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在线讨论]如何发展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1205 | 回复3 | 2004-4-16 00:09:22 |阅读模式
时间:2004年4月15日(星期四)20:30
地点:岐黄陋室
http://387514.chat.yinsha.com
(20:57:2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今天的主题:如何发展中医,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21:01:33)[羊角锤]与所有人说:现在的中医界很乱的,很多人对此都有意见,中医正在萎缩,而且有消亡的趋势这正是所有学中医的人所痛心的,面对这种现实,您有什么建议吗,请提出来。
(21:05:21)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我认为中医工作者首先要有自信心
(21:08:05)[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有人认为是政体问题,没有好的政策支持;
(21:09:16)[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有人认为是教育问题:教出的学生不会看病;
(21:11:28)[羊角锤]与所有人说:有人认为是中医自身的问题:中医落后,必然被西医代替;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21:17:49)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应当中医和西医并重,中医不能在西医的领导之下。同时要清理中医界,让那些不懂中医却又打着老中医牌子的滚蛋人
(21:18:13)会联想的风与所有人说:说的好
(21:18:55)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请问先生,该怎么清除呢?
(21:19:27)*lswb与仲景门生说:您是医生吗?
(21:22:05)[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应该清理中医界,严格控制自治药的生产销售,禁止使用协定处方。中医必须会开中药方,把不能开方的清理出去。
(21:24:54)[羊角锤]与所有人说:现在人们对中医失去信心主要是因为:中医诊断不明确;中医用药含糊、疗效查。
(21:25:41)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我参与了从九七年开始的所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从中看到了许多的阴暗的东西。
(21:26:53)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大多数的考生没有中医行医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中医,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但因官僚主义,却让这些人过了关。真是中医的悲哀!
(21:28:09)*lswb与仲景门生说:是啊~
(21:28:20)*lswb与仲景门生说:读死书的很多
(21:28:38)[羊角锤]与所有人说:不能明确诊断,自然被西医笑话,也无法向患者交待;中医用些协定方,严重侵害了患者得知情权,对中医的相互借鉴、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21:30:00)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举个例子:有一年的八月,有关领导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考试。
(21:30:4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而且那些骗子都是利用协定方为掩护骗人的。
(21:32:40)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这几位考生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中医,以前没有行医资格,但却已行医多年,但要继续行医,就要通过考试。
(21:33:19)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现在的好多中医都是拿成方在套患者的病情啊,另人痛心!!!!
(21:35:37)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最高的只能得二十几分,但他们被强行过了关。现在他们仍在行医,有的还有名中医的牌子。
(21:39:19)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清理中医队伍很有必要!
(21:39:22)[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即使科班毕业的学生,有几个临床是拿得起来的,法定的实习时间、学习好的在忙着考研;学习差的忙着找工作,科室里能看到几个安心实习的学生?不能看病即使必然的。
(21:40:17)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主要是教师队伍的问题
(21:41:14)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现在许多教师都没有什么临床经验,只会书本,何况学生乎!
(21:42:31)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我觉得是教材的问题,我的水平的提高都靠看典籍啊
(21:42:57)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存在严重问题,重试验而轻临床,脱离实际。
(21:43:29)[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考试只考书本,所以老师只教书本是情理之中的,这不能只怪老师。
(21:43:31)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同意
(21:44:33)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那么刚毕业的学生不能看病也不奇怪了
(21:44:50)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他们实习的时间太有限
(21:45:58)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我还看见有执业中医师看病时还翻书呢
(21:46:12)[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不安心实习,死套书本哪能看病呀,又没有照着书本的病的病人。
(21:47:07)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中医目前还有存在一个向大众化推广的问题,应该多一些科普性的文章,不要让老百姓觉得中医太神秘、玄奥。
(21:47:56)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呵呵,有什么病是照着书本生的呀
(21:48:02)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赞!!!!!!!!!
(21:48:40)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我也不太赞成中西医结合!
(21:49:44)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有人说中医研究生是中医的掘墓人!
