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深秋女性润燥 进补要对症下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深秋女性润燥 进补要对症下药
[复制链接]
469
|
1
|
2012-8-12 15: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养生保健的第一步。
很多广东人都爱说自己是“寒底”或“热底”,其实中医区分体质,包括寒、热、虚、实,具体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如果自己无法辨别,大可以请有经验的中医师,给自己来一个“时髦的”中医体检。
与西医体检不同的是,中医体检不是通过量化的标准说明问题,而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对受检者的神、色、形态进行观察,加上舌质、舌苔等舌象检查以及把脉,并询问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对受检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综合判断。
然后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对受检者的日常生活、饮食、情绪、起居等进行恰当的指导。
“中医体检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别适用,” “如果平日里总觉得这里或那里不舒服,但经过西医的检查又无异常,或者有异常但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这类患者其实可以向中医求助。”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体质类型是会随着环境、生活习惯改变的。比如广东人爱喝凉茶,又常呆在空调房中,不管生什么病都吃抗生素,许多人已经转变为阳虚体质;长期劳累也会使平和体质转变为气虚体质。因此,和西医体检一样,中医体检也不是一检而终,需定期检查,以便在养生保健时有的放矢,对症进补。
秋季养生进补,简易自辨体质法
一般而言,平和体质的人,秋季适宜用具有滋润作用的原料进补,如鱼胶、淮山、玉竹、黄精等。而阴虚(包括血虚)体质人士,夏季容易生出各种热性疾病,因此秋冬要注意养阴,此时进行适当的补阴调养,易于吸收利用,效果更佳,这也就是常说的“夏病冬治”。
常见的几种体质,市民可以学习初步自辨——
平和质:体形匀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胃口好,大小便正常,适应能力强,患病少。
痰湿质:形体肥胖,或曾经瘦现在肥,面色淡黄而黯,血脂增高,口黏多痰,胸闷,四肢沉重,舌苔厚。
气虚质: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头昏心跳,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苔薄白等。
血虚质: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淡白,心悸少眠,夜热盗汗,肌肤枯涩,妇人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红无苔。
阴虚质:虚火上炎,颧面潮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盗汗,多梦遗精,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绛无苔。
阳虚质:畏寒肢冷,头晕自汗,手足发凉,腰酸腿软,咳喘身肿,黎明腹泻,阳痿早泄,尿清长,舌苔薄白。
秋季养生进补,还需内外有别
秋燥当令,容易损耗人体的阴精、津液,出现口干、皮肤燥裂瘙痒、眼睛干涩、大便干结等情况。不过,秋燥也分为外燥、内燥之不同,通过中医体检,详细了解自身情况,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达到食补或药补的最佳效果。
许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咳嗽,却自以为是有炎症,自行使用抗生素,其实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外燥所致,滥用抗生素反而对病情无益。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会有感冒、咳嗽等症状。外燥还有再分为凉燥与温燥的不同。凉燥一般会口干咽痛,干咳无痰或是咳嗽少痰;而温燥则通常邪在肺卫,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呼吸不顺,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内燥是脏腑精亏液耗所引起,例如大病初愈、劳累过度、辛热太多等。内燥按发病位置不同又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燥一般是肺燥,干咳而呼吸不顺;中燥一般为胃燥,伴随恶心、呕吐、打嗝、嗳气、食欲不振;而下燥则主要是肠燥,体液消耗、口渴或大便燥结都是其表现。
外燥因为有外感症状,市民较易辨别,而内燥则通常要有专业中医师来辨别,再由医生开出相对应的中药方,进行治燥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llumouth
|
2015-1-15 07: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点不给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杏林杂谈
解千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