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用药技巧之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用药技巧之二
[复制链接]
1110
|
6
|
2004-9-29 2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用药有四时之辨
夫四时之气,行乎天地之间,人处气交之中,亦必因之而感者,其常也。春气生而升,夏气长而散,长夏之气化而软,秋气收而敛,冬气藏而沉。人身之气,自然流通,是故生者顺之,长者敷之,化者坚之,收者肃之,藏者固之,此药之顺乎天者也。春温夏热,元气外泄,阴精不足,药宜养阴。秋凉冬寒,阳气潜藏,勿轻开通,药宜养阳,此药之因时制用,补不足以和其气也。然而一气之中,初中未异。一日之内,寒燠或殊。假令大热之候,人多感暑,忽发冰雹,亦复感寒,由先而感,则为暑病,由后而感,则为寒病。病暑者投以暑药,病寒者投以寒药此药之因时制宜。以合乎权,乃变中之常也,此时令不齐之所宜审也。假令阴虚之人,虽当隆冬,阴精亏竭,水既不足,不能制火,则阳无所依,外泄为热,或反汗出,药宜养阴。地黄五味鳖甲枸杞之属是已。设从时令,误用辛温势必立毙,假令阳虚之人,虽当盛夏,阳气不足,不能外卫其表,表虚不任风寒,洒淅战栗,思得热食,及御重裘,是中天令之热,亦不足以敌其真阳之虚。病属虚寒,药宜温补,参耆桂附之属是已。设从时令,误用苦寒,亦必立毙,此药之舍时从证者也。假令素病血虚之人,不利苦寒,恐其损胃伤血,一旦中暑,暴注霍乱,顺用黄连滑石以泄之。本不利升,顺用葛根以散之,此药之舍证从时者也。从违之际,权其轻重耳。至四时所伤,因而致病,则各从所由。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em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silence
|
2004-9-30 13: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不太明白
既然人應順應四時之氣
那冬天氣候寒冷
人體陽氣潛藏
衛外不足
所以要多穿衣服
然而陽氣潛藏在裡又沒有缺損
為什麼宜用養陽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长江一碗水
|
2004-9-30 2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内有寒者,用温药温之以散其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医心
|
2004-10-2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精辟呀!!多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怀垦
|
2004-11-2 22: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有一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长江一碗水说春夏温热,药宜养阴,秋凉冬寒,药宜养阳。
大家看是否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溪流
|
2004-11-2 2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并不矛盾,内经说的是养生之法,长江说的是治病之法,内经言其常,治病言其变。
春夏多病温热,护阴是重要的,秋冬病多阳虚,温阳是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怀垦
|
2004-11-2 2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技巧之二
有见解,在下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长江一碗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