(21:50:56)[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问题是有些中医师自己都不能很好掌握、运用中医理论,中医的坏名声都是因他们而来的,应该先整顿了他们。
(21:50:59)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这是一个中医博士后说的话!!!!!!!
(21:52:54)[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是呀,培养出来的不是西医就是不会看病的书呆子,中医当然要灭亡了。
(21:55:18)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现在一些人打着所谓祖传秘方的幌子,其实什么都不懂,让这种人行医不是砸中医的牌子是什么?
(21:56:50)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其实中医成才很难,没有十多二十年的苦读众书和临床实践是不可能的!
(22:00:01)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那兄还有什么看法呢?
(22:00:55)[羊角锤]与所有人说:现在中医的弊病主要是误诊和疗效差,因为中医自身的特点一些人把不能确诊当作理所当然的事,说起来理直气壮,一个肾虚就打发了所有的疾病。
(22:05:04)123与所有人说:?怎么没人说话了
(22:05:24)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最近上海市组织了一次西医学习中医的活动,时间是三年,还是向名老中医学习。
(22:05:47)123与所有人说:..西医学中医....比较困难哦...
(22:06:08)会联想的风与123说:是两种思维
(22:06:19)123与所有人说:我们这有个老西医.对中医感兴趣...跟了一个老中医学....
(22:06:31)123与所有人说:谁知道...他记得这忘了哪...
(22:06:46)123与所有人说:最后不了了之
(22:07:18)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他们都是从基础学起,真难为了这些学生。只是真正有中医功底的人却又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22:08:48)[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建议中医学习并运用西医诊断来确诊病人,一来避免了病人告你误诊,二来便于向病人解释,适当借鉴西医治疗。
(22:08:51)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这些老中医是否都是货真价实的中医?
(22:09:56)杏林新枝与[羊角锤]说:你说的是个自我保护的办法.
(22:10:27)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这些老中医到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只是让那些从未学习过中医的人跟他们学习,三年能学到什么?
(22:10:45)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羊角,我很赞成你的讲法
(22:10:49)123与所有人说:就是..浪费时间
(22:11:18)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有中医公敌的人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22:11:43)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对不起,功底打错了
(22:12:05)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让西医大夫浪费了时间
(22:12:1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关于清理中医队伍,我的办法是采取新的考试方式:考他的临床诊断能力和治疗能力。
(22:12:18)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的师父就是要我先把西医病名和治疗方法给想好,在运用中医辨证
(22:13:06)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是啊,长期的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实际证明,西医学习中医是乱搞。
(22:14:01)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使一代人走入了歧途
(22:14:08)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西医的思维方式和中医的不一样
(22:14:34)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22:17:35)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我认为中医目前有几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22:17:4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不如先考诊断:每人发个小条,来个病人各自检查、做出诊断(完全靠望、闻、问、切、触、扣、听,不许借助仪器检查)诊断正确率超过60%的过关。
(22:18:07)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有希望
(22:18:36)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一是中医要有的自己的领导权,不能总是地西医的领导之下
(22:19:56)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二是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中医科普类读物面世,要让广大的老白姓都有明白中医是什么
(22:20:47)qimntang与所有人说:中医好穷阿,那有钱干这个阿
(22:20:57)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三是要有中医自己的高水平的电视和电影,让中医深入人心
(22:21:42)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中医的高层领导不是中医选出来的,是任命的.现阶段无可奈何.
(22:22:03)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三者之中,以中医有自己的领导权为最重要,没有这一点,其它的都不可能实现
(22:22:2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诊断过关的考中药治疗,只许用草药,有效率超过60%的过关,给予医师资格,否则即使你是博士后导师考临床不合格也禁止行医!
(22:23:18)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好!!!!!
(22:24:32)燕山隐士与所有人说:我以为大家都在说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
(22:24:49)仲景门生与所有人说:现在最实际的问题是要解决中医的教学体制,不能西医化
(22:24:56)会联想的风与燕山隐士说:说说也没什么的呀
(22:25:00)123与所有人说:-_-!!
