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且留后世传——纪念黄老

[复制链接]
查看1183 | 回复6 | 2012-7-14 06: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堂振衣 于 2012-7-14 22:17 编辑

金针且留后世传——纪念黄老

明堂振衣

十里繁华海上医,江南烟雨杏田蹊;
金针家技堪麻沸,玉匮良方受紫泥。
冠盖中西新枕秘,化裁今古旧筌蹄;
生前已自名身外,遗迹犹留赋指迷。

黄老走了,想起几年前,老先生告诉我,他即将退休回国,安享晚年时的情形,总希望自己能写点什么,以志留念。这位老前辈,十七岁悬壶从业,退休时年九十,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近代针灸史中的所有大事件。早在我少年时,老先生便是我所仰慕的几位业界耆老之一,后来在美国的行医生涯中竟有幸与他忘年相交,真的可以说是三生有幸。虽仅曾得他指点,我但在医术与医德方面,黄老却是影响我至深的三位中医之一。

自清道光年间颁布“禁针诏”,“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至新政府大力推广中医,针刺麻醉扬名国际;再至针灸盛行欧美海外,成为替代医学之首……中国的针灸学术在近代,经历了跌宕起伏,终至巅峰的一段历史。清末民初到中美建交,其间以“西医以剖割诩,东医以注射诩,各挟手术以傲中医”为序幕;诸针灸名家以兴废继绝为己任,著书立说,广传薪火为情节;针刺麻醉首次向世界公布为高潮;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早已被写入中医学史。黄羡明老应该是当时亲身经见了这段历史的针灸名医中,最年轻的一位。

清末民初,针灸学术迭遭摧残,日趋衰落,西学东渐,中医等所谓“国粹”愈见式微。然而在沪上,是时却有两位中医以针灸鸣世,“十里洋场”悬壶开业,在西医“剖割、注射”之前,超然而立,毫不逊色,蜚闻上海滩。巧的是这二位中医竟然同姓黄,以至后来人提到他们时,习称上海“二黄”。

“二黄”一名黄石屏,江西清江人,据传精内家武术,生平佚事颇多,如为大侠霍元甲针治肝胃气痛,为袁世凯针治头风等,为向恺然编入《近代侠义英雄传》。“二黄”另一位名黄鸿舫,江苏无锡人,学宗内难二经,得李东垣针法精髓,擅调脾胃,疗效惊人,是时达官显贵多延其诊治,黄鸿舫先生传有著作毁于兵火,然而史料皆云:黄鸿舫医术传子黄羡明。

黄羡明先生之针灸医术由其父黄鸿舫嫡传,内科方脉从师名医包识生。黄先生未满弱冠便侍父应诊,1938年于丁甘仁创办的前上海中医学院(原名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本科毕业后,即悬壶上海,因其医术精湛,求诊者日逾百计,其时上海权贵富商,多为其病人,不数年,已名噪大江南北。当时黄氏门诊诊金大概每人两块银元,可谓不菲。黄老当时所雇用私人司机,每月月薪只需六块银元。而求诊者盈门,为保证治疗质量,黄老只好门诊每日限挂号百人,还需去病家出诊。黄老言及当年,每叹其当时生活以临诊治病为主,基本没有休闲之趣,甚至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四十年代末,黄老与当时同在上海执业的陆瘦燕、杨永璇二位先生被并称为“上海三大针科医生”。黄老为三人中年纪最轻者。五十年代初,黄老应陆渊雷先生邀请,任上海市卫生局直属中医门诊部特约医师,后来结束高收入私人诊所,参加新中国第一所中医医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针灸科主任。

黄老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贡献,在现代恐怕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因为让针灸走向国际的两件大事,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第一件便是令举世皆惊的针刺麻醉。中国卫生部对针麻成功的贺电是发给西安的,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针麻手术以及后来的七十余例均出自上海,方法的创立者和操作者也皆源于黄老。关于第一例针麻的成功,网络上有一篇源自《新民晚报》的文章——《“针刺麻醉第一例”的幕后事》,作者为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其文章内容与黄老所述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针麻下所作的肺切除、颅脑肿瘤切除、全喉切除、脾胃次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剖腹产和子宫次全切除等手术,皆是在黄老的主持下成功完成的。

针刺麻醉,这或许是有衷中参西的概念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中西医的结合与合作。因为针刺麻醉的研究工作需要,黄老曾与国内外多位一流的生理学家以及神经科、外科、内科、五官科、产科等科的医生和医学家有过交流,可以说黄老是一位真正学贯中西医学的大家。60年代后期,黄老等针麻专家已皆成“反动学术权威”,至76年才恢复工作。针麻未被列入我国医学教育必修课程,是黄老最大的遗憾。黄老旅美后亦曾做过针麻手术,与牙医师合作为一不能使用药物麻醉的患者一次拔牙二十八颗,其间未用任何麻醉药品,为报纸报道,引为奇谈。黄老曾对我说:“针麻不是一个医生就能够做成功的技术,它是team work,需要中医、西医、以及麻醉师、护士等一整批专业人士无间合作才能完成,成员彼此的相互信任与了解至关重要……”

