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脾胃乃后天之本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脾胃乃后天之本
[复制链接]
1397
|
4
|
2005-4-6 13: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脾胃乃后天之本,古语讲得胃气者生,可见脾胃之重要
常见健脾胃的药物有人参健脾丸和香砂养胃丸,都有健脾意气,和胃的作用
可以选用
服药的时间以饭前为佳
有一个问题是,这两种药是一起吃好,先吃一种,过一小时再吃第二种
还是服用一种药物一个疗程之后再吃第二种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徐小龙
|
2005-4-6 17: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乃后天之本
何谓脾气呢?脾气与胃气有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40580232
|
2005-4-7 10: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乃后天之本
你不会吧!~连这脾气与胃气都不知道还上这个论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awfqz
|
2005-4-7 1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乃后天之本
“胃气”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如《内经·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的生存,必须依赖胃的受纳、腐熟水谷,脾的运化输布精微,周流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诸病由脾胃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之说。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噎嗝”、“反胃”、“胃脘痛”、“积聚”、“瘕”、“伏梁”等范畴。中医对胃癌的辨证论治,大多从虚、瘀、痰、毒、湿等五个方面考虑,一般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胃阴不足等五型,治疗上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原则,大多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者痛苦,取得一定的效果,甚至有个别肿瘤消失,彻底治愈。然而,临证千变万化,患者体质虚实各异,兼挟病症复杂多变,因此,笔者在临证中始终如一注重胃气,据证易法择药,常获较佳之功。现就笔者近年治疗胃癌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 祛邪以护胃气
1.1 痰食互结者,当消食化痰以护胃气 胃癌患者,多为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恣食肥甘厚味、辛香燥烈之品,久则损伤脾胃,胃难受纳,脾失运化,以致食停于胃,痰湿内生,出现胸膈满闷,食欲不振,胃脘胀痛,泛吐粘痰,呕吐宿食,大便溏泻,酸腐秽臭,其舌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当健脾益胃、理气消食、化痰散结,临床可据病机证候选用二陈汤、导痰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健脾丸等加减应用,并可适当选加有化痰散结消之功抗癌作用的中药,其效更佳。余在临床中曾治一胃底腺癌妇人,其以胃部胀痛、纳呆、便溏、时吐痰涎宿食为主症,余以基本方二陈汤合保和丸化裁:陈皮、橘络、茯苓、神曲、白芥子、法半夏、山楂、白术、竹茹、莱菔子、麦芽、淮山药以理气和胃,消食化痰,选加猫爪草、海藻、生南星、守宫、生薏仁、鳖甲、九香虫、党参等,调治三月有余,患者唯有胃脘部偶有微痛,余症消失。
1.2 痰瘀互结者,当祛瘀化痰,以护胃气 胃癌日久,脾失健运,胃失受纳腐熟水谷之功,痰浊内生,气血运行不畅,血停为瘀,痰瘀结聚为积肿块,其症见胃脘痛有定处,形体消瘦,腹满不欲食,或呕吐宿食,或吐有血块,或大便色黑,或嗳气吐痰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此脾胃虚而痰瘀之邪盛,本虚标实,治当标本兼顾,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养胃。临证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手拈散、二陈汤、导痰汤、温胆汤、三子养亲汤等加减化裁,并酌情选加守宫、蜈蚣、全蝎、生南星、生半夏、田七、鳖甲、九香虫、猫爪草、水蛭等,以加强消痰化瘀散结之功。笔者在临床中治疗胃癌晚期病人,其病机为痰瘀互结者,以膈下逐瘀汤合温胆汤为基本方调治,大部分患者胃痛、腹胀、呕吐、黑便诸症消失或明显减轻。