(22:25:14)qimntang与所有人说:可操作性太差,什么叫有效率超过60%,拿什么验证?
(22:25:3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只有确保中医的诊断和疗效,才能真正让人们相信中医,中医的地位才能稳固
(22:26:23)燕山隐士与[羊角锤]说:只有确保中医的诊断和疗效,才能真正让人们相信中医,中医的地位才能稳固
(22:26:26)qimntang与所有人说:什么叫:诊断正确率超过60%,起码有个概念吧
(22:26:51)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你说的第一条大家是没办法的,顶多呼吁呼吁,但没什么作用的
(22:26:56)燕山隐士与[羊角锤]说:是的,可是中医会诊断吗?
(22:27:51)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也不能例外,只有临床疗效是中医立足之本
(22:27:57)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第二条和第三条需要大量的经济后盾,但中医大多数都缺钱
(22:28:23)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教育的问题和第一条一样,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22:28:26)123与所有人说:如果我有钱的话...开办个纯中医学校..
(22:28:30)123与所有人说:-_-!!!
(22:28:39)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最少中医界要统一思想,从西医的领导下脱离出来
(22:29:19)燕山隐士与仲景门生说:中医缺乏的就是协作
(22:29:28)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脱离西医的领导,我双手赞成,但不管用
(22:29:32)燕山隐士与仲景门生说:各自为是
(22:29:33)[羊角锤]与qimntang说:当然拿病人验证,说起来似乎残酷,但你到小医院看看就会知道他们的有效率低的可怜,即使大医院,误诊的也很多,我所担心的是能达到这个60%的人太少
(22:29:59)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中医界有许多有才华之君
(22:30:14)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是的
(22:30:19)燕山隐士与仲景门生说:一个中医面对的庞大的西医体系
(22:31:08)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但他们能改变中医现状吗?
(22:33:40)[羊角锤]与所有人说:中医现状是中医整体水平造成的,只有彻底整顿才能改变现状,尤其要杜绝‘课本医生’的产生。
(22:34:23)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现在有许多的地方没有了中医管理局,这对中医的发展极为不利。中医界应该争取中医管理局的重新成立,这样可能使中医的地位有所提高。
(22:35:31)燕山隐士与[羊角锤]说:同意你的观点,中医首先要有自己的诊断
(22:36:04)燕山隐士与[羊角锤]说:不能跟在西医的病名后面跑
(22:36:19)会联想的风与燕山隐士说:那请问这样建立中医自己的诊断标准?
(22:37:05)会联想的风与燕山隐士说:到现在为止中医还没真正的建立起自己的诊断标准啊
(22:37:14)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我也是从中医大学毕业,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人,我想对现在的中医教学方式谈点自己的看法
(22:37:29)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中医管理局的组成要是中医人组成,西医组成的话还是一样
(22:37:41)[羊角锤]与燕山隐士说:我赞成借鉴西医的诊断,因为现在医疗鉴定用的是西医标准,要建立新的独立的标准太难了。
(22:37:43)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请讲
(22:37:47)qimntang与所有人说:起码要明确脉法,最好有仪器辅助
(22:37:47)燕山隐士与会联想的风说:辨证与辩病结合
(22:38:04)燕山隐士与仲景门生说:请讲
(22:38:56)会联想的风与燕山隐士说:中医也有层次之分,那先生这样面对呀?
(22:39:33)燕山隐士与qimntang说:其实中医的脉可以摸到很多的西医的病
(22:39:41)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中医教材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在时间安排上有失误。
(22:39:53)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对啊
(22:40:09)123与所有人说:..啥么叫西医的病了..
(22:40:15)123与所有人说:病也分中医西医?
(22:40:18)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而且很明确,
(22:40:23)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我的意见是大一全是中医课
(22:40:33)燕山隐士与qimntang说:现实意义是可以和西医的检查相对照
(22:40:48)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到大三再开西医课
(22:41:36)qimntang与杏林新枝说:呵呵,到大三糊涂了,虚实怎么解剖不出来?经络在那里?
