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继承和发展中医要丰厚传统文化的根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继承和发展中医要丰厚传统文化的根基
[复制链接]
816
|
1
|
2004-6-8 09: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4/06/08 09:22am 第 2 次编辑]
[watermark]
中医自诞生以来,就吸允着传统文化的乳汁,传统文化是其生长的摇篮。
自古就有医易相通之说,表现为思维模式的同源,阴阳五行学说构筑了易经和中医两座大厦。易经中有关阴阳的概念,有关气的概念,有关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在中医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六十四卦中的许多卦理,都丰富着中医的基础理论。如易经中的损益思想,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中。易经中的整体观﹑平衡观深刻的影响和指导着中医。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懂易经的人,就难以深入理解中医的基础理论。这是许多学习中医者认为中医理论抽象难懂,晦涩不明,落后于时代的错误认识的根源。
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润泽了中医
儒家的“中庸思想”,与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相互呼应,儒家的“仁义观”,孕育了中医道德的“大医精诚“思想。
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万物负阴而抱阳”,直接指导了中医有关物质世界认识的运动观和结构观,道家也是中医养生思想及气功理论的先驱。
所以,学习中医者学点易经的知识,儒家的思想,道家的观点,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夯实中医的基础。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是这个道理。
学习中医还应具备相应的古文基础。
由于中医古典论籍都是由古文写成,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是很难正确理解古文的内涵,经常出现望文生义,指鹿为马的笑话。
如《五十二病方》中:“煎之沸,即以布足之,予其汁”。这里“足”与“予”字非常费解。通过学习古文因声求义的训诂,我们可以理解古代足于捉同声,予与抒古音相同,所谓“足之”是沾取其汁再把它拧到器皿里。予等于抒,意从器皿中把药汁舀出候用。
不懂训诂,行吗?
古文有:“鲁哀公询问孔子道:乐正夔一足,信乎?”鲁哀公的意思是“听说乐正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回答说,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原来乐正夔能使音乐和谐,并据此安定天下。所以,我们才说象乐正夔这样的贤能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这才是夔一足的意思,不能正确理解古文的歧义,于是,一个好端端的人就俨然成为一只脚的怪人了(鲁哀公稀里糊度犯了一个形式逻辑中偷换概念的错误)。当时的人尚可发生此误,况后人乎?
不具备一定的古文知识,想成就一个好中医,是遥不可及的事。
听说现在中医高等院校中培养中医本硕人才,要加强基础,先去进修两年,不是进修四部经典,不是进修医古文,不是先进修易经,儒道家理论,而是去进修“理化”,中医学到底哪一个是基础?还用论说吗?
我看是“爹妈们”应进修点基础!
有人贬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和现代化潮流,学习传统文化是复古!是倒退!这更是思想上的无知与精神上的昏聩!
既然中国某些人有大鼻子说了才算的“奴性”,我就举点大鼻子们的话来证明: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发出倡议---人类要再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混乱,必须恢复孔子道德。
当西方自然科学的巨匠开始把探索的眸子转向包括《周易》﹑《道德经》和《论语》在内
的中国古典哲学时,不列颠的李约瑟博士早已断言: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以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所形成的内聚力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人都逃不出传统文化的“掌心”。
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否定中华民族。
记住,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大多数岁月里,中国的综合国力雄超于世,国民生活水平居世界之首。中华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彻底改变了欧洲进而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
所以说,中华文明远远地走在世界其它文明的前列,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牛耳呼啸向前。
山姆大叔要是有五千年的文明,他们得一天念二十四声“阿门”!我们守着阿里巴巴的山洞,却要向别人行乞!
根本上,是黑格尔的“西方文化中心论”阴魂不散,这片阴霾始终弥漫在古老的华夏上空,
我们从不拒绝西方的现代文化,前提是我们不能丢失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挺起民族的脊梁,做一个不数典忘祖的中国人。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申易
|
2004-6-8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继承和发展中医要丰厚传统文化的根基
好文!
医人习儒,医己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