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儿童合理用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儿童合理用药
[复制链接]
1098
|
1
|
2005-4-7 1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浅谈药剂师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指导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意义重大。指导儿童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对药剂师来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不同。因此,药师应把好关。目前,上市药物品种繁多,许多药品广告及说明书夸大治疗作用,副作用书写不详,常造成不合理用药。甚至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十分常见。如何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今天概括二个方面:1、执业药师在社会药房工作的药师直接与患儿家长交流;2、医院药师——按处方的要求与患儿家长交待)正确地指导患儿的用药,让患儿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要求,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儿童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1 对患儿家长的指导
1.1对依药品广告、说明书买药的家长给予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副作用。
1.2详细询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劝说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1.3推荐患儿易接受的药品及制剂剂型,甜味、无味的冲剂易接受,片剂、中药丸剂小儿不易接受。
1.4对一种药品多种商品名的药品应告知患儿家长,避免重复给药,例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又名吗丁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严迪、琥乙红霉素、利君沙三种药名实际为同一种药物。
1.5详细告知药品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在药袋或药盒上注明。病人能正确服用药品,增加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地完成治疗过程,加快病情的好转,例如:肠溶片不可掰开、压碎服用,胶囊剂要整粒吞服,不能用牛奶、饮料送服药物,除非药品注明可用牛奶、果汁同服(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
1.6准确计算小儿用药剂量,对处方有疑问的用药剂量,应核实后再进行调配。
1.7对有果香味的药品(小儿施尔康、希刻劳冲剂、可福乐糖浆等)要特别交待,以免患儿贪吃、贪喝“果汁”服药过量。
1.8交待药品的储存方法,如:阿斯匹林要放置在较干燥处,它吸潮而分解生成乙酸和水杨酸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医院自制的眼用制剂(如0.4%庆大霉素眼液,1%毛果云香碱眼液),需低温保存(2~10℃),室温中易失效。鱼肝油应避光保存,它氧化后颜色变红。氨茶碱易吸收CO2而成茶碱。
2 儿童处方调剂中的注意点
2.1儿童应有专用处方,在接到儿童处方时应严格审查。
2.2年龄需注意到月份,与家长核对,防止岁、月混乱。
2.3药名、规格是否书写正确。
2.4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简易计算:小儿用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600。
2.5用药方法是否恰当?对3岁以下小患儿,应避免使用胶囊剂型的药物,因其吞咽比较困难。
2.6审查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如:红霉素与阿斯匹林合用,增加耳毒性,易致耳鸣,听觉减弱等。
2.7特别注意儿童禁用、慎用药的审查,如:喹诺酮类抗生素,16岁以下,儿童禁用,可以引起骨关节生长抑制。氨基糖苷抗生素,儿童慎用,可能引发耳聋等等。
2.8如果处方里所开药品的剂量或给药方法确有问题,必须请医师改正后方可调配,药师无权为病人更换药品。
2.9麻醉药品处方,必须用特殊的红色处方,按规定发放。
3 儿童常见病及用药注意事项
3.1发热 患儿体温在38℃左右,服用解热镇痛药的同时,也应合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必要时作血象常规检查,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解热的同时应多喝水,以利排尿和降温,否则因出汗过多,体温下降过快而造成虚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发热,忌服阿司匹林,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Reye’s)。
卡巴匹林钙(速可痛冲剂):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牙痛发热、肌肉痛等(儿童常常拔牙,这时注意拔牙前后不应服用本品,易引起出血。)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好,但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3.2腹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稀大便等于或超过3次,无论有无粘液,称为腹泻。由于喂养不当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或再服用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
(1)止泻药的合理使用:
易蒙停: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儿童首服2mg,以后每腹泻一次,服用2mg,直至腹泻停止,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用可提高疗效。