(22:41:59)[羊角锤]与qimntang说:脉法是诊断手段,是过程,现在要看的是结果,是你的诊断正确率。
(22:42:07)燕山隐士与qimntang说:还有另一个意义,西医的病在确诊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脉上可以反映出来的
(22:42:23)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四大经典不应作为基础课,应当安排在中医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经临床实习一到二年后,再学习四大经典
(22:42:28)杏林新枝与qimntang说:民堂说笑,大一就知道西医解剖,学经络时会迷糊解剖没有啊
(22:42:47)qimntang与杏林新枝说:脉法,舌象,基本就可以明确诊断了
(22:43:19)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不明原因,请指教
(22:43:39)燕山隐士与所有人说:可是中医们缺乏的就是基本功
(22:43:42)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我个人感觉舌象很直观,只要不色盲
(22:44:05)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脉法有时候还模模糊糊的,舌象很清楚
(22:44:25)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起码寒热一下就分清楚了
(22:44:42)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在完全没有实践临床经验的时候学习四大经典,学生不能理解,能会死记硬背,还易忘记。
(22:45:37)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如果你被你爸憋十年不让开方,水平自然出来了。我有体会
(22:46:05)qimntang与燕山隐士说:错了,给仲景的
(22:46:19)123与所有人说:有人说.不会死记硬背的人.学不了中医
(22:47:00)qimntang与123说:是活学活用,我爸的同学背一肚子方,水平也就那
(22:47:12)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我认为四大经典虽然初记是死记硬背,但临床是能有所悟的,没有经典的话,就少了知识
(22:47:41)123与所有人说:没有一肚方.你运用啥治病?
(22:47:55)qimntang与123说:调书包,是谁也比不上,连中医科的都不行,他是搞脑外的,死于脑癌,上个月
(22:48:15)会联想的风与杏林新枝说:我可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
(22:48:20)qimntang与123说:63岁
(22:49:11)qimntang与123说:随证加减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地方
(22:49:13)[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为了应付考试而挤占其他科目课时的现象是常见的,规定课时不能解决干本问题。
(22:49:30)杏林新枝与会联想的风说:你的悟性高,我不行,就靠背和自己琢磨
(22:49:41)123与所有人说:有感.
(22:49:54)123与杏林新枝说:同感
(22:49:57)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一个中医生不但要熟读经典,更重要的是要活学经典,没有多年的实践,不可能掌握经典。
(22:50:38)qimntang与123说:背要背,背过要忘,象张无忌一样,病不是按书生的病,方也就不能抄书
(22:51:04)123与杏林新枝说:不会.背得够深.一辈子不会忘
(22:51:50)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医案是个瞬间,不是发展的
(22:52:33)杏林新枝与仲景门生说:活学经典活用经典不能拘泥经典
(22:52:45)123与qimntang说:背得好了再加上平时的运用.想忘了都不行.
(22:52:48)qimntang与杏林新枝说:同意
(22:52:50)[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如果考临床诊断,他就必须摸透相关知识,如果他不知道一种疾病与另一种疾病的区别,他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诊断,不用管他,他自己会把相关知识学得很好的
(22:53:04)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对
(22:55:15)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你说的不全对。中医强调的是对证的正确认识。
(22:56:42)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中医是对证的辨证施治,因此对证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22:57:36)会联想的风与杏林新枝说:昏
(22:58:25)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在临床上,证是随着症状的变化而在不断的变化的,这就是中医的特点之一,即恒动性。
(22:58:30)[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同样如果考治疗,他就要学习辨证、方剂、还要学习很多医案以提高自己的治疗水平,这些课外的东西完全是必要的,你又怎么能把它一一加进课本里呢。
(23:00:46)[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我不管他如何辨证、学的是那个流派,我只要求他确实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
(23:01:36)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所以学习方剂学的方法就非常的重要了。老师不仅要讲方的药物组成和配伍,更要讲药物的变化对方剂运用的变化。
(23:04:31)qimntang与[羊角锤]说:那几大流派的看法不统一,甚至在基础上有分歧,怎么考试呢?答案怎么定?
