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白伟宏医师谈有关支原体、衣原体的问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白伟宏医师谈有关支原体、衣原体的问题
[复制链接]
3187
|
2
|
2006-8-29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提起支原体、衣原体,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它是性病。因为性病不但危害身体,还危及家庭。
而对于不孕的妇女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深恶痛绝,一定要消灭它而后快。
去医院检测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是治疗还是不治疗呢?怎样治呢?
有很多网友不断的发帖子询问这个问题,为此我编辑了此帖。
希望大家看了以后会对这个问题能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衣原体
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它“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75%的女性和50%的男性在“感染”衣原体后不出现任何症状。
沙眼衣原体又分为15个血清型。其中,A、B、Ba、C血清型是沙眼的病原体,主要引起眼疾患。
而D、E、F、G、H、I、J、K8血清型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和散发的结膜炎。
除L1、L2、L3以外,其余毒力较低,易感染结膜组织,特别是柱状上皮细胞。
妇女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最常见的是引起化脓性宫颈炎,出现脓性白带增多,可伴有外阴瘙痒。
虽然沙眼衣原体会破坏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能促进宫颈糜烂加重,但这并不是宫颈糜烂的根本原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姬姆萨染色 油镜 10×100 单核细胞的胞浆内,有球形和椭圆形的包涵体-既:衣原体)
支原体
它是一类原核细胞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约有6%~75%的成人存在无症状的支原体寄居,而在孕妇可达80%。
15%~35%新生儿出生时带有支原体;在性行为紊乱人群中支原体寄居率比正常人高2倍多。
它只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
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4%的正常男性和47%的正常女性,可在体内分离并检测到解脲支原体。
成人生殖道中的支原体乃与性交有关。
人的“生殖道支原体病”仅由: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和脲原体(uu)引起。
(1).人型支原体(mh): 寄居于生殖道。在国外少数可上行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炎或盆腔炎
国外报道性成熟女子子宫或阴道中携带Mh者占21%~53%。而男性尿道携带率低。
(2).生殖支原体(Mg): 能发酵葡萄糖,不分解精氨酸及尿素。仅是引起尿道炎的病原体
(3).解脲脲原体(M.urealyticum)
为脲原体属中唯一的一个种,因生长需要尿素而得名。
它生长需要胆固醇和尿素。分解尿素为其代谢特征,产生氨氮,使培养基pH上升,导致自身死亡。
1954年Shepard首先从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离到T株支原体(tiny colony mycoplasma)或称微小株。
至1974年国际支原体学会(IOM)按其有脲酶,能分解尿素的特性,而命名为:解脲脲原体(Uu)。它至少有16个血清型。
1977年Talyor从男性尿道炎患者尿中分离出的解脲脲原体并接种到自己的尿道,出现尿频、尿急有脓尿等症,
从而首次证实Uu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妇女下生殖道的Uu,通常情况下只为携带者,仅有可能传染给性伴,并无致病性。
因女性阴道内几乎没有胆固醇和尿素,所以它通常不会引起阴道性的疾病。
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解脲支原体。
Uu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会造成慢性宫颈炎,其炎性程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仅极少数妇女阴道内的Uu可上行至子宫,引起感染造成子官内膜炎。或孕妇侵及羊膜囊,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引起自然流产。
至今还没有权威、可信的研究资料证明支原体、衣原体“寄居”会造成不孕。
相反,怀孕后,由于阴道环境的改变,更适宜让支原体、衣原体“寄居”。
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
所以说,即使你已被检验出是支原体、衣原体阳性,如果没有典型的“感染”症状,
就不会影响你的怀孕,也就不需治疗。
======================
有关衣原体和支原体“培养”检验,虽然对诊断有帮助,
但是由于现在国家卫生部对衣原体、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还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
所以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各种检验方法并不可靠,以假阳性者居多。
因此,诊断还不能以实验室的化验为主,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
我们现在必须知道:
正常人的身体内是会有支原体、衣原体“寄生”的。
所以,如果你检查出有支原体(+)、或衣原体(+),如果没有临床感染症状,是完全不必治疗的。
也无须任何的担心,而且有很多的化验还存在着假阳性。
在自然界和我们的身体内是充满着大量微生物的,其中很多就是致病性的微生物。
