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转帖]王左教授论脉症从舍及临床治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王左教授论脉症从舍及临床治验
[复制链接]
1049
|
1
|
2004-7-31 1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从标本缓急和虚实真假两方面系统总结王左教授对脉症从舍的认识,附舍脉从症案及舍症从脉案以具体分析。
传统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从来都是四诊合参,即收集望、闻、问、切四诊所得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为某种证,再据证立法,依法处方。
通常而言,多数患者皆脉症相符,实症而见实脉,虚症而见虚脉,称为脉症相应,属顺证,疾病预后多良好。久病、虚证脉见沉细虚弱,说明正气虽虚而邪气亦衰,正气有恢复之机,故疾病预后亦较好。临床脉症合参,互为印证,前后相因,则处方立法亦非难事。
然若患者病情辗转,虚实夹杂,其临床表现也纷繁复杂,往往脉症不符,实症而见虚脉,虚症而见实脉,称脉症相反,属逆证,疾病预后较差。久病、虚证而脉见浮洪数实,说明正气已衰而邪气亢盛,故病多凶险。此时立法处方,则易瞻前顾后,不知所以,难以把握住病情的实质或主要矛盾。则处方用药往往舍本逐末,难中肯綮。此时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则需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孰取孰舍,王左教授认为可从标本缓急论和真假虚实论。
取舍从标本缓急论
标为表面现象,为次要矛盾;本为发病本质,为主要矛盾。治疗有从标论治,有从本论治,有标本兼治。一般而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王师认为,无论标本,急则先治,标急治标,本急治本。脉症不符,往往其一体现为标,其一体现为本。若症为标,脉为本,而临床以标急为主,此时则应舍脉从症,先治其标,待标急缓解之后,再从本缓治以绝根本,则病易根除。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病人发热头痛是表证,表证应见浮脉,而反见沉之里脉,此为脉症不符。若仅因表证而以发汗等治疗,则不能取得疗效。此虽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之表证,而脉不浮反沉。以方测证,此脉当为沉细无力。脉沉说明里虚为矛盾主要方面,是病本,当先救其里,宜温法治疗,最为恰当。所以“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为《伤寒论》从本论之舍脉从症例。
若以本急为主,则当先治其本,再治其标。如中风后患者,虽燥烦多动,面赤口秽,舌苔厚腻,但患者因多日饮食不入,气血生化乏源,仍觉乏力,燥烦时有,却多为循衣摸床。面虽赤,却如戴妆,且全身肌肤皱缩无泽,脉细弱。综观之,当舍其燥烦面赤症,而取其细弱脉。因综合脉象、病情及其它症状,此证当属气阴两亏型,当以益气养阴为急,此为舍症从脉,病急从本治例。或重在治本,兼顾其标,则可应手而效。如前中风例:从所述症情分析,患者体内蕴积有痰湿,前法中酌加化湿健脾之品,亦为治之良法。
取舍从真假虚实论
病有标本缓急,亦有虚实真假。虚实当分治,真假应辨明。所谓大实有嬴状,至虚有盛候是也。脉真症假,则舍症从脉;脉假症真,则应舍脉从症。具体而言,可分寒热真假、虚实真假及虚实夹杂三种情况。
寒热真假者,包括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两方面。真热假寒证者,如某患者面红目赤,口秽汗出,一派实热之象。按理其脉当洪数。临证却得细脉,按之尚有力,此当舍脉从症。反之,若患者虽觉乏力,却见苔腻脉滑,此症假脉真,当舍症从脉。前者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第11条所论即舍脉从证例:“病者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颓血也。”此条描述的瘀血脉症并不相符。瘀血为实证,其脉症当体现实的特征。发热、心烦胸满、口中干燥而渴,此为实热之征,脉当洪数或洪大,此脉却沉伏于里。脉症不符,症为真,脉为假,当舍脉从症。此证本质为热伏阴分,灼血成瘀。热伏于里,其脉则沉伏。须知此脉非同虚证之沉伏脉,虚者按之无力,此则按之应手,搏动有力。真寒假热者,如前提及面红如妆之戴阳者,此面红为假象,当舍之,取其细弱脉之真象,以养阴益气为治,方为对证。
虚实真假者,既有真虚假实,又有真实假虚。真假虚实往往其一体现为脉,其一体现为症。即脉真症假,或脉假症真,同时脉症又体现为实证见虚脉,或虚证见实脉,从而使虚实真假和脉证从舍必须结合起来考虑。脉真症假,舍症从脉。如《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场。”太阴病为里证,当有脾虚湿盛之候,其脉为弱,但今脉不弱反浮,此脉症不符者,是病从阴转阳,邪气外达肌表,病位已转太阳,此脉真症假,乃真实假虚,病有转机,当以汗解治之。故舍去太阴之症而从脉论治。症真脉假,舍脉从症。若患者虽觉乏力甚,然正值壮年,病不久,体未弱,纳食不馨,舌苔厚腻,脉弦滑,详见后附医案。此为症真脉假,真实假虚,当舍症从脉治,化痰祛湿为要。
