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医“左肝右肺”之说

[复制链接]
查看1619 | 回复2 | 2003-3-30 10: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中医“左肝右肺”之说
   人们在谈论中医时认为中医不科学,其理由是中医解剖学以为肝在人体左边肺在右边,果真如此么?否!
   这是对中医名词有意曲解造成的谬论,流传颇广,往往成为否定中医的论据。有必要加以澄清,还其本来面目。首先中医无此说,此话是从内经中断章取义演译而来,将《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演译成“肝在左边,肺在右边” 。即所谓“左肝右肺”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是论述气机升降运动,而不是脏器的位置。至于左右是谈方位,而古代的方位与现代的方位有别。古代方位是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与现代方位恰恰相反。
   中医古来虽无解剖学之词,然而有关人体解剖的论述见于“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中医关于肺的位置,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形象比拟为古代皇帝出行撑的伞)。至于肝的位置在《难经》“息贲”的描述中说明在右肋。
至于左肝右肺之说,并非谈论其位置,而是谈论气机的运动形式。见于《素问·刺禁论》原文是:“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这段话语译为:“黄帝问道:请你讲讲刺禁的部位。岐伯说:内脏各有要害之处,不可不注意!肝气是上升的,发生在左面,肺气是下降的,作用在右面,心脏调节着外表的阳气,肾脏管理着内部的阴气,……”
清·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解》中注释说:“人身面南,左东右西。肝主春生之气,位居东方,故肝生于左。肺主秋收之气,位居西方,故肺藏于右。……” 古人从人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观念来论述,肝属木,主升发,方位在左,左为东方,故曰自东升;肺属金,主肃降,方位在右,右为西方,金从右降,左右东西,一升一降,构成了气机升降运动。
有人抓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加以演译成解剖学上的部位“肝在左边,肺在右边” ,来证明中医不科学, 而对中医加以歪曲攻击,说明对中医无知或一知半解,殊属可笑。
                                  2003  3  30
岐黄子 | 2003-3-30 1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中医“左肝右肺”之说

探本寻源,深入浅出,居士真乃中医砥柱。
金谷子 | 2003-4-1 2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中医“左肝右肺”之说

以后天八卦方位论,面对面来看,以腹部定位,实是肝左不错。右为肺之表大肠而已。
此法对腹诊及其它部位诊的定位至关重要,不可不明,概言为气,似仍有不究竟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