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复制链接]
三天不见 | 2004-7-26 1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余思患者日进苦寒,必肾阴亏损,久病体虚,则用六味地黄丸(换熟地为生地,减山萸肉之量,方中有玄参、生地两味药,此乃阴柔腻膈之品,久服伤脾胃,淮山能养胃健脾则去弊处)治之,滋阴补肾。阴滋则火熄,补肾则强身。“二汤”合一,又加木蝴蝶、竹蜂、北沙参利咽,互助互利,咽炎得治。
实在受教,寒凉之药必损肾阴,吾还是头次听说,受教!
难经难 | 2004-7-27 0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下面引用由慕容绍宗2004/07/26 01:21pm 发表的内容:
TO  难经难
为什么不能用在以前的帖子里说过,你可以仔细看看。
TO  博士
我并不想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但是周仲英的话是对的,还请你仔细理解一下。还请问一句,你说中医要借助现代仪器来诊病,那么就请你告诉我 ...
不能苟同你前面的说法。阴不一定损阳,用药要看归经。小孩阳有余阴不足,当然这是孩子生长的必要条件,但过了就会生病。楼主的方子近能控火,远能生木;木又能生火,因此非但不会损伤孩子的稚阳之体,反而有利孩子今后的成长。
虽然我也不喜欢楼主解释方子用的那些西医说法,但这方子确实妙。
littlesunday | 2004-7-27 0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littlesunday在 2004/07/27 08:28am 第 1 次编辑]

就是嘛!我最初写按语的时候,是用中医的方法解释啊!后来又从西医的角度分析。因为我不是一个纯中医。好象,您在医院里,向病人解释多一点,病人才会更放心。况且,如果单用中医术语来说,病人可能不太明白。
浅滩无鱼 | 2004-7-27 08: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当是做人一大道理
littlesunday | 2004-7-27 0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对于六味地黄丸一事就且搁置吧,不要争来争去了。
从方子的总体来说,寒凉的药不多,最后佐以甘草起到关键作用,即调和脾胃又协调诸药,缓寒峻之过。使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庶大苦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甘草之甘,缓诸药之势,俾去邪而不伤正为佐也。,免去有损脾胃之虑。有何不妥?
慕容绍宗 | 2004-7-27 0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TO  难经难
你不是医生,有些地方不知道有情可原。
TO  博士
请你多看几遍内经,伤寒,当你发现你现在说的话非常幼稚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你了。
littlesunday | 2004-7-27 0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那何老的方子呢?他乃仲景学说研究会的顾问,难道他开的药不好?
慕容绍宗 | 2004-7-27 0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毛泽东是伟人吧,怎么还有文化大革命
littlesunday | 2004-7-27 0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书我就不会再看的。有什么不妥就当面指出。
浅滩无鱼 | 2004-7-27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指教我这个中医毕业生!关于《十年多的苦疾...》一文

这样吧,把六味加点理气和胃的药物~~~~是不是就不再争执了?如果你们同在一门诊,患者是不是等你们争吵完再开药,即使开了药给患者,患者敢吃吗?   中西医结合,一般是指临床治疗上的互补性,而不是把西医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医用药,如果用西医的XXX药含XXX成分来指导中药的使用,那就割裂了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思想.  我看.还是多看些书吧,或许博士先生因为已经成为"九段高手",却疏忽了初级的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学)~~~~~``温故而知新~~`难道不是好事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