1.3 肝胃不和者,当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胃癌患者,平素嗜食辛辣烟酒,性情火爆,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常见脘胁胀闷疼痛,嗳气陈腐或呃逆,呕吐或反胃,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此症胃癌肝转移者尤为多见,治疗当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临床据症可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越鞠丸、四逆散、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泻肝火疏理肝气,肝气不犯胃则胃安。余临证常选四逆散或逍遥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酌情加减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八月札、生薏仁、佛手、川楝子、郁金、春砂仁等,以加强抗癌、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功。余常以此治疗胃癌属肝胃不和者,其脘胁胀痛、嗳气反胃诸症均有缓解,部分患者胃纳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4 胃热伤阴者,当清热养阴,和胃生津 胃癌晚期,或放疗、化疗、手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胃热伤阴,阴虚热扰,胃气不和,津液不足诸证,如胃脘隐痛,饥不欲食,胃脘灼热,口干欲饮,渴喜冷饮,干呕呃逆,牙龈肿痛,大便干结,舌干红 少津,脉细数等。治疗当养阴清热,和胃生津为法,热除则胃和,胃气复则津液生,诸症可缓解。临证可选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等。余常以竹叶石膏汤合玉女煎化裁,酌加丹皮、石斛、天花粉、鳖甲、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生薏仁、知母、玉竹、沙参等,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之功。大部分患者胃热之症可除,胃纳好转,舌润生苔,大便正常,诸症可缓解。
2 扶正以益胃气
2.1 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健脾暖胃 胃癌患者,平素脾胃虚寒,或放疗、化疗、手术后,或久病,或失治误治后,或癌肿转移,伤脾损胃,正气亏虚,胃不受纳腐熟水谷,脾不运化精微,其症常见胃脘隐痛,脘闷胀气,喜温喜按,食少懒言,面白无华或萎黄,便溏肢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泛吐清涎,舌淡苔薄白,脉沉缓细弱。治当温中散寒,健脾暖胃,临床可选理中汤、大半夏汤、六君子汤、保元汤、补中益气汤、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粳米汤等,以其温补脾胃之气,使之升降调和,健运受纳正常,则寒邪去,五脏六腑得以营养,抗病力增强,诸症当可缓解。笔者于临床常以大半夏汤、理中汤、六君子汤加减化裁,酌情加良姜、吴茱萸、肉桂、淮山药、春砂仁、香附、黄芪、九香虫等,以加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笔者曾治一胃癌术后,脾胃虚寒,形体羸瘦,纳呆肢冷患者。经调治三月余后,胃纳佳,面色红润,体重增加8kg。
2.2 肝肾气血皆虚者,当补肝肾,益气血 胃癌晚期,广泛转移,或化疗、放疗、手术后,不仅大伤脾胃,而且累及肝肾,气血皆虚,或五脏六腑衰败,此时虽命不久矣,但若调治恰当,气血双补,顾及脾胃,调理肝肾,或有可能缓解衰败之症,使其痛苦减轻,延长生命。此期患者形神大虚,面白肢冷,纳呆便溏,胃脘胀痛、时欲呕吐,腰膝冷痛,目眩气短,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弱。治疗当气血双补,温补脾肾,方选十全大补汤、理中汤、建中汤类、肾气丸、右归丸、人参养荣汤、归脾汤、补中益气丸等,酌情选加阿胶、紫河车、黄精、桑椹子、饴糖、蜂蜜、枸杞子、杜仲、巴戟天、胡桃肉、菟丝子等,以加强补气血,益肝肾之功。笔者曾治疗1例胃癌晚期肝转移患者,因失去手术及化疗机会,在家调养,经用中药上法调治二月后,症状有所缓解,虽然未能彻底治愈,却能带瘤存活半年后才死亡。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胃癌,不管是邪毒炽盛,还是正气亏虚,都必须遵循内经所指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理论指导,以益气健脾养胃为治本之法,增强人体正气,才能祛邪于外,而且大部分健脾益胃药物有抗癌作用,对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均有较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iuxiuo123
|
2014-5-24 04: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在大排长龙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lawfqz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