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精神与形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精神与形体
[复制链接]
1033
|
0
|
2004-4-18 15: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何谓“神”?张介宾说:“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灵枢·本神》注)。说明“神”,即神志、神明、神识,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识、聪明智慧等精神活动而言。何谓“形”?张介宾说:“形乎形,见乎外也。目冥冥,见粗者不见精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注)。指出“形”,即视之可见的人体,即形体。是指人的身形、体质。可见,《内经》中的神与形的关系,也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本来,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在中国古代医学中,也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不同世界观的争论:有些医家认为,神与形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如人在清醒、活动时,神就在人体之中;若处于睡眠、死亡状态之中,神就会离开人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出窍、“灵魂不死”,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所谓“灵魂分离”的认识,在中国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在人们思想领域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但在中医学中,神与形的关系,早就有了唯物主义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中医学认为,每一个有生命活动的人,其形态与神志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也就是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神即形,形即神;神附于形,形依于神。此即所谓“形与神俱”也。
一、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结构是一个统一整体。《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说明肝以血为体,魂为用;脾以营为体,意为用;心以脉为体,神为用;肺以气为体,魄为用;肾以精为体,志为用。显然,血、营、脉、气与精为人的生理现象,魂、意、神、魄与志为人的心理现象。由此得知,只有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结合为统一整体,乃能为人。张介宾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针刺类》)。可见,形体离不开精神,精神也离不开形体。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二、中医理论认为,在人的机体功能上,其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也是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一方面,形体的盛衰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所谓“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也。另方面,精神状态的盛衰也可以影响到心理功能的好坏,此《内经》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
三、中医理论认为,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在病理变化上也是互相影响的:一方面,机体患病之后,可以直接影响其心理活动。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荒 目荒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素问·宣明五气》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另方面,不良的、消极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引起生理上的种种病变。如《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国 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忄免 乱 , 四 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 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这些由于心理上的变化而引起生理上的病变,就是中医所谓的“因郁而病”之意。
既然“神”和“形”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那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呢?中医认为,“神”的产生及其能够发挥作用,是以气血为其物质基础的,尤其是需要血液提供充分的养料,故《素问·八正神明论 》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说明是先有形,而后才有神。神是形的产物。其具体表现就是: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张介宾所谓“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此之谓也。
可见,对于“健康”一词的词义,不是单指“形体”的生理功能健康而言,而应包括“心理”的正常活动。所以强调一个人的健康或疾病,乃是每一个有生命活动的人,其形与神共同活动的结果。因此在临床时,既要观察人的生理活动,又要观察人的心理活动,只有在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一个人的健康与病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由此明确指出:健康的概念,不仅是指生理上没有缺陷,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说明现代心身医学理论,中医理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论证过了。
由此得知,中医“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根据“形神统一观”,神为形之主,只要神在,其形必在。所以要养生防病、延年益寿,关键在于神旺。只有神旺,其形体必强健。因脑主神明,要神旺就必须脑髓能抗衰老。由于脑髓的发肓与寿命成正比,而人的脑髓最发达,所以,人的寿命也最长,说明脑髓与寿命确实相关。怎样才能防止脑衰退呢?防止脑衰的要害在于用脑。
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到年老时,也只不过耗掉了脑细胞的20%,尚有80%的脑细胞处于未开发状态,说明脑存在着惊人的储备力量。“脑子越用越灵”,《周易》说:“生生之谓易”(《易·系辞》)。就是强调运动才能再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对于用脑来说:用脑则进,废脑则退。美国学者作了试验,将老鼠关在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环境里,由于环境优越不需用脑,因此其脑神经根毫无长进。说明一个饱食终日,或酒醉饭饱无所事事的人,是很容易衰老的。而一个相反的试验,就是将老鼠关在一个险恶而复杂的环境里,需要随时随地设法保护自己,渡过难关,始终保持紧迫感的精神状态,就很快长出了新的神经根,促进了脑细胞的发育。说明一个人必须有一种处于恶劣环境的紧迫感,从“急中”才可生出“智”来。因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由于精神紧张,脑中血流急剧加快,冲刷了积在脑血管里的痰瘀杂质,智能油然而生,才得以排除万难,“转危为安”。说明许多聪明智慧是逼出来的。所以,我们主张一个人要有所追求,要有作一番事业的志气;也就是增加脑中“阳”的活力,去除“阴”的随性。思想紧张,精神旺盛,必会带来延年益寿。当然,在思想紧张之中,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静止”以“节能”。这样精神旺盛才能持久。
此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严重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不足,这是最基本的国情。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同世界人均数相比:可耕地只占1/3,淡水只占1/4,森林只占1/6,草地只占1/3,矿产只占1/2。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在消费上不能向西方看齐。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是以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美国的资源比我国丰富,还大量掠夺别国的资源,可见,我国照搬美国人的消费模式是不现实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可是我们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是穷苦了、穷怕了,日子稍稍好过一点,就一味地追求奢华,要过百万富翁的生活,一种浮躁心情弥漫着中华大地。请您看:大多数人民还住在窄小的房子里,即使住在窄小的房子里,也要花几万、十几万装修;而有钱有势的人,豪华别墅连片连片拔地而起;农村人均耕地已不足一亩,城市高楼大厦、游乐场等拥占大量耕地,而且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往外流,耕地开始荒 芜;农村很少有自行车,城市汽车还要送入千家万户。农村大多在节衣缩食,城市却在花天酒地、还嫌鸡鱼肉不够味,还嫌高贵的“剑南春”劲头不足,非“茅台”不可。既不勤劳而又贪玩。所以,不勤则收入少,不节则浪费多。收少支多,则必导致财产匮乏,容易走上歧路:合法不合理的、合理不合法的、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手段一齐出笼,即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财物。在官必贪,在民必盗。挖空心思,勾心斗角,危害社会。即使赚了钱,升了官,仍贪心不足,有了钱还要有钱,升了官还要升官。身边有了钱,就忙于打牌、压宝、进包厢。我们在电视剧中很少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了。工人怎样生活,农民怎样生活,广大知识分子怎样生活,他们有何喜?有何忧?但看到的尽是不夜城,大酒店,男子西装笔挺,女子浓装艳抹,比美国还美国。如今社会上的人,求物欲之风急剧膨胀,大都失去了应有的自控,抵挡不住物欲的诱惑。在追逐奢侈的道路上,压力很大,活得很艰难,有的甚至累得精疲力尽。说明神疲形亦疲矣,何谈延年益寿哉!如果我们的社会追求奢侈的生活习气再不改变,生存我们的地球能否养活起人类?人们的寿命究竟要缩短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刘养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