(23:04:41)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中医不应该有什么流派,万变不离其中
(23:04:57)杏林新枝_321与仲景门生说:赞成!!!
(23:05:28)[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只有好的配伍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加上辩证正确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只要疗效是肯定的,配伍、辩证必然正确
(23:05:51)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非常赞成
(23:06:02)qimntang与[羊角锤]说:我看猪用嘴拱,鸡用爪刨,法是不同哦
(23:06:52)杏林新枝_321与qimntang说:你说的不是流派问题,是种类不同
(23:07:27)g与[羊角锤]说:见先生的方子,一个方常有好多药味,会不会药味多了而力不专呢?
(23:07:32)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药味相同,但药物的剂量不同,治疗的病也大异
(23:07:53)qimntang与[羊角锤]说:我认为用清法,你认为用泻法,谁高明?不见的吧
(23:08:08)123与qimntang说: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23:08:40)qimntang与[羊角锤]说:呵呵,可老鼠只有一只,猫有两个怎么办
(23:08:42)g与qimntang说:这不是谁认为的问题,是理,理应该如何才对。有理才有法。先生你说呢?
(23:09:14)qimntang与[羊角锤]说:不对,清法可以治好,泻法也可以治好
(23:09:47)qimntang与[羊角锤]说:实践上这样的事太多了
(23:09:52)123与qimntang说:条条大路通北京.只要能治好.
(23:09:56)[羊角锤]与qimntang说:中医存在的目的不是给人看的,是治病的,治不好病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无论你从哪里着手,采用什么方案,只要能治好病,就达到了目的。
(23:10:01)123与qimntang说:什么法都行
(23:11:01)qimntang与[羊角锤]说:举个我熟悉的例子,我根本风不清虚实,寒热通一二,药没有变过,反正是感冒症状就用
(23:11:44)仲景门生与qimntang说:二法并不一定冲突,只是轻重的问题。中医不易学好,问题就在这里。
(23:11:52)qimntang与[羊角锤]说:极少见不效的,问我原因,我也说不出来
(23:13:04)g与qimntang说:那是你的方子刚才适于某一类的感冒后期病人,瞎猫死耗子 :)
(23:13:10)123与[羊角锤]说:服了老祺牌感冒药......
(23:13:14)qimntang与[羊角锤]说:我甚至在不知道病人有不孕证的情况下就把她治好了的例子,而实际,医学我根本不通
(23:13:37)[羊角锤]与g说:网上看病没有诊查只好全面调理、头为兼顾了。
(23:13:42)仲景门生与歧黄护麦说:你好!我也好久没到这里来了。
(23:14:02)qimntang与[羊角锤]说:如果偶尔治一个我相信例外,老是治好我就怀疑了:那来那么多死耗子
(23:14:50)会联想的风与qimntang说:你是神仙?
(23:14:51)g与qimntang说:这也就是为什么 清开灵 这方子,用于治疗流感发热能治好一些病人的原理。
(23:15:04)会联想的风与qimntang说:我想不是的
(23:15:27)qimntang与[羊角锤]说:我不是神仙,中医西医我都是门外汉,真的
(23:15:49)g与qimntang说:但 清开灵 果真很有效吗?它的适应症能那么广吗?看它的组成能明白些什么?
(23:16:02)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_321说:刚才有人谈到了通过望舌和诊脉就可处方,此风不可长
(23:16:16)qimntang与[羊角锤]说:我可没用清开灵
(23:16:32)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就是我说的
(23:16:33)g与qimntang说:只是打个比方
(23:17:06)歧黄护麦与仲景门生说:请教先生,望舌和诊脉何以不能处方呢
(23:17:33)杏林新枝_321与仲景门生说:我曾走过此路,颇有失误,四诊和参是正道
(23:17:37)[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解决中医现状的办法是:禁止使用协定放;借鉴西医诊断;医师考试只考临床诊断、治疗。
(23:18:01)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按理寒性感冒不能用寒药,我的药就寒,但病人也不咳嗽
(23:19:06)杏林新枝_321与仲景门生说:有的协定方的确有特效
(23:19:12)123与所有人说:药好效果就好.感冒滚蛋.发烧立消.您瞧准了.老祺牌感冒药....
