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分享]蒲辅周论“食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分享]蒲辅周论“食疗”
[复制链接]
995
|
0
|
2004-5-25 18: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论“食疗”
久病之人,胃气大虚,往往不胜药力,稍补则壅,稍通则伤,稍温则火亢,稍冷则阳伤。更有服药长久,胃气大损,病人往往厌药,用药即使对症,亦难获满意的效果;如不对症,胃气一绝,危殆立至。故古人反复告诫,留得一线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灵活采用饮食疗法,往往可以稳定胃气,化险为夷,渡过千钧一发的险关,为下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人类在生存进化的过程中,机体通过长期的验证,自发地在病患情况下,出现缺什么,就喜欢吃什么的现象;多什么,就厌恶什么的现象。如阴亏者喜食水果,脾虚湿重者喜食辣椒,这种现象的实质虽尚未为人们完全认识,而胃以喜为补,却是饮食疗法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则。《内经》说:“临病人问所便”。这个“便”,就包括了病人对饮食的喜恶。
一九六二年,我院一家属热病后又生疮,长期服药,病虽退,病人烦燥、失眠、不思食,后来又发生呕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服药吐药,如此三日。患者系年迈之人,子女以为已无生望,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求治于我。我询知患者想喝茶,即取“龙井茶”二钱,嘱待水沸后两分钟放茶叶,下后煮两沸,少少与病者饮。越曰,病家惊喜来云:“茶刚煮好,病人闻见茶香味就索饮,连饮两口未吐,前后喝了两小碗,非但未吐,反觉舒服,腹中鸣响有矢气,当晚即能入睡。次晨醒后,如饥索食,不知能不能与食,还须服用什么药?”我想,久病年高之人,服药太多,胃气已损,今胃气初苏,切不可再投药石,如稍有不确,胃气一绝,后果不堪设想。令用极稀米粥少少与之,以养胃阴和胃气。如此调理月余,精神日佳而康复。彼时病者正气大亏,胃气仅存一线,虽有虚热内蕴,不可苦寒通下,若强用苦寒通下则胃气立衰。故用茶叶微苦、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清热不伤阳,辛开不伤阴,芳香微甘有醒脾悦胃之妙。茶后得矢气即是脾胃气机已通,能入睡,醒后索食即是阴阳和调的明证。用甘淡米粥养胃而慢慢康复正是稳扎稳打的意思。
蒲志孝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