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老死与病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老死与病死
[复制链接]
1415
|
1
|
2004-4-18 15: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人有生必有死,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死亡的来临。死亡是生命进化过程中必然的终结,人体无力控制,尽管人体寿命有长有短,但绝不能超出其寿命的上限。可见,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但死有老死与病死之别。所谓“老死”,是指人体在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不因病而衰老致死。今天开展的“生命科学研究”,就是在于使人体的衰老延缓,出现“返老还童”的奇迹。“返老还童”有可能吗?我们认为完全有可能,世界上确有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逐渐出现头发变黑、新牙再出的“返老还童”现象,如湖南汉寿县蔡爱秀,七十岁又突然月经复至,并怀孕二次,这不是枯木回春吗?又如湖南长沙市余金燕,已是108岁的老人,在1981年突然患大病,气息奄奄,以后又逐渐苏醒,并逐渐头发变黑,月经复至,皮肤皱纹消失,新牙长出,重又唤发青春。这些“返老还童”的现象,虽只是个别的,但我们认为,既然出现一个、二个,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会出现多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当然再次衰老和死亡仍是不可避免的,但抗衰老、返老还童的希望却是存在的。所说“返老还童”的返回,决不是按原路返回到原来的时间,而是进入一个更新的高度上的周期性运动,也就是“返回”是总体的往返,所以,虽然可以延缓衰老,但仍然免不了衰老和死亡。
有人对我说:“你已经五十岁了(因我曾经说过,我涉及中医五十年了),你就该知道,你永远没有机会当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了,因为生命的周期已到了下降和衰亡的阶段。”如果这位仁兄知道我已71岁了,就会说:“你已到了该死的年龄了,早就该死了,去死吧!”看来,这位仁兄是一个“热心”人,但从心理状态来看,却是一种“负性平衡”的人,呈现着一种甘居落后、苟且偷安的麻醉心态,只求个人生活过得很安稳就行了。一有不如意,心胸狭窄,就会觉得“生不如死”。像这种人如何能谈抗衰老呢?其实,我已死过一次,对于死我已无所谓,何况我已71岁了。只要我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什么时候死都可以。现在我正在进行“生命科学”的研究,我还不能死,但我一时也死不了。因我早已进行了“生命科学”的研究,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抗衰老,我现在不是很健旺吗?精神旺盛的程度并不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差。为了能在网上宣扬中医学的科学性,宣扬中国人民不能没有中医,人类不能没有中医,我于9月份开始学电脑打字,而且专攻“五笔字型”打字法。从“指法练习”就要求自己“盲打”,10月份就练“五笔字型”手法:字根、一级简码、二级简码。11月份就开始练习打“文章”了,这一个月就打了3万多字。请问上了70岁的人,又有几人还有精力学“五笔字型”打字法呢?当然,由于年老气血不足,手指不那么灵活,记忆力差,反应能力自然不能和青年人相比,打字速度自然也要慢些。年纪老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人老并不等于心老,说明我精神是充沛的,毅力是顽强的。中医学认为,“形神合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形体健壮则精神旺盛,精神旺盛则生命活动正常,所以,我有信心头脑清醒地活到80、90岁。而“头脑清醒”对于延年益寿更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老年人头脑不清醒,生活就不能自理: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利,而且自己也很痛苦。像这样年老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年老”也有“头脑清醒”与“不清醒”之分,因此,我们研究“生命科学”的人,主张年老也必须头脑清醒。头脑不清醒的老人,当然是一种病态,必须认真治疗,使其头脑清醒。如果认真治疗也无效,即使高龄而死,也不是老死而是病死的。所以,“老死”与“病死”的关键在于医生的医疗技术。但就个人来说,要抗衰老,就必须用脑,用脑就必须有所追求。而追求就只能在追求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追求物质文明,若一味追求物质文明,到头来必会带来诸多烦恼,由此而引起的中风、头脑不清醒的人还少吗?