(23:19:16)杏林新枝_321与[羊角锤]说:有的协定方的确有特效
(23:19:22)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_321说:中医四诊缺一不可,仲景在尤其重视这点。仲圣在书中多以舌脉来解释病机,而非用舌脉来诊治疾病。
(23:19:24)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我自己也试过,算是自己的体会
(23:19:39)会联想的风与qimntang说:你不会是把张天宇的一套给拿来了吧?
(23:19:48)123与所有人说:药好效果就好.感冒滚蛋.发烧立消.您瞧准了.老祺牌感冒药....
(23:19:54)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呵呵,我还不敢
(23:20:40)[羊角锤]与杏林新枝_321说:那就更应该公布其成分,供大家学习,共同提高。
(23:21:36)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其中有的病人根本是肺炎,也好了,成分我公布了也没用,有些成分医生不能理解
(23:22:33)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我的药里就有以枝黄花,可和药典上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23:23:09)[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大家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解决办法好吗?
(23:23:34)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_321说:协定方是非常有效,如经方。但是目前能用经方治病的人已不多了,近代只有两位大×师,一为曹颖甫,一为吴跃仙。
(23:23:50)[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解决中医现状的办法是:禁止使用协定放;借鉴西医诊断;医师考试只考临床诊断、治疗。
(23:24:03)qimntang与仲景门生说:所以在群里时我就说了,一枝黄花这药很奇怪
(23:24:33)[羊角锤]与仲景门生说:您的观点呢?总结一下好吗?
(23:24:36)会联想的风与歧黄护麦说:在啊
(23:24:55)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_321说:可惜的是二人均已做古
(23:24:57)会联想的风与歧黄护麦说:有事吗?
(23:25:24)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还有几个人您为什么不说?
(23:26:33)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只看了半段,无法插口。
(23:26:48)[羊角锤]与会联想的风说:您也总结一下好吗?时间不早了,大家都做个总结发言吧。
(23:26:57)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胡希恕,刘渡舟,陈慎吾等都是大家
(23:27:38)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同意,但他们都不是经方运用者。
(23:28:10)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他们是极地道的经方家
(23:28:43)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说得不准确,他们是大家,但不是曹吴二人样的经方大家。
(23:28:51)[羊角锤]与所有人说:请总结自己的观点,谢谢。
(23:30:08)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没有观点
(23:30:39)杏林新枝与所有人说:我的体会中医必须解决领导人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是关键的
(23:31:13)[羊角锤]与会联想的风说:你对发展中医有什么想法吗?
(23:31:55)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中医的发展要靠中医界的各位人士自己的努力,用临床疗效说话。
(23:33:01)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的看法是要把中医返璞归真
(23:33:23)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非常赞同
(23:34:04)[羊角锤]与所有人说:如果由您来决策,您将如何促进中医发展?请大家做总结发言,谢谢。
(23:34:10)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很反感很多人把中医神秘化
(23:35:26)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中医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3:36:05)会联想的风与[羊角锤]说:我觉得要发展中医,就要把中医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23:36:15)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赞同!中医并不神秘,只有不懂中医的人才会故弄玄虚,唬老白姓,只会坏了中医的大事。
(23:37:55)仲景门生与羊角锤说:中医的大众化科普宣传非常重要,要让普通老白姓都能了解中医。
(23:38:06)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而且我觉得中医还应该再简单化
(23:39:18)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成为百姓心中和米饭一样简单的东西
(23:39:59)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这样中医在大家的心中就有种亲切感和依赖感
(23:41:17)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不知道我说的对吗?
