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发热之治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热之治要
[复制链接]
1070
|
5
|
2004-5-20 09: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录一段我的《中医秘要指归》中的话语:
…… ……
发热之症,外形相似,而实有不同,治法多端,而不可惑谬。
故必审其果为伤寒、伤风、及寒疫,则用仲景法;
果为温病,为热病,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
果为气虚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也,则用丹溪法。
如是则庶无差误,以害人性命矣。
今人但见发热之症,皆认作伤寒外感,卒用汗药以发表,汗后不解,又用表药以凉其肌,设是虚证,岂不死哉。
间有颇知发热属虚,而用补药,则又不知气血之分,或气虚而补血,或虚病而补气,误人多矣。
故外感之与内伤,寒病之与热病,气虚之与血虚,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侧轻病必重,重病必死,可不畏哉7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eidaobucuo
|
2004-5-20 1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之治要
时医之弊病不止如此,但见发热抗生素加清热解毒中药。往往轻者致重,重者致死。直到最后还不悔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中庸之医
|
2004-5-20 2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之治要
我曾治疗一位患者,咳嗽发热,干咳有血腥味,典型肺燥引起,用药却不管用,费了好大劲才查明是脚癣时日已久毒气陷入血分导致,
这种病从外感六气,内伤形成的风寒燥火,以及淤血食积痰饮虫毒等所引起的气血逆乱,以及出现的时间规律等等,太复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星河
|
2004-5-20 2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之治要
二位所言极是。
任何病症的治疗,都建立在一个对其病理病机的推论。我这里为什么不说是结论呢,因为生命科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人类目前的知识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对病症的成因下定论的程度。
所以中医的临症辨证就相对于西医具有了明显的优势。
我拿出这个司空见惯的发热病症的例子,意在强调医学无止境,我们大医论坛的网友们应该为揭开病症的层层面纱而发挥自己的独特功法。
钟情于此道者方为大医,久必成医门正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七生
|
2004-5-22 13: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之治要
星河先生远见卓识,佩服!
欢迎加入民间中医阵线:http://mjzy.cq2.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星河
|
2004-5-22 1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之治要
谢谢 三七生 的鼓励。
只要对中医有促进的事业,本人定当效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星河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