人参健脾,附子理中,香砂养胃,牛黄清胃-----",有几个是经过认真的分辨一下,是胃寒还是胃热,胃虚还是气滞血淤呢?
又如治疗肾病,起码要分成肾阴虚肾阳虚,再开六味地黄或金匮肾气等,如是西医开药,能如此吗?
诸如此类,造成的后果如何?
1,病人变成了中成药的试验品,药证碰巧相符,病人捡了个"便宜",侥幸有效。然而反之呢?往往是病人自感非常不适,才停药,加重了病情,更严重者,甚至身赴幽冥,成万劫不复之悔。
我亲眼见一病人患胃溃疡,在服用了西医开的附子理中丸后,潜血严重,发起高烧,住院月余。
祸患大矣!孰甚于此?
2,大量浪费了中药资源,一个无形的黑洞,每年吞掉多少个人和国家的资财。恐怕在上百亿之上。
3,玷污了中医的名声,患者可能不认为是医之错,而是认为是中药之过,给中医不知抹了多少黑,添了多少“光彩”,加重了民众对中药的不信任感,甚至被诬为“毒药”。
此类问题,我在1978年就向有关卫生部门提出看法和建议,结果如何, 读者自明,不必我说。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呢,实话实说,我无“高招“ ,建议剥夺西医开中成药的处方权吗?不可能的!
我当时是建议开办西医用中药的短训班,培训西医用中药的基本常识。当然,无人理会我的“狂人梦呓”。
网友也不妨议一议,如何纠正此弊。或许,有“回天之术”呢!
为了中华民族的康健,不值得吗?
[/watermark]
色既是空 | 2004-4-12 20: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成药治病也应强调辨证施治[原创]

建议编本中医基础知识手册,让病人自己诊治
溪流 | 2004-4-13 0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成药治病也应强调辨证施治[原创]

也算一个办法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