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复制链接]
2386
|
6
|
2004-4-30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中药理论里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理论,就是归经理论,它是说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就会跑到对应的“经”里面去了,我们经常见到药物归心经、脾经等等说法,就是在说这码事。有个问题,那就是除了中药,别的物质在人体中是不是也有归经的问题呢?激素归经吗?白细胞、红细胞归经吗?营养物质归经吗?我认为答案都是肯定的。我把归经现象作为人体的一种普遍性规律,推广到血液中所有的物质流,以此作为++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以期将来能为中医药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归经里的“经”到底是指什么?很多人会不加思索地说:经络呗。哈哈哈哈,先别忙,问题没那么简单。在古典中医理论中,“经”有时候确实是指经络,但有时候就不如此,例如在《伤寒论》里就提到的六“经”辨证。六经里的“经”是什么东西,中医界历来争议极大,我支持柯琴的看法,他认为“经”有两种,一种是作为“道路”的“经”,实际上就是“经络”,还有一种是作为“地面”的“经”,这种“经”是一个个的区域,“六经”中的“经”是指作为“地面”的“经”。我这样看待这个历史公案:古典中医发展历史上,针灸理论的成形时间要远远早于药物理论,在针灸理论中“经络”被看作了一条条的“道路”,而且每条“道路”上穴位的疗效摸得比较清楚,张仲景建立中药理论时,苦于很难找到一个将中药疗效分类的方法,于是类比针灸理论的做法去进行归类,他当然清楚中药的规律和针灸的规律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借用了“经”这个名词,终究没有把“穴位”这个概念引入到中药理论中来,他的“经”的概念和针灸理论中“经”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后世在分解药物疗效时,由于解剖学一直不发达,为了表达药物的作用部位,借用了针灸理论中有关定位的名词,不能用于定位的那些概念,如穴位,就没有在归经理论中出现过。显然,古典中医里中药理论中的“经”和针灸理论中的“经”并不是一回事。
由于这个原因,我把中药理论中的“经”叫做“经面”,以示与“经络”的区别。
现在我们来着手把有上千年历史的“归经”理论融入到现代中医理论中来。
琢磨再三,还是得从全息胚讲起,不然的话,总也讲不清楚。在++中医的全息胚理论中,人体在系统层次上有5个全息胚,分别为基位全息胚、神经全息胚、静脉全息胚、动脉全息胚和经焦全息胚。大家别看见全息两个字,就联想到是不是这两个东西长得相像,其实我自己不是从长相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事,只要某种结构在某种功能上与人体有一一对应关系,那就是个全息胚,这个“功能”可以是“疗效”,也可以是“遗传信息”,或者别的功能也行,关键是能够与人体有确切的“一一对应”关系。
需要说清楚一点,我这里的全息胚的概念是从张颖清教授那里来的,但现在已经和张教授的看法很不相同了,系统全息胚的概念是++中医所特有的,张教授的全息胚学说里并没有这部分内容。我把外周神经合在一块叫做神经全息胚,把所有的静脉合在一块叫做静脉全息胚,把所有的动脉合在一块叫做动脉全息胚,经焦全息胚比较特别,它是指人体所有的组织液,这四个全息胚被合称配位全息胚。身体去掉配位全息胚后其它的部分合称基位全息胚。每个全息胚在空间上都和身体能够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为什么++中医要引入这个不好理解的“系统全息胚”的概念呢?原因是我在重建中医理论时引入了一个基本假设:中医里的“证”就是“内环境的变化类型”。我的所有的研究都是在这个假设上出发的,那就面临一个问题:内环境有哪些?西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支离破碎,所以我必须自己想办法为中医建立一个合适的表述框架,我不想有漏项,也不想复杂到谁也没法应用的程度,同时还要兼顾中医传统的表述方法。我把人体分为了机能性结构和服务性结构两种类型,为了完成人体的某种机能如听觉、视觉等而发展起来的人体结构我将之划入机能性结构,为了保障机能性结构能够正常的运作而发展起来的人体结构我将之划入服务性结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就都是服务性结构,任何一个细胞的环境都是由服务性结构来保障的。现在的问题就进一步转化为人体的服务性结构有哪些?我认为有4个:第一个是腑器结构,它通过建立空腔内环境的办法保证了与外界有直接接触的那些细胞的所处环境的稳定性;第二个是组织液结构,它由基本结构和调控结构组成,基本结构就是经焦全息胚,调控结构是指参与在经焦全息胚中调节组织液的结构,包括正源结构和负源结构两种,正源结构是指向组织液中添加某些物质的结构,这些物质包括激素、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原等,负源结构是指从组织液中清除某些物质的结构,如淋巴结等,举个例子,红细胞的正源结构是红骨髓,负源结构是淋巴结,作用区域是整个经焦全息胚,有时候负源结构和作用区域可以合二为一,激素就是个例子;第三个是血液结构,它的基本结构是动脉全息胚和静脉全息胚,调控结构是藏器,从营养物质流中可以看到这种服务性结构的影子;第四个是神经结构,它的基本结构是神经全息胚,调控结构是脊柱和脑。人体就是通过这四种结构来确保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稳定的生存环境。
哈哈哈哈,我引入系统全息胚的目的,就是想说明,与身体在空间上有一一对应关系的配位全息胚能够确保每个细胞都得到良好的“服务”。
现在来分析人体物质流的运作规律。当一组物质在动脉全息胚中随着动脉血流动时,会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中,或者说进入经焦全息胚,而经焦全息胚也会将自身的一些物质透过毛细血管送入到血液中,形成静脉血,进入静脉全息胚,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归经过程。在人体中,血液中的物质通过动脉血→归经过程→静脉血→藏器处理→动脉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流循环圈。这就是++中医归经理论的基本描述。
归经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呢?
这就需要讲到经面的概念了。我想表述经焦全息胚有哪些部位,虽然西医在解剖学中给每个部位都起了名字,可惜的是他们的命名原则和我所需要的原则不一样,我希望划分经焦全息胚的部位时,以归经的同步性为依据,也就是如果经焦全息胚上某片区域的物质流总是同时增加、同时减少,那么这片区域就隶属同一个经面。
人体的经面到底有多少个?古典中医中,把经面与“经络”进行了类比,认为经面有12个,但我不太相信这个数字是正确的,因为“经络”的数量本身就是凑出来的,我看,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实验去解决吧,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一经面的物质流量总是大体上保持恒定,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导致经面物质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功能态因素,人体为了完成某些功能态,会使某些机能器官处于亢奋状态而另一些器官处于抑制状态,导致物质流分布发生变化,典型的如长跑、饮食等;青春态因素,人体不同年龄不同的部位物质流的分布会有差异,甚至性别也会导致差异;病理因素,当人体出现病变时,病变部位的经面物质流量也会发生变化。
中医最关心的,当然就是病理因素导致的物质流量变化了,物质流量变化必然会导致人体局部静脉血液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心脏的工作,会导致动脉血的脉动出现异常,中医脉诊,主要就是试图通过脉动的异常诊断经面的异常的物质流量变化。哈哈哈哈,我给脉诊找了个科学依据,不知大家能否接受。
不过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个结论:治病时要确定该采用归哪种经的药物,只能依据脉诊,什么验血、测体温,甚至B超、CT都没多大帮助。
结论:中药只能依证使用。
参考文献:
1《一种新的中医理论框架》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170&show=150
2《气功理论》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174&show=275
3《疾病的分类》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843
4《走下神坛的经络》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955&show=150
5《解放中医的生产力》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972&show=75
6《人体针灸效应》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129&show=0
7《药物的使用》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103&show=25
8《人体营养物质流》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147&show=100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alalawang
|
2005-4-11 16: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哈哈哈,这个我也看了,似懂非懂,慢慢来,不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溪流
|
2005-4-13 17: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应当支持任何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和探讨,即便这些探讨还不能完全判断其正确与否。
不断的探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逸湘
|
2005-4-14 0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可参看一下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
与其所做有关「药物归经」的实验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sdf1426978
|
2005-4-14 1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我看憧了你的思想,但我的想法与你有些不同,以后我会和你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孙清连
|
2005-4-22 18: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用药只不过是最低级的东西!
所以我说现代的中医处于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状态!
如果不能从理论上有所突破,中医是没有前途的!
http://www.dyjc.net/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1701&show=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irenxin521
|
2005-4-23 18: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人体物质流的归经理论
中医是先有实验结果,也就是先有病证,然后有理论,不是现代的医学用实验来证明理论,所谓的假设怎么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飞龙戏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