所谓“病死”,是指因病而亡。然而人之死,很少是老死而绝大多数是病死的,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极大,所以,人们把疾病称为“病魔”。根据《国际疑难病症检索表》,疑难病症竟有297种之多,但其中多数病症都是由一般易治病因治疗不当、或误治,或失治造成的,这些疑难病都是人们生命活动的克星。若不一个一个地攻破,就 难保不病死,大大缩短寿命。何谈抗衰老,延年益寿!而保护人身健康,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喻嘉言说:“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医门法律》)。
但自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旧并存,中、西混杂的局面,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西医之争非常激烈。但卫生部以“中西结合”为手段,步步紧逼中医改造,加速了中医的崩溃。尽管有中医学院、中医医院的存在,但中医学院培养的是“中不中,西不西”的所谓中医,中医医院也完全是改造中医的实习场所。直到今天,真正的中医已为数不多了,显然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12亿人口的生命完全由西医来主宰。
西医能担负起中国12亿人口的医疗保健吗?这只有卫生部才能回答。单从医院数量多,西医人数多来回答是可笑的;若从西医学的所谓“科学性”来回答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⑴、抗生素是万应灵丹吗?自抗生素问世后,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实比中医药为优,但抗生素有一个大的缺点,在杀菌的同时也伤害人体正气,所以抗生素对体弱的老人和小孩,其疗效往往不理想。据临床所见,屡用抗生素,身体一次比一次差,抵抗力明显降低,稍感风寒即易感冒。由于滥用抗生素,人们的体质普遍降低,以致抗生素的疗效,越来越差。于是抗生素不断更新,其抗菌力虽越来越大,但对人体的损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起相反的作用,不但不降温,反起升温的作用,如一例六岁小孩,因感冒发热,西医用抗生素,体温由38.1℃上升至38.5℃;又注射抗生素,体温又上升至39℃,又注射,体温又上升,一直上升至41 ℃。西医迷惑不解,中医用“甘温除热”法,把高温降下来。西医不信这个“邪”,次日,又注射抗生素,体温又陆续上升,又上升至41℃。至此西医才明白抗生素也不是万应灵丹。由于滥用抗生素,现已危害全球,美国人民也深受其害。
外国人为什么那么害怕流感?因为西医只知杀菌消炎,不知“解表”使邪有出路的重要性,所以,中医的所谓“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决非抗生素所能除,尤其是“小柴胡汤证”,用抗生素治之更难。即使用昂贵的抗生素也无疗效。所以,有时明知用抗生素无效,但还得使用,舍此别无良策,往往使病情加重,这是西医药的“科学生”吗?
⑵、能对付慢性疑难病吗?
美国医学及体制,是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但其对慢性疑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最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许家杰教授在《99澳门国际中医药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发表了《美国医学现状及发展的概况和若干思考》一文,他说:“目前美国社会约有一亿人罹患各种慢性……大量的事实表明,仅采用封闭式的医院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来防治这些疾病,是难以减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因素促使美国医学从过去以急性病、传染病,以住院开刀为主,正在转变为慢性病、身心疾病和老年病、退行性病,以诊治和预防保健为主”。说明现在世界上最头痛的是慢性疑难病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德国开了一个中医院,他们可以开化验单,就是不能用西药,不用开刀,只能用中药、按摩、针灸。但现在病人已排队排到几个月后,当然这些病人都是慢性疑难病证,他们为什么不去当地西医院治疗,而到独此一家的中医院排上几个月呢?他们通过临床证明西医院治疗不了慢性疑难病,所在,他们宁愿花时间排上几个月。再请看1998年美国世界名人书局出版的《世界名中医·中国卷》,其中首先讲述了二个病例:一是“一位美国女子,患严重功能性子宫出血,全身虚弱多年,在当地著名大学医学院治疗无效。她希望得到中医治疗……服了不少汤丸,花了5000多美金,但几乎没有效果,她对中医失望了。”一是“一位法国患中风老年人,听说中医针灸对后遗症有效,便飞往中国北京……他整整治疗一个多月,花了3000多美金,加上宾馆开销数千美金,总共上万,失望而归”。接着,这家书局说:“我们所知道的类似例子很多,相信您也知道不少。世界上有大量的疑难症患者,西医治疗不好,需要中医,可中医那么多,谁是真正的名中医呢?谁是治疗某个疑难病的真正专家呢?病人怎样同他们建立联系呢?”说明世界人民也多么需要中医,而中国中医到1998年已被改造得差不多了,所以外国人到中国很难找到真正的中医,怎能不失望呢?尽管“名人书局”呼喊“谁是真正的名中医呢?”“谁是真正的专家呢?”中国卫生部在“发烧的年代”里,由于“高烧”过盛,头脑已经不清醒了:常以“科学”为“不科学”,以“不科学”为“科学”。人们对改革还存在幻想,以为还会给中医带来希望。我们认为中医早就无祖国,何况今天中医已经崩溃了,对卫生部不要抱有任何幻想了。事实上,真正的中医已寥若晨星,寥寥无几了。“名人书局”的呼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⑶、理化仪器检测真科学吗
