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与环境

[复制链接]
查看939 | 回复0 | 2004-4-17 1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刘养元在 2004/04/17 04:44pm 第 1 次编辑]

    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生态学。生态学既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学科,又是研究生物本身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和医学及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内容。而生态学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维持整体平衡的矛盾统一体,而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理论核心是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因而生态是可以自调,可以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周易》极其重视这种生态平衡,具体反映在卦的结构上,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 ,对于阴、阳爻的数量、位置,其分布都是平衡的。以八卦 言:
乾卦三个阳爻与坤卦三个阴爻阴阳平衡,爻位相对;
兑卦二个阳爻一个阴爻与艮卦二个阴爻一个阳爻阴阳平衡,爻位相对;
离卦二个阳爻一个阴爻与坎卦二个阴爻一个阳爻阴阳平衡,爻位相对;
震卦二个阴爻一个阳爻与巽卦二个阳爻一个阴爻阴阳平衡,爻位相对。
可以看出,完全体现了八卦的阴阳平衡。《周易》的“易”与“不易”也是运动与平衡的统一。所谓“易”是变易、变更,蕴含着事物的运动的变化与发展;所谓“不易”,是指事物的相对静止。而“易”与“不易”二者统一的条件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如“泰卦”,必须天地相交,保持平衡,自然界才能太平。而“否卦”,天地二气不相交,致自然界失去平衡而带来灾难。
《周易》的平衡原理,对中医学的影响尤为深刻,如《内经》运气七篇对平衡理论有精辟的论述,并渗透在运气学说的各个方面,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说明自然界存在着惊人的“权衡”能力,保持自然气候的相对稳定,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所谓自然界存在着的“权衡”能力,具体地说,岁有太过、不及、平气之年,是通过胜、复、郁、发的关系来维持气候稳定的。
平衡是适应的手段,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所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能被破坏,一旦被破坏,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主要还是人类自己,如:
大砍大伐森林,使不少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山;盲目发展畜牧业,满山遍野的牛羊,把不少绿油油的草地啃光,并连草根也拔掉,变成了一片片 黄土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口号下,田坑上下,路边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要砍掉、锄掉,并用锄头挖出大幅革命标语,使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正以每分钟10公顷土地变成沙漠向荒漠演化,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数字!
由于大规模砍伐树木,大面积绿色植物不断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地球上的淡水本来就有限,只占20%,于是便导致河床提高,河池干枯,水源萎缩,加以工厂、矿山林立,大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面变形,房屋开裂,并发生饮用水困难。现在上海整个地平面比海平面还要低,这是多么骇人的事!
由于地球阴阳的协调性遭到严重破坏,地球呈现着高温效应,森林火灾此起彼伏,造成气候恶性循环。近年来气候呈现着向两极分化,致使有的地方冬暖如春,有的地方却下六月雪,该冷的地区不冷反热,该热的地区不热反冷,而且有时每天的温差很大。这样,往往此处干旱连年风沙满天,而彼处往往暴雨成灾,田园毁坏。整个地球水火不济,燥湿不调,已经失去了风调雨顺的年月。
工厂、矿山排放的废气、灰尘、废渣、废水,其有害气体、灰尘污染了空气,甚至有的山地草木不生,作物不长;那些废水流入农田,流入江河,污染水源,危害更大。就以湖南冷水江市的一条小溪冷水江而言,解放前,溪流清彻见底,鱼虾可见。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铁矿的开采,溪流变成了灰色,由灰色变成了红黄色,后来煤矿的开采,冷水江完全变成了一条黑水河流入资江,河流污染,至今仍在危害资江两岸。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农作物滥用农药杀虫,粮食作物也被污染,集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凡此种种,若再不进行保护环境,人类将会自己毁灭自己。
可见,生态失衡已在恶性发展,已造成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体为能源的丧失,资源的缺损,食物的变化,环境的污染,森林的滥伐,动物的消灭,水土的流失,绿被的破坏,土地的沙漠化,工业“三废”的污染,城市人口的膨胀等。然而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虽是人类自己,但促进恢复生态平衡的主要力量也是人类,因此,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但就我们中国来说,生态平衡破坏得这么严重,要恢复生态平衡就不那么容易,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本身起了质的变化,不能“克己复礼”,个人脱离了整体,变成了外国人。
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中国人没有“自我”,把“自我”融合在“群体”之中;外国人有“自我”,把“自我”站在“群体”之外,并夸大“自我”作用。因而中国人与外国人的道德也就不同:西方的道德与法权不可分离,二者乃是一个灵的两面;中国的道德与法权无关。所谓“法权”,就是“特权”。这种“特权”掌握在达官贵人之手,中国有“刑不上大夫”之说。而中国的道德却掌握在平民百姓之手,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论。这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础伦理道德,是“天地人”和,强调“仁者爱人”的孔孟之道。它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同化力。孔孟之道在古代中国享有崇高地位,其权威、价值远在今日“科学”之上。可是现在孔孟之道被扫除,伦理道德荡然无存,片面追求“物质文明”,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把地球弄得“伤痕屡屡,满目疮痍”。
要恢复生态平衡谈何容易!要恢复生态平衡,必须做到“天地人”和,恢复孔孟之道,也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在一起“和平共处”,以求“共生”,而且只有“共生”,才能共同适应生存,共同度过不良环境。
如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碳气,放出氧气;而动物呼吸时却吸收氧气,放出碳气。它们交换着气体,在互惠的前提下共同生活。又如池塘里的草鱼吃草,其粪便却为鲢鱼提供食物,鲢鱼的粪便又为鲤鱼提供食物,这样,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一起。说明生物“共生”证实了大自然是和谐的,是大一统的。所以,要恢复生态平衡,就必须具有“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与之相适应。可见,只有恢复中华民族文化,才可以真正做到恢复生态平衡,才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和平共处,才能使中国人民渡过“自己毁灭自己”的难关。
我们认为,西方所谓的“科学”,不是万能的。伴随着而来的便是灾难,所以,越是科学的东西,其所带来的灾难也越大。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说:“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渴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带来许多灾难。”为什么?汤因比做了很好的回答,他说:“外来的西方工业化的道德败坏的影响在东南亚就特别显著”(《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本)。《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为此解释说:“西方文化……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包括人们常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问题等等表面现象,及其它诸多精神病象。这类危机,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说明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败坏,特别中国人把自己传统的“精神文明”孔孟之道扫除了,其所造成的灾难则更为严重。这就是我国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
邓小平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察觉到了地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于是,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是指具有“大一统”、孔孟之道的中华民族文化,也就是克己复礼,以德治国。人是高等动物,在“克己复礼”的约束下,便能自觉地和谐相处。竞争虽然是避免不了,但没有必要互相敌视,可以在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竟争。私心杂念克服了,生态平衡也就会逐渐得到恢复。即使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共生”就能使生物群落度过难关而生存下去。目前,国家正在执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示,而且在各个方面正在改变体制,但收效不大。这主要是思想上的改变,非短期内所能收效的。由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过度到以“精神文明”为主,“物质文明”为辅,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少则三五十年,多则一百年。看来,我这七旬老人,难以看到“风调雨顺,夜不闭户,道不失遗,老少无欺”的社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