但很多的人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并不引起发病,这是和人的自身抵抗力既免疫力有关。
也和寄生于人体内的微生物的“数量”和形成的“菌群平衡”有关。
我们的身体有着强大的免疫系统,它们保护了身体不受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的侵害,维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即使是少数致病力很强的微生物(比如烈性传染病),也并非所有人都会感染而引起发病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般的情况下,生活于相同的环境下,只有少数人会患病,那是因为他们出现身体素质的下降,
既抵抗力低下了。
寄生在人体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支原体和衣原体就是在正常人体中“寄生”的一种微生物。
它们和众多其它的“寄生微生物”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使得相互的数量受到控制,
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菌群平衡”。
如果滥用抗生素,或身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会破坏原有的“菌群平衡”,
就会出现让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剧增”,以至引起相应的“感染”而发病。
某些医院,由于利益或专业知识水平的因素影响,医生夸大其词,欺骗人钱财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治疗不孕症、性病的医院,把支原体或衣原体作为常规的检查和治疗项目。
病人多花钱自不必说,有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病”,只是局部有一些炎症,
但一些医院抓住患者对此病不甚了解的现状,任意夸大其“病”的危害和后果;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有的医院给你化验出了阳性,你用了它的药,会很快转“阴”了。但你过一段时间再化验,又是阳性的了,
它会告诉你这是“复发”了,你再治疗吧,让病人花了许多冤枉钱。
很多人被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所吓唬住,使得患者在经济上的受到很大损失,
在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使得患者饱受身心的痛苦。
为什么一些医院会热衷于化验和治疗衣原体、支原体?
这是因为在现在的商品社会里,它和治疗“乙肝”一样,利润丰厚,无风险。
而这些所谓“治疗”,也往往只是加重你的心理负担、增加你的不必要支出,
更为不幸的是,会破坏你体内原有的“菌群平衡”,更会造成其它“问题”的出现。
但如果你真的出现了“典型症状”,那就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但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
问:做衣原体“抗原”检测可信吗? 答:由于目前卫生部对衣原体“抗原”的实验室检查,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
所以在目前临床上所使用各种检验方法并不可信,以假阳性居多。
因此,我们说,诊断还不能以实验室的化验为主,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实,如果医生为你进行全身的微生物培养,至少可以分离出几百种病原体的,但这并不代表你有几百种疾病。问:抽血检验说我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这可信吗?
答:不可信。
1,支原体的“培养”是确诊支原体感染的唯一方法。
标本的取材男性为尿道内口约0.5cm以上,女性为子宫颈棉拭子取材,而不能用尿液培养。
2,需要同时伴随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才考虑“感染”;如没有任何症状,
仅仅从分泌物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也只是“寄居”,并非感染。
问:如何理解“感染”和“寄居”的区别?
答:这里再次解释一下:我们人的身体的皮肤、粘膜、口腔、上呼吸道、
胃肠、生殖器外部、尿道、阴道、直肠、肛门等等部位平常就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
其中很多是病原体。在人的抵抗力正常的时候,它们和众多其它寄生微生物相互制约,
达到一种平衡,使得相互的数量受到控制,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
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菌群平衡”。此时,就叫“寄居”。
当人的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局部抵抗力下降),
或者滥用抗生素,破坏了原有的“菌群平衡”,出现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剧增,
它寄居的组织就因为它们的大量繁殖而出现某些炎症性症状,
此时就叫“感染”。
问:我有阴道炎,医生检查阴道分泌物后说我是支原体引起的“非淋性阴道炎”,对吗?
答:这是极其错误的。“非淋”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
这和“阴道炎”是两回事。你检查的是“阴道分泌物”,不是“尿道分泌物”,这样的诊断不可信。
问:我有阴道炎,检查出有细菌(或霉菌)和支原体、衣原体,该同时治疗吗? 答:这其实有两种可能:
1,你的阴道炎是由细菌或霉菌引起的,支原体、衣原体只是在你的阴道“寄生”,不是导致阴道炎的原因。
2,你的阴道炎同时是由于细菌(或霉菌)、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需要同时治疗。但必须注意:
解脲脲原体生长需要胆固醇和尿素。因女性阴道内几乎没有胆固醇和尿素,所以它通常不会引起阴道性的疾病。
我的建议是: 1,积极治疗细菌性或霉菌性的阴道炎。2,也可同时进行支原体、衣原体的治疗(但必须是证明感染问:抽血检验出“衣、支原体感染”,怎么办?