中医“四诊”是人脑的意识活动,面对着活生生的病人;而西医的“理化仪器检测,是用机械的物理装置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只能是人工智能。所以西医面对的只是在实验室里装置的毫无生气的机械设备,而且所检测出来的也只是一堆简单的、呆板的“数字”。这就是西医诊断疾病唯一依据的检测单,人们称之为化验单。这样,中医是靠“四诊”治疗活生生的病人,西医靠理化仪器检测治疗毫无生气的化验单。所以有人说,中医是活人医学,西医是死人医学,似有几分道理。
人脑的思维总是在前,理化仪器的模拟总是在后,这就决定了理化仪器本身提不出任何一个新问题。所以,是人脑思维的发展决定着理化仪器模拟思维的发展。人脑思维决不会完全被理化仪器人工智能所控制和支配的,也就是思维模拟决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或超越人脑思维的水平。比如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痰”和“瘀”,理化仪器就是检测不出来。而中医“四诊”就能准确地诊断。特别是有不少患者,确实有病,而且很苦恼,但理化仪器却常常查不出来。由于识不了病,更治不了病。亲眼见到一例输氧病人,中医认为命在旦夕,很危险;病家送到医院检查,说五脏六腑都很正常,可是检查后不到两天就死了。又如×厂一女电工,声音嘶哑,中医诊断喉咙有问题,医院说喉咙没问题,是肺部有结核,病人自然迷信西医仪器检测是科学的,就停止治疗喉咙,可是二个月后,到外地检查已是喉癌晚期,后悔已来不及,不到一个月就死了。充分说明中医“四诊”在诊断疾病方面比理化仪器检测科学。所以,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说:“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从上述问题,就可以回答:西医是担负不起中国12亿人口的医疗保健的。中国没有了中医,中国就不知道要多死不少人!慢性疑难病攻克不了,又如何来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呢?看来,如何继续研究“生命科学”、延年益寿,只有留给后人来研究了。
中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生命科学”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中医已逐渐在消失,罪不在我辈,罪在卫生部。卫生部必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医为 了人不被病死,常常约束自己,以“仁爱救人”为根本。为了确保病人康复,喻嘉言正式给中医自己立了“法”。如:
1、凡治病,不问病人所便,不得其情,草草诊过,用药无据,多所伤残,医之过也。
2、凡治病,不合色脉,参互考验,得此失彼,得偏遗全,只名粗工,临证模糊,未具手眼,医之罪也。
3、凡营病治卫,卫病治营,与夫真邪不别,轻病重治,重病轻治,颠倒误人,医之罪也。
4、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
5、凡治病,有当逆其势而正治者,有当从其势而反治者,若不悬鉴对照,而随手泛应,医之罪也。
6、凡治阴寒暴病,恣用清凉药者,百无一活,如此死者,医杀之也。
7、阴阐病,误从阳治,袭用苦寒,倒治逆施,以致极重不返者,医杀之也。
……,……。
以上所述,载于《医门法律》。请问解放后中医学院毕业的究竟有多少人看了此书呢?西医自命不凡,自命为中国12亿人口的医疗保健者,可是他们只对化验单感兴趣,对病人是不关心的,尤其是在“抗击非典”中,把病人当“犯人”看。我们认为,与西医辨是非,向卫生部讨公道,还不如给他们也制订几条法律来得有效些,让平民百姓也看看他们的医德究竟是什么?
1、用抗生素,不考虑病人体质,一概施用,引起体质下降而病情加重者,医之罪也。
2、明知用抗生素无效,还要使用而导致死亡者,医杀之也。
3、不听病人诉说,只治化验单而病情加重者,医之罪也。
4、理化仪器检测不出病因,把确实有病的人拒之门外,医之罪也;或用药无根据导致死亡者,医杀之也。
5、病变药不变,以一方统治病的全过程而加重病情者,医之罪也。
6、以理化仪器检测为名,作为欺骗手段榨取病人钱财者,罪加一等。
西医治病,能遵守以上几条吗?我们敢说,他们决不可能遵守。若能遵守,他们必为中华民族文化所同化,就不是西医了。若不遵守,可以肯定,中国人就要多死不少人。
“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中医不存在了,还有什么“生命科学”可言!人“病死”只会更多。现在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物污染,能有多少人不得病!能有多少人是“老死”呢?这就是中国人的命。[/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会联想的风
|
2004-4-18 2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老死与病死
先生以70高龄尚有振兴中医之雄心,实在令晚辈佩服。然中医组织振兴,任重道远,必得大家齐心协力方得见效。今有先生为楷模,晚辈只有加紧学习,才能为中医事业添砖加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刘养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