然临床所见之状,决非实者仅见实证,虚者仅见虚证,往往虚实夹杂,补虚则助实,泄实易伤正,故临床治之,最为棘手。王师认为:对于虚实夹杂者,最主要当明辨虚实主次。只有先辨明孰主孰次,方能在治疗时决定其先后取舍。一般而言,先主后次,即先治疗其主要矛盾,待主要矛盾缓解后,再治疗次要矛盾。如脾虚生湿者,虽其体内有湿浊蕴积,但其由脾虚不能运化所起。故治疗之时,当以健脾为法,脾健运则水湿自去。或者治疗时重在主证,兼顾次证亦为可行之策。如前之脾虚湿蕴者,单用健脾之法可治之。然若在健脾醒脾之时,加用化湿之品,则获效更捷。此化湿之品加之与否,当视患者病情而定。其湿停不甚者,仅健脾即足矣。若湿停成痰成饮,则必须在健脾醒脾之时,配以化湿祛浊之品,则获效更佳。故曰:虚实是否兼治,其兼治各占几何,即补虚占几分,祛实占几分,均须依病情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王师行医数十载,其临证之时尤重脉症合参。一遇脉症不符者,无不仔细辨明,慎为考虑。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或舍次求主,或去伪存真,均因人因证而异。所谓辨证求因,审时度势是也。兹摘案二例如下:
舍症从脉例
陈某,男,53岁。2003年7月2日就诊,以感极度神疲乏力四至五个月为主诉。有萎缩性胃炎及肝囊肿病史,一年前曾一度觉虚脱,肢冷。以参附注射液、附子理中汤治而暂有好转,但未几乏力更甚。各种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唯血粘度偏高。刻下觉冷,极度神疲乏力,服热饮则冷更甚。大便欠调,或二日一行,时干时烂。面色口唇偏黯。舌质红苔腻略黄,脉弦滑。王师诊为湿阻中焦证。处以平胃散加减:苍白术各15g 川朴10g 半夏12g 丹参15g 桃仁10g 红花10g 莱菔子12g 生山楂12g 白豆蔻(后入)3g 干姜3g 川连3g
患者服药一剂即觉症状明显减轻。二剂后改服平调脾胃之品,病豁然而愈。
按:患者时值壮年,虽有胃炎病史,其觉乏力前身体素质一向不错。否认肝炎病史。前觉虚衰时则自服补药,多进大温大热之品。服后虽一时觉快,然愈补愈觉虚。舌苔厚腻略黄,舌质黯,脉弦滑。王师认为此为脉症不符者。其虚乏为湿阻中焦,脾不运化,精微不达四肢所致之假象。厚腻苔、紫黯舌、弦滑脉则体现了患者疾病本质。湿阻中焦,脾不运化,温热大补之品易滋生湿热;湿郁于内,日久亦化热。故愈补湿愈阻,热愈盛,病岂能愈?此时进补,乃实实之举。应舍症从脉,从湿从瘀论治。方中苍白术、半夏化湿健脾,川朴、莱菔子理气醒脾。生山楂健脾开胃,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川连祛中焦湿热。患者喜热饮,干姜温以反佐之,亦为健脾开胃之品。此方药味不多,以化湿活血之宗旨,有的放矢,力专效宏,故能效如桴鼓。
舍脉从症例
患者陈某,女,80岁。2003年6月25日初诊,以感双下肢酸软乏力数年为主诉。刻下患者双下肢酸软乏力,不能行走。右股部肌肉偏萎。头晕偶作,大便不调,需服排毒养颜胶囊以通便。平日多思虑。口略干唇躁,面色略萎黄,舌质偏红中有裂,苔薄白脉弦滑。王师诊为萎证,证属肝脾肾虚。处方:生熟地各15g 砂仁(后入)3g 首乌15g 当归12g 丹参12g 牛膝12g 骨碎补10g 麦冬10g 山茱萸10g 制军10g 火麻仁12g 石斛15g 枳实10g 人参叶10g
二诊:头晕改善,唯肢觉酸楚时头晕发作。方药对证,但病久非能速效,再从前治,加重滋补肾精之力:守方去萸肉、枳实、制军,加龟板先煎15g,鹿角先煎9g。另谷麦芽各12g以健脾开胃,脾土健则运化足,先天之精易补。
此方出入治疗一个疗程(三个月)后,患者症情明显好转,能日行千余米。王师嘱其加强功能煅练。
按:患者高龄,精血己亏,肝肾不足。老年多有脾虚不足,此者又多思伤脾,则脾虚亦见。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实四肢,肝脾肾虚,则肢体酸软,不能持重,甚则萎废不用。其脉弦滑,为脾虚湿内停、气不行则血滞之象。于此患者而言,以高年肝脾肾亏为主证,血滞湿停为兼夹之证,治当攻其主证,补肝肾、强筋骨、补脾实四肢,方能奏效。俟肝肾渐实,脾虚好转,不但酸软乏力可减,湿停血滞之象亦得解。故舍脉从症,拟益精血,补肝肾、佐以调气血和胃润肠为治。方中生熟地、首乌、当归、牛膝补肝肾之精,骨碎补补肾阳、壮腰膝,以阳中求阴。人参叶、当归、砂仁、枳实、丹参调气血。砂仁既可醒脾,又能减少熟地之品过于滋腻,并山萸肉补脾而先后天并补。制军活血祛瘀去积滞。火麻仁润肠通便,枳实行气以通便,麦冬、石斛既养脾肾之阴,又可增水行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天气不错pga
|
2014-4-22 0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j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