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转帖]真武汤临床应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真武汤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1119
|
1
|
2004-12-14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真武汤临床应用
陕西省商洛疗养院 沈东创
真武汤一方出自《伤寒论》,方由茯苓、白术, 白芍、附子、生姜五味药组成。原用于治少阴水气、
腹浦、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浦,自下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不热,心下悸,头眩,身腘动,振
振欲僻地等症,笔者在临证中以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举例如下。
1 心 悸 张某,男,5l岁,教师,1998年8月5日就诊,主诉心悸近2月,现病史,患者近来经常感冒,扁桃体发炎,心悸气急,乏力,体温在38℃左右,在本院内科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经用多种抗生京静脉点
滴半月余,仍热不迟,心悸甚,气急,既请中医会诊,诊见患者卧床欲寐,无神懂言,语言低微心悸甚,眩晕面浮足肿,汗出,体温38℃,不思饮食,舌校、苔薄白,脉细微而结,诊为心肾阳虚,虚阳外浮,水气浚心,治宜温阳镇水,引水归元,给予真武汤原方,处方:附子(久煎)30g,茯苓15g,白术128,生姜3片,2剂,(嘱每日l剂),服后体温降到37℃左右,心悸减,汗少,己不眩晕,饮食渐进,舌谈、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肉桂、远志、砂仁、山楂,调理月余而愈。
按心悸日甚,为心肾阳虚,水气浚心而所致,发热日久,为虚阳外浮,故用真武汤温阳镇水,迎阳归舍。
2 眩 晕 刘某,女,50岁,农民,于1997年3月5日就诊,主诉眩晕20余日,持续未减,诊见闭目乎稳动则眩晕加剧,汗出,四肢凉,恶寒,舌晦暗、苔白腻,脉细无力,证属心肾阳虚,水湿上泛,脾湿阳遏,洛阳不升,方用真武汤加桂枝,温肾扶阳,化气行水。处方:附子(久煎)20g,茯苓、白术、桂枝各15g白芍12g生姜2片,3剂,每日l剂,服后眩晕渐减,己能起床活动。继服3剂后,眩晕愈,精神增加,汗止而愈。
按:本患者眩晕较甚,其病机届心肾阳虚,水气上泛,故用之可获良效。
3 哮 喘 郭某,女,60岁,农民,素有哮喘病史,每因受寒或过劳即发,现因受凉而恶寒发热,哮喘不已,经注射育霉素,口服氨荼硷等药而无效,反而汗出恶风,面青胶冷,心悸气短,张口吸气,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舌质淡白,脉沉檄,治宜温化肾阳,行水湿邪,处方:炮附子、白术、茯苓各15g,白芍12g,连服5剂后,病愈。
按:哮喘之症,久病正气必虚,脾肾阳虚,致水失所主,上浚心肺,故本方温补心肾脾之阳气,而行水湿之邪,所以服后病愈。
4 顽固性盗汗 吕莱,男,50岁,农民,盗汗6年,每日1次,虽多方治疗而无效,近半年盗汗加重,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白天困倦无力,动则心悸,额面苍白肢冷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届阳气虚衰、阴寒内成,选用真武汤以扶阳抑陨,处方:制附子、白术各l0g,茯苓、白芍各15g,生姜4片,温2剂后汗减,又温5剂汗止,精神好转,又以原方调理10剂痊愈随访5年未发。
按:盗汗多因明虚,故多用补明之药,治而不愈,故形成阳虚明成,故用真武汤扶阳抑阴,治之汗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夏采佻yv
|
2014-5-1 16: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杏林伊人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