思密达:该药物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然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也有固定作用,治疗急性腹泻疗效好,首剂量加倍,饭前服用。思密达必须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先服用其它药物,1小时后再服用思密达。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喹诺酮类应禁用,它是广谱合成抗菌药,作用于DNA回旋酶,G+菌为主,实验表明对狗及其它哺乳动物的骨关节发育有不良影响,儿童及妊娠哺乳妇女应禁用。常用的这类药物:氟哌酸胶囊、乐朗(左氧氟沙星)、同林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复星等。儿童细菌感染宜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3.3水痘 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冬春季发病。局部已破溃者可用消毒棉棒粘1-2%甲紫涂抹,以防感染;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1%的卡因软膏或5%碳酸氢钠液止痒。口服药推荐板兰根冲剂、清热解毒冲剂、化毒散等,清热、解毒、凉血。持续发热不退者,嘱看医生。
3.4流行性腮腺类 急性病毒性疾病常影响腮腺,一般症状的治疗,可用板兰根、止痛剂。对肿胀的局部冷敷,用盐水漱口,卧床休息。
3.5麦粒肿 眼缘分泌油脂的腺体的急性炎症,因儿童常揉眼睛,带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治疗常用热敷和抗生素疗法配合使用效果较好。热敷:用温热毛巾放置病眼部,毛巾定时加热外敷。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每天3-4次,每次1-2滴;红霉素眼膏睡前涂用,若白天应用膏剂,患儿常因视物模糊,哭闹而擦掉,影响药物吸收。
3.6鼻衄 大多数鼻出血是由于轻度损伤鼻中隔前部克氏区所致,如挖鼻、擤鼻、碰撞(本处排除儿童血液疾病的情况)。
物理治疗:让患儿取正前倾坐位,防止血倒流、咽下。应压鼻10分钟,如果仍出血,加压位置不正确,可重新加压直至血停。如果家居环境干燥应加湿。
药物疗法:应用1%薄荷石腊滴鼻剂,润滑鼻腔、降低鼻血管的脆性,持续3-5天。停止出血后,每周一次,可持续一个月,嘱患儿不挖鼻、不擤鼻。告诫家长,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3.7荨麻疹(风疹块)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皮肤红班性及水肿性反应的一种皮肤病,病因复杂:
(1)易引起过敏的饮食:牛奶、杨梅、虾蟹、香料。
(2)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类。
(3)花粉吸入、动物羽毛、皮屑。
(4)昆虫叮咬、刺、螫。
(5)物理因素(温度突然改变)。
(6)精神因素:学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失眠可加重病情。
症状:风团块、淡红色,多于数小时内自然消失,不留痕迹。拌有剧烈瘙痒、水肿等。
治疗:
(1)抗组胺药、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
(2)降低血管通透性:维生素C片剂(注射剂)、钙剂、葡萄糖酸钙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
(4)外用止痒:炉甘石洗剂。
3.8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使用:
锌:锌对胶原组织的形成、骨骼发育、激素合成的影响较明显。锌<60ug/d I 为缺锌,6岁以下儿童多见。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异嗜癖,发育及营养障碍,常常以为是肠寄生虫所致,延误治疗。缺锌引起维生素A代谢障碍,患夜盲症,低锌较严重可见身材矮小,性成熟障碍。
治疗:按体重每日0.5-1.5mg/kg 补充,常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应饭后服用,不可过量,避免影响铁、铜等离子的代谢。忌与四环素、毒霉胺、多价磷酸盐同时服用。
维生素类:应根据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适量补充。有的家长将其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维生素B2:缺乏VitB2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等,注意饮食,食用动物肝脏、蛋类、花生、酵母、全麦、新鲜蔬菜等。口服VB2 5mg 每日2-3次,在吃饭时、饭后立即服用,空服吸收不好。口舌糜烂者局部可用珍珠粉、冰硼散外涂。
维生素D剂:缺乏维生素D剂易患佝偻病,6个月~3岁小儿发病率较高,要服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要服用VitAD(鱼肝油),VitAD中含大量VitA,长期服用引起VitA慢性中毒。
钙剂:目前钙剂品种繁多,盲目过早过多地补充,小儿卤门发育会受到影响,应根据病情需要,不能乱用。
药剂师要以对病人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努力精通业务,通晓药理及有关国际、国内新特药知识,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慎重、准确地指导药物的使用,提高用药水平,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 儿童常用药品的用药剂量
以下推荐最常用药品的儿童用药量,使药物在发挥最大药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1)对乙酰氨基酚(多种商品名)基于体重;10-15mg/kg/次口服,每4-6小时一次。
(2)水合氯醛混悬剂:含量为10%。新生儿:25-50mg/kg/次口服或灌肠;儿童25-100mg/kg/次口服,鼻饲或灌肠,注意过量可致肝损伤。
(3)可待因:镇痛,儿童0.5-1.0mg/kg/次口服。止咳,儿童0.2-0.5mg/kg/次4-6小时/次口服。
(4)赛庚啶,剂型:片剂4mg、糖浆2mg/5ml剂量0.25mg/kg/d,8-12小时一次口服(极量0.5mg/kg/d)。
(5)茶苯海明(晕海宁)剂型:片剂 50mg,糖浆15mg/5ml。
剂量:<12岁:5mg/kg/d,6小时一次口服(极量150mg/d )
>12岁:50mg-100mg/次,4小时一次口服。
(6)异丙嗪(非那根)
抗组胺:儿童0.1mg/kg/次,每天3次口服和0.5mg/kg/次每晚一次口服。
镇静:儿童0.5mg/kg/次,必要时每天两次口服。
晕动症:儿童0.5mg/kg/次,必要时每天两次口服。
(7)金刚烷胺:剂量,儿童1-9岁,4.4-8.8mg/kg/d,每12小时分次口服(极量 150mg/d);9岁及成人,200mg/d,每天分2次口服。抗病毒谱:A型流感病毒、注:必须在症状发生后24—48小时应用。
(8)阿莫西林:剂量40mg/kg/d,每8小时一次口服。
(9)哌醋甲酯(利他林):剂量(>6岁儿童)5mg/次,每天二次口服(早饭或午饭前服)逐渐增量5—10mg/wk至极量60mg/d 。
(10)雷尼替丁:剂量,儿童5mg/kg/d每天二次口服(早、晚饭前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bonefzy
|
2014-5-23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从深圳走过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