第二件事,是针灸向国际的传播。众所周知,针灸传入美国始自美国《时代周刊》著名记者James Reston一篇称赞中国针灸医术的文章。此文章源于Reston在中国阑尾炎手术后的肠麻痹为针灸迅速缓解。针灸治疗腹腔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最早由黄老在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推广验证。此术是以黄老家传针法为基础创立的。黄老当年曾诊治150例,有效率95%以上。1960年黄老应卫生部邀请在北京协和医院为欧洲各国西医师做专科针灸培训时,应协和内科主任张孝骞之请,将此方法授于协和针灸科医师。十年后,协和针灸科的医师们以此术治疗James Reston阑尾炎手术后的肠麻痹,效果之佳令其惊诧不已,回美后著文广布针灸医术之神奇,遂令美国举国皆知针灸之神奇。1972年尼克松访华,随从医师参观针麻手术,美国医学界兴起针灸热潮。我等在美执业之中医针灸医生,可说皆得黄老当年余荫。

本文旨在留念,其实如今针灸教育的系统化,经穴的规范化,针灸医学的国际化,黄羡明老皆功不可没,相信百年后,当后人们编撰中国针灸史时,自会有公论。

我曾跟从数位业内前辈学习临诊,这些师长的风度气质,或儒雅清简,或朴实豪迈,而第一次见黄老,却真的出乎我的想象,神采飞扬?好像也不太准确……当时他八十一岁高龄吧,整齐油亮的背式发型、笔挺利落的衬衫西裤、欧米茄的镶金手表、意大利的软底皮鞋、口中经常无意中带出英文……这位名老中医,确实让人耳目一新。那些年,我曾向黄老请教过不少疑难病例,也与他共同治疗过一些病人,每一次从黄老那里得到的经验都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与黄老的友谊中,我的收益不仅只有医术,但最多的却是医术。黄老对我在医学上的求教从未保守,他对疑问的解答通常言简意赅,非常清晰明确,绝无模棱两可之辞。这在中医界是少见的。他退休前,我去纽约看望他,临别时,他应我之请,在我身上穴位反复施行了黄氏家传的补泻法、运针法以及导气法,并将一套家传金针赠我时说:文革时抄走了上万支,剩两套捐给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留念,余下的,你喜欢,就都让给你吧……

黄老少年成名,在学术上秉承家传,在中医学临床与教育上的成就足以载入中医学史。但如今年轻些的针灸学人,竟每有不知其为何人者。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中医界的失误。黄老曾与王雪苔先生共同主编《中国针灸大全》,其书下编即临床部分执行主编为黄老,为此王雪苔先生特在下编前言中有所声明,书中的治疗八法,也正是黄氏家传八种针法纲要。

2011年,我回国度假,专程去上海看望黄老,他当时精力尚佳,还一定要请我吃饭……送了我一本有他专访文章的《上海滩》杂志,上面有许多他年轻时和其父黄鸿舫及弟子的老照片,我还问他,他有更多的和陈毅……等领导人的合影,以及赵朴初、郭沫若等名流的题字,为什么不放上去,他说,太多了,哪有空去找……黄老提过,要将他的自传与经验汇集成册,留下来,上海中医药大学有安排帮他整理,他说尚未完稿……我给他过目我为成都陈老著作英文版补写的关于针灸经络的一篇文章,他看过要我留份给他……
明堂振衣 | 2012-7-14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堂振衣 于 2012-7-14 22:06 编辑

找到张照片,值得保留



照片人物从左到右:James Reston的针灸师李占元医生,James Reston阑尾手术主刀医生吴蔚然院长,针灸专家黄羡明医生,James Reston访华全程陪同兼翻译金贵华大使,及李永明博士。

照片来源http://wenxinshe.zhongwenlink.co ... =2&blogid=5980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蔡加喜 | 2012-7-14 1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前辈丰采,不胜感慨。
蔡远行 | 2012-7-14 1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兵书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者,不外如是也。在国内的学术界现在并不是以真正的学问来评价个人的成就,而是以官位的大小,或者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各人的水准。但历史学家大多是不会作假的,黄老的学术成就后人相信会有公正评价的。
明堂振衣 | 2012-7-14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堂振衣 于 2012-7-14 22:03 编辑
蔡远行 发表于 2012-7-14 05:09
兵书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名者,不外如是也。在国内的学术界现在并不是以真正的学问来评价个人的成就,而是以 ...


嗯,是的,这种情况很多。说到这里,我想起件趣事……(发现最近自己有点儿话痨,所以删了)中医是集体智慧,但不一定每个人都留名,不过许多为此作过努力的先生们,就此应该为人们所记忆……
ziqjyhSTR | 2014-5-13 06: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下的接上
icmv7465 | 2014-12-22 19: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