答:血液内是不可能有“衣、支原体”的,这至多只是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
它只有参考意义,不能作为“衣、支原体感染”的依据。
问:如何检测衣、支原体才是正确的?
答:卫生部对衣、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所以,谁也无法准确回答。
但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在炎症部位如果检测出衣、支原体大量增生、繁殖,那才需要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例如:尿道炎时,作尿道分泌物检查出大量支原体。
阴道炎时,从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出大量支原体。
此时,“大量”两个字很重要,这是分辨支原体是“感染”还是“寄居”的重要依据。
但有的医院和诊所以“xx的多少次方”(如:14x10的平方)来表明它的多少,那是唬人的,你可问问正常值是多少。
另外:医院检测的衣原体可能是E或C型,这对你没影响,而L1、L2、L3型才会有点影响。
问:我治疗了几年,早就没有症状了,可衣、支原体却仍然没有“转阴”,怎么办? 答:只要明白和理解了上述“正常菌群”的概念后,就应该知道,没有必要在乎是否“转阴”的,
只要没有症状表现就可以了。 对很多人来说,不管如何“治疗”,它只是“转型”,
而“转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问:我想生育,去妇检时发现“衣、支原体阳性”,但我一点症状也没有。
我去了很多医院,有的医生说没事;但有的医生又说得很严重,
说会导致不孕... 我真的需要每天吃药和打吊针来治愈它才能生育吗? 答:你要接受支原体可以在正常人体内“寄居”的现实。
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只是体检时发现“支原体阳性”,可以口服一个疗程的“阿奇霉素(六片)”,
然后就不用管它是否“转阴”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没必要不说,至少这是滥用抗菌素了。
而且,即使这样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也未必可以“转阴”的 问:医生,我的确有症状表现,可以确定是“衣、支原体感染”,但使用了那么多抗生素为什么效果也不好呢?
答:有临床感染的症状表现是需要治疗的。
但你如果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后,症状仍然没有好转,那要考虑“混合感染”的可能。
混合感染是指感染不单单是衣、支原体造成的,
如:女方有阴道炎时,阴道炎的其它病菌,如“霉菌、细菌”是需要使用特别的针对性药物才可以控制的。
此时,单纯使用一般的抗生素就会没有什么效果了。而你用了大量的抗菌素,反而会引起霉菌滋生,加重症状。
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去更好的医院,作分泌物检查,
看看是否有其它病原体造成混合感染,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问:怎么样正确治疗支原体、衣原体?
答:支原体、衣原体对抗菌素很敏感的,四环素,美满霉素和阿奇霉素对它的效果都很好。
阿奇霉素用法:
一,顿服法:一次服用1g(每片250mg的片剂4片)就可以了。
二,第一天服0.5g(2片),每天各服一片,服够1.5g(6片)就可以了。
(一般的阿奇霉素包装都是每盒6片,每片250mg的,)
注意:不要去输液,或长期服药。如果你用了,会引起菌群失调,加重病情。
另外还要注意:有的医院会给你做所谓的“耐药试验”,说你对XXX抗菌素无效。
这是极不科学的,你还没用呢、或用的时间短,怎么会“耐药”?
