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穴位可以治病(5)心脏病的治疗应从治肝入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穴位可以治病(5)心脏病的治疗应从治肝入手
[复制链接]
1496
|
1
|
2006-9-25 2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心脏病的治疗应从治肝入手
冠心病以是当今威胁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冠心病是死亡率仅居脑病之后。冠心病的发生率约35—40万人,发生心梗甚至猝死的,每年约15—20万,在大城市发病率较高。
面对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各国医学科学家均效力于病因的探讨,以寻求防病治病的对策。大多数认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年令、性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喝酒等有密切关系,其中,高血脂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谓冠心病是指心脏冠状动脉内膜发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块,造成不同程度的冠脉堵塞,从而影响心脏供血。胆固醇增高是引起血脂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胆固醇是人体生物膜的重要部分,在维持膜的流动性和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胆固醇代谢障碍可引起血浆胆固醇增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病变。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占人体总量的70%——80%。在肝脏中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反应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正常人每天合成的胆固醇都要在肝内转变为胆汁酸进入胆囊,随胆汁排入肠道。肝脏的功能正常就可以促使胆汁酸的合成,使胆固醇的浓度降低,反之,肝的功能异常就会造成胆固醇代谢紊乱,使血浆胆固醇增高,使心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祖国医学认为:“肝者,将军之官”,“五脏六腑肝为之将”,又说,“肝合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肝具有调节血量,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保持本脏功能的协调及其脏腑正常活动的功能。在生理上肝主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合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就能保持协调。心主血,血的运行无不受到气的影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主疏泄以气为用,司人体气机之畅达,故直接关系到血的运行。《明医杂著.医论》薛己注:“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指出肝主疏泄能辅助心气的发动,使血行有力。
近几年来,运用经络调整法治疗多例心脏病的患者。从临床治疗的轨迹和脉象变化上观察,心脉为病脉出现的概率非常少,而肝脉为病脉出现的概率确非常多,这就是说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心脏发病病因出现在心脉的次数很少,而绝大多数的病因出现在肝脉上,出现这种脉象绝非偶然,是肝为心之母,肝通心气作用的原故。治疗心脏病要坚持以治肝为主治心为辅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形成并不是医者随意想出来的,绝非偶然性,而是每天体内脏腑之间不断调解,不断变化的必然结果,是脏腑整体功能的需要。脉象不断的出现肝为主病,说明肝脏的疏泄功能和调节机体失调,是导致心脏发病的主要因素。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对全身气血有调畅作用。五行学说认为:心主火,肝主木,“肝为心之母”,“以母补子”,通过对肝、胆经络的调整,然后,调整肾、膀胱经络,对肝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提高了肝脏的运转功能。母健才能子强,通过肝脏的有利调整,使心脏的功能在不断的改善和加强,病症在不断的减轻,充分体现“肝藏血以济心”的论断。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和经络调整疗法,这三种疗法对肝脏的功能,以及肝脏对心脏的作用,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客观的分析,说明肝脏对于治疗心脏的各类疾病有其特殊的作用。心脏为五脏之首,是脏腑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要从多方面入手,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营养来源,保证心脏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的工作状态。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注意情志的调整。人的情志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绪异常对肌体生理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突发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使患者无法解脱,超过患者心神调节能力的范围,就会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精气血津液耗伤,或功能、代谢失常等,而造成疾病的发生。常言道:“百病生于气也”,生气是人生病的根源,人体生病都与生气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肝脏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气脑忧愁时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情志的调整在于自己的控制能力,在于对事物的充分认识,在于自身的修养。要学会养成乐观向上的态度,性情开朗的性格,宽以待人的胸怀,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想肝气好,拼弃忧愁和烦恼。
二、讲究食物营养的摄取。体内胆固醇的来源:一是外源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个是内源性。(体内合成)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脑、蛋黄、及内脏。这些动物性食品饮用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胆固醇进入血液。纤维素刺激肠的蠕动,加速新陈代谢,吸附胆汁酸果胶与胆汁酸结合,影响脂类的吸收,促进胆固醇从粪便排出。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有利于胆固醇的排出。高糖(量)、高脂(肪)、高热(量)和过饱的饮食也会使胆固醇合成增加,为此,要控制饮食中高糖、高脂、高热的食品,减轻肝脏的负担,以饥饿控制胆固醇的合成。
酸性食物有利于胆固醇的的代谢。酸味入肝,酸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的作用。为了使肝脏健康可适当喝醋,醋泡食物和酸性食品。如自制醋酸饮料,选用保健醋40毫克,用温开水稀释后,加适量的冰糖做为饮料,每天喝一到二次,醋泡食物还有,醋泡鸡蛋、醋泡黄豆、醋泡花生米等。除此以外多食用一些酸性食物,如食物中的芝麻、狗肉、李子、韭菜、等都属于酸性物,这些食物可以软化血管。
三、坚持经络法的调整。经络法是通过点按穴位调整经络,达到治病作用的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绿色疗法,经常运用经络调整法患病的经络,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肝为人体重要脏器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在脏腑的整体功能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经是通往肝脏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常运用经络法调整肝、肾两经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古人云:“凡心脏有病必先调其肝肾两脏。肾者之魂,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故心病必先求于肝,是澄源也”。在心与肝的关系上,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的作用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则功能正常,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生,血液运行必致失常。在五行中,“肝为心之母”,心病必治肝,母健才能子旺,运用经络法调整肝经,才能使肝有所养,心有所望。
“补母法” 是临床中常应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补母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间质性肺炎、气管炎等等。
辽宁李青山 邮箱lqs1944@163.com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改英雅
|
2015-1-22 0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lqsh1944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