(23:41:37)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绝对正确
(23:42:42)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早想做中医科普宣传的工作,但是实在是才疏学浅。
(23:43:03)会联想的风与仲景门生说:不知道您有什么打算?
(23:44:29)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现在工作太多,一是在跟师学习,二是工作太累
(23:45:11)仲景门生与会联想的风说:我想等到几年才能做这个工作了
(23:47:20)会联想的风与所有人说:886
(23:47:29)仲景门生与杏林新枝说:今日就谈到这里吧。大家同心协力。

每周四,岐黄陋室期待您的光临。
羊角锤 | 2004-4-16 21: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如何发展中医

***小结一下:
   中医现在的弊端:
1)诊断不明确;中医用药含糊、疗效差;人们对中医认识不足。
2)医师队伍良莠不齐,协定方盛行鱼目混珠。
3)教育方式不当,培养出的学生不能临床看病。
   
    解决办法:
*仲景门生*  清理中医界;整顿官僚主义;教学侧重临床学习。
    一是中医要有的自己的领导权,不能总是地西医的领导之下
    二是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中医科普类读物面世,要让广大的老白姓都有明白中医是什么。
    三是要有中医自己的高水平的电视和电影,让中医深入人心
*羊角锤*  杜绝协定方;考试制度改革。
    禁止使用协定放;借鉴西医诊断;医师考试只考临床诊断、治疗。  
*燕山隐士*  加强中医界团结;提高临床疗效;
*qimntang*  增加资金投入。
飞龙戏水 | 2004-4-17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如何发展中医

    解决方法治标不治本。我的治疗方法是:
1)诊断不明确;中医用药含糊、疗效差;
    治法:改变中医模糊加含糊的诊断理论,从根本上解决诊断不明确、用药含糊、疗效差的问题。
人们对中医认识不足。
    治法:将古典中医理论转化为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宣传中医。
2)医师队伍良莠不齐,协定方盛行鱼目混珠。
    治法:借助现代科技,将中医的经验归结到诊断仪器中,实现经验共享,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教育方式不当,培养出的学生不能临床看病。
    治法:改变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用现代思维方式代替古典的取象比类,为大规模培养中医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上官腾云 | 2004-4-17 11: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四在线讨论]如何发展中医

培养中医人才之我见:
     1.培养中医人才借鉴西医方法是否可行呢?不可行!试看过去的跟师学艺和现代的学校教授,不难得知现代的培养方法并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中医能手,反而使学校培养的中医学生的诊断思路走向了西医化,遏制了中医基础诊断思路的形成,假如,在诊断一个病时考虑的先是西医诊断,从一定程度上将会干扰中医的确诊.所以,从我看来还是先学中医,最好能跟师学.而后在学西医.先拿出中医诊断,在给以西医诊断.
     2.古典中医理论是否可以转化成现代通用语言呢?这就好比把玛雅文字翻译成现代文字一样,在翻译的同时必然会有些损失.就像cd转换成mp3一样.所以说研究中医,学习中医最好还是以尽可能原始的教材为基础.在解释的时候用西医的术语.
     3.中医方子的疗效不好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恰恰就是医者从西医观点出发的弊端,没有辨证现下结论,比如,有一个心衰病人按西医的思路就是强心,利尿,扩血管,那么,中医是不是就一定必须用这个思路呢?不是.假如辨证是痰饮凌心型呢?西医有没有痰饮型的心脏病呢?
    在打个比方,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清楚呢还是在一张本就写满字的纸上清楚呢?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还是首先有一批自学成才或当代"明"医为师带出一批真正的中医,然后在这样不断的扩大中医的队伍.
    再看看现代的中医院,都是分科室分的特别明显.中景时代分科室了吗?现代的中医和那时的中医谁强呢?
    当中国的医学生大搞中西结合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真正的结合中西医呢?我们只能从表面上谈谈而已.中医就是中医就像中国的楼台庭阁一样,如果天安门结合凯旋门那么产生的将会是什么呢?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自由发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