这可能是它医院里最赚钱的那个药对你“最适合”吧,因你是不明白
附:
临床常用治疗衣、支原体的有效药物:
阿齐霉素
商品名: 希舒美
辉瑞公司研制。
在国内,除了大连辉瑞制药生产的 “ 希舒美 ” 外,
还有:深圳制药厂的 “ 舒美特 ” 、北京太洋药业的 “ 泰力特 ” 、石药集团的 “ 维宏 ” 。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阿奇霉素分散片
英文名: 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汉语拼音: Aqimeisu Fensanpian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其学名为 :
( 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 a -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 b -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
分子式: C 38 H 72 N 2 O 18
分子量: 749.00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片。
【 药理毒理 】
阿奇霉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包括:
革兰阳性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 A组B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a -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其它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
本品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细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菌株呈现交*耐药性。
革兰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
本品对下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视菌株而定,并需作敏感性测定:
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肠肝菌属、亲水性单胞菌、克雷白菌属。
厌氧菌: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
性传播疾病微生物:梅毒螺旋体、淋病奈瑟菌、杜克(嗜血)杆菌。
其他微生物:包括特南包柔螺旋体( Lyme病体)、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卡氏肺孢子虫、鸟分枝杆菌属、弯曲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
下列革兰阴性菌通常是耐药的: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摩根杆菌、绿脓(假单胞)杆菌。
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
【 药代动力学 】
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 C max )为0.4~0.45mg/L。
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
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高,前者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
本品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 t 1/2 β )为35~48小时,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
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
本品的血清蛋白结合率随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减低,当血药浓度为0.0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5%;
当血药浓度为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
【 适应症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 用法用量 】
以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感染疾病,服用前用水分散后口服直接吞服。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成人:
(1)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g。
(2)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一日按体重12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连用5日。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药,一日1次服用本品0.5g。
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一日1次口服本品0.25g。
【 不良反应 】
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约0.3%。
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吐,偶见腹胀。
一般为轻至中度。偶见肝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青霉素类相似。
曾见一过性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是否与阿奇霉素有关尚未证实。
【 禁忌 】
对阿奇毒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
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2)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3)如同其他抗生素制剂一样,在本品疗程中,应对非敏感菌包括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征象进行观察。
(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cvous-Jo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
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
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动物生殖毒性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穿过胎盘,但对胎儿无损害迹象,尚无本品在母乳中的分泌资料。
在人的妊娠,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证实,故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时才使用本品。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不宜与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同时服用,后者可降低本品的血药峰浓度的30%,但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必须合用时,本品应在服用上述药物前1小时或服后2小时给予。
(2)与茶碱合用时能提高后者在血浆中的浓度,应注意检测血浆茶碱水平。
(3)与华法林合用时应注意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4)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建议密切观察患者:
地高辛:曾有报告,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降低地高辛的肠内代谢,
因此在两种药物同用时,应注意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急性麦角毒性,症状是严重的末梢血管痉挛和感觉迟钝(触物感痛)。
三唑仑:通过减少三唑仑的降解,而使三唑仑的药理作用增强。
细胞色素 P 450 系统代谢药一提高血清中卡马西平、特非那定、环孢素、环已巴比妥、苯妥英的水平。
(5)与利福布汀合用会增加后者的毒性。
【 药物过量 】
如发生超量使用(尚未有报道),可进行洗胃或一般支持疗法。
【 规格 】
(1)0.125g(12.5万单位) (2)0.25g(25万单位)
【 贮藏 】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对很多人来说不容易搞清楚“感染”和“寄居”的区别,
觉得不管它是感染还是寄居,如果经检查发现是“阳性”, 那还是将它“清除”出去为放心!
如果能够“清除”它们当然很好,但很多时候,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根本没必要的。
真实情况是,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
由于我们的身体有一套完善的免疫系统,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微生物之间竟争、制约,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菌群平衡”,而这种寄居微生物即称之为“正常菌群”。
支原体、衣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此它也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
如何理解“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这一概念呢?
例如:在实验室里作细胞培养或研究,对卫生、消毒条件是要求十分严格的。
但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衣、支原体污染却是个世界性问题。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衣、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
培养基的污染、污染衣、支原体的细胞造成的交*污染、实验器材带来的污染和用来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
连世界上那么多的严格的实验室细胞培养都免不了受到衣、支原体的污染,何况生活在自然界的我们!
这引出了另一个概念:“环境性病原体”或“环境性致病菌”。
那些所谓的“正常菌群”只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它们不会和人类老老实实“和平相处”的,它们一有机会就大量繁殖,侵噬我们的机体。
当它们“寄居”的环境一改变,一有机会它们就大量繁殖,出现“感染”的表现。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在任何人的皮肤身上检验出来,它由于“皮肤屏障”的保护,对身体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此时,它就是“正常菌群”了;
当受伤、皮肤破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皮肤屏障”受到破坏, 它可以轻易进入皮下组织大量繁殖,出现“感染”。
此时,这“正常菌群”就变成了“环境性致病菌”了。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吧?皮肤出现破损后,如果处理不及时正确,很快就会出现伤口“化脓”的。
造成伤口化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又例如:白色念珠菌(霉菌、真菌)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存在,也是人体最常见的“正常菌群”之一,
但同时,它又是造成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呢?
因为女性的生殖器解剖上的特点,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它是最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的。
女性如果不注意生殖器卫生、盆腔慢性充血、性交摩擦造成阴道粘膜的损伤等等都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这就容易出现霉菌的“感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jci123
|
2013-1-26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jdlfsjki
|
2013-2-17 1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weihongbai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