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转帖]小议“证”与“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小议“证”与“症”
[复制链接]
917
|
3
|
2005-1-29 2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初看标题,不禁莞尔,谁人不分“证”与“症”?时下兴辨“证”与“病”矣。莫非笑谈?非也,读圣贤书,当会圣贤之意也。
闲来重温《伤寒》,读至“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忆起初习之时,被告之,不必苛求主证俱备。有甚者言,但见“往来寒热”即小柴胡证。然此为“症”,而非“证”也。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为证;“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是为证;“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是为证也。此不必悉具。
观《伤寒论》标题:辨XX病脉证并治。所谓“证”者,不同于“症”也。
再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若以“往来寒热”即小柴胡证推之,则发热为一证,汗出为一证,恶风为一证,悉推之,岂不谬哉?
仲景统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合而为证,犹如以桂、芍、甘、姜、枣五药合为一方,不可单独称谓之。(读古文读得我亦知乎嗳哉矣:)
信手拈来,付之网上,乞盼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刘雪鹰
|
2005-1-30 13: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议“证”与“症”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40580232
|
2005-2-1 14: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议“证”与“症”
中医基础理论上说的很明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天气不错pga
|
2014-5-9 0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3_41:}默认的表情好少啊。楼主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走进中医
仲景门下狗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