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复制链接]
查看3219 | 回复13 | 2003-12-13 1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zhongyi在 2004/01/08 11:42pm 第 1 次编辑]

老年男性,79岁,山东人,感觉发热,穿着衣物少,出虚汗,下午5时左右加重,时有腿痛,心慌,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细,口干不苦,二便正常,睡眠可。辨证:阴虚发热、虚烦症。治则:滋阴、清热、除烦。方药:沙参15 天麦冬各10 生熟地各10 赤白芍各10 当归10 川楝子10 元胡10 地骨皮15 知母10 川芎10 菊花10 生龙牡各30 金英子10 桑叶10 百合10 葛根15 甘草5 投3剂症状稍减仍虚汗多,舌脉同前。上方去沙参、天麦冬、熟地。加黄芩10 生石膏30 生龙牡增至50又3剂收效甚微,再诊,仍多汗发热,便稀,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浮,胸闷。改方:瓜蒌15 枳壳15 生地10 元参15 生石膏50 知母10 黄芩10 川芎10 地骨皮15 胡黄连10 生龙牡各30 金英子10 桑叶10 菊花10 甘草6又进三剂仍有上述症状,大便干、小腹坠胀,舌脉同前。上方去知母、黄芩加海蛸15 乌药10 边桂3 再进三剂,未果。
对此病例本人百思不得其解,阴虚症状明显,为什么一用滋阴药物就胸闷呢?再说大队伍的滋阴清退虚热的药物热症该减呀?望各位前辈指教!!!!!!!谢谢!
jinsir | 2003-12-13 1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要注意患者年事以高,气虚隐含其中,阳也不足,滋阴过重,伐生生之气。
白虎、芩、连更是雪上加霜!
以愚意早、午各服补中益气1丸,晚服六味地黄两丸,持续一周看看如何?
匿名| 2003-12-13 16:03:28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你的药味也太多了,概念不清楚呀。
和中医药报的五积散学习学习《伤寒论》吧
天涯娘子 | 2003-12-13 18: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1.药味太多分散药力
2.这个病人阴虚明显吗?何以知道他是虚汗,阴虚的虚汗应该是盗汗而白天的汗,多是气虚的自汗。下午5时的加重并不一定是阴虚导致的,如果按照时间讲,应该是日辅潮热,应该是下午2-3点,而且有没有五心烦热你也没写。这个病人的舌像是薄白苔,但是一般阴虚的病人多是舌红少苔,当然,这些症状不用全部出现,但是至少要有一些出现才算是阴虚吧。所以,从仅有的描述看,我不同意是阴虚的辨证。
3.就算是阴虚,一味的补阴过于滋腻会碍脾,会阻滞气机,更会是药邪,所以这个方更像是用中药堆砌出来的。好像不是中医的辨证思维,老兄是否是西医出身?
草堂春主人 | 2003-12-13 1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我同意天涯娘子的前一段意见。后一段则不同。这是那位医师在中医方面有所认识不到的地方。并不是西医出身。这样的人能够开诚请教。也是一个好医生的底子。
天涯娘子说的意见是很好的,不能一棍打死是阴虚,不过是有阴虚的兼证,而不是主证。我认为脾阳不足,上不能温胸中之阳,下不能有利于太阳之气化。所以用些补脾阳的药是在所难免的。当然补中益气汤还有加减才可以用。你用了大队滋阴药后,一方面有碍阳化之生机,另一方面也滋腻碍脾。所以杂症见诸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面的一些浅陋意见,有待同好发明之
天涯娘子 | 2003-12-13 2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非常抱歉,我是一时着急,有点口不择言,但是我确实看过很多西医出身的医生不是辨证用药,甚至没有寒温并用的概念,所以才有一时口误,抱歉!
羊角锤 | 2003-12-13 2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我怀疑是气虚阳郁,需要问清楚一下两点:‘腿痛,心慌’是否喜温喜按 喜热饮?‘大便干’是否只是不易排出,小便是否清长?若有此症状可先用四君子汤加瓜蒌 竹茹 麦冬调养三、五日,以正气增大便软为度,次日午后用桂枝汤加石膏调和营卫 治汗。
极度深蓝 | 2003-12-14 1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感谢各位前辈,本人受益受教了!同时感谢天涯先生的爱护,本人也确见过西医出身的医生不是辨证用药,只是我认为此病人年事已高滋阴应该不错,后老在此圈子里跳不出来了,呵呵~谢谢各位了!我临症之时当为此鉴。感谢各位前辈不弃!!!
pinpinheiful | 2003-12-14 1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本病随用药庞杂,然丝毫未效,非阴虚之证明矣。并非阴虚症用药庞杂而无功也。未见阴虚症而用滋阴药无功者。此证阳郁不发也。阳郁于里,蒸腾于外,故而身觉热而自汗出;阳郁于里,阳气团聚,未并实邪,故类阳明证而非,现日脯朝热。达阳郁为要。
白术30    附子20    浮萍10
金正方 | 2003-12-15 2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讨论]棘手病例一例请教各位前辈

下面引用由pinpinheiful2003/12/14 06:48pm 发表的内容:
本病随用药庞杂,然丝毫未效,非阴虚之证明矣。并非阴虚症用药庞杂而无功也。未见阴虚症而用滋阴药无功者。此证阳郁不发也。阳郁于里,蒸腾于外,故而身觉热而自汗出;阳郁于里,阳气团聚,未并实邪,故类阳明证而非,现日脯朝热。达阳郁为要。
白术30    附子20    浮萍10
在下不敢苟同“阳郁”之说。
光凭“滋阴药无功者、现日晡潮热”解释阳郁有些牵强。
或者让患者服药一试,如确属阳郁,君药当自立效,如不是坏症也当立现!